萬瑩(浙江傳媒學院設計藝術學院 浙江杭州 310018)
體物與精微
——電影《小王子》中的別樣況味
萬瑩(浙江傳媒學院設計藝術學院 浙江杭州 310018)
電影《小王子》是一部在全球范圍內已經擁有相當可觀數量的讀者群體的改編作品。本文將此片置身于中國古典美學的范疇中進行對照解析,區別于以往學界對于古典美學中“言有盡而意無窮”觀點的熱烈關注,主要從“體物”和“精微”這兩個美學概念出發進行解讀,并結合“神思”這一美學概念進行總結。
美學;體物;精微;神思
近年來的電影市場真可謂是異彩紛呈。不同地域、不同類型的影片的接踵而至,讓廣大觀眾的應接不暇。歷來經由文學作品改編的電影質量參差不齊,《小王子》作為其中一部從受眾范圍廣,影響力較強,且相對不受時代局限的一部代表之作,在未搬上銀幕之前就已經在世界各地擁有大批將其作為終身讀物的忠誠鐵粉,其原作的藝術魅力可見一斑。將這樣優秀的文學作品搬上銀幕是一項極富挑戰且喜憂參半的任務。影片上映后回望,《小王子》的整體表現較為出色。
中國古典美學博大精深,從美學的角度來解析當代的藝術作品,成為當代中國文藝界的重要趨勢之一。其中中國古典美學所呈現出來的審美經驗受到世界范圍的普遍關注,這使得從美學的角度來解析電影這門新晉藝術形式,成為一種必然趨勢。中國古典美學中傳遞的“言有盡而意無窮”的意境論思想歷來最受追捧和關注,除此之外”計白當黑”、“象外之象”等思想,是中國美學最富代表意味的內容。中國的文藝創作更多的將“神韻”、“象外之意”作為重要的價值尺度。
相形之下,進一步細致精確的描摹創作對象的體物”和“精微”尚未得到充分重視和長足發展。因此,充分調動現有的美學資源,使二者的美學思想得以在新藝術門類中得以完善和發展,并在現今的美學架構中歸于應有的位置,無論是對于電影還是其他藝術門類都是一種具有豐富的啟示作用的研究方式。
體物作為最基本的藝術表現方法,其概念具體到電影《小王子》的創作中,是指影片的主要創作團隊以細膩的造型手法,刻畫出了影片中主體故事段落,展現了現實生活與書中故事的各自特色(現實感和童話感),并在這個過程之中逐漸呈現劇情以及人物變化的律動之感。這種精妙的創作過程不單單依賴原作小說,而是創作主體更多的將自己的親身經歷和感觸介入影片的創作過程中,通過生動的描摹,反映了劇本中的人物以及情節的基本特征,使得電影中呈現的境界,既有原作小說的精神烙印,又煥發更為個性的解讀。
《小王子》此片無論人物塑造和是場景營造都是依照劇本框架來呈現豐富多變的狀貌,為此,影片的整體造型也依附劇情的推演和展開相應的發生變化。影片開場圍繞一對母女遷入新家展開。小女孩在假期要通過每天嚴格的時間規劃安排為了將來的名校入學考試,一次偶然的機會結識了看起來怪異的隔壁鄰居老爺爺,在與老爺爺的相處的過程中結識了小王子的故事并深深被小王子的故事所打動并深受影響開始改變自己以往的生活。小女孩與老爺爺這一段故事在鏡頭展現上運用了3D動畫的形式,而書中小王子的段落運用了定格折紙動畫,使得故事線索與畫面展現相得益彰。前半段情節是為了架構電影故事專門設立的,并非小說原作交代。因此更多的是電影團隊這一創作主體根據自己的創作經驗和個人體悟而做出的經營。這是“體物”這一概念在此片創作的體現之一。除此之外還有主創人員的個人生活經歷使得他們在小女孩這個人物的家庭關系的設置中也做出了相應的設定。這種“體物”的觀點是貫穿整個影片的整體的。創作團隊所塑造的二條線索(3d動畫和定格動畫),是為了將故事的時間空間和內容空間的特征根據各自的不同特點來構建?,F實世界的立體與殘酷和童話世界的理想與美妙分別依照不同的動畫表現手法來呈現,使得現實部分立體、工業現代感十足但缺少人情味和情感,而童話故事部分時而美好時而傷感但永遠充滿希望和濃濃的愛意。形象化的畫面呈現使得對于劇本內容合理展現的鏡像語言充滿了得體的味道。特別是與主創對于劇本的闡釋的吻合程度非常精彩——現代化的都市充滿了不近人情的、機械生活、忘卻夢想的人類;而來自不知名星球的小王子卻在美好情感的驅使下展開一段又一段精彩的旅程并收獲了自己最想得到的一切。
體物作為藝術創作中不可或缺的體驗,在藝術作品的形成中扮演著相當重要的角色?!缎⊥踝印返闹鲃搱F隊因為其豐富的影片創作經驗使得在展現一個耳熟能詳的童話故事的時候能夠較好的保留原作的精髓,加之對于電影市場和電影創作的了解使得影片具備一些有別于傳統文學樣式,更加符合電影這個藝術門類自身特點的建構模式。
精微不僅表現為細節刻畫的細致入微,更重要的是展現故事中的景與人的神韻?!缎⊥踝印返恼w造型中,無論是宏大場面還是局部細節,創作團隊都以自然的造型筆觸運用細膩的方式刻畫,呈現出影片獨特的造型形態和視覺風格。電影美術師在電影中創造出的銀幕形象有著深一分淺一分皆不能的微妙,它們是有著影片內在韻味作為動力因素的。創作團隊對劇本中出現的人物和場景的精確定位和對日常生活細致入微的觀察和積累,在電影的視覺呈現中表達出對于故事的獨特美質呈現。劇中主要角色的塑造上正好凸顯此意:如一老一少兩位主人公從形象到生活環境的展現就是一個很好的對照式范例。小女孩與母親的生活規律而刻板,這種整體的感覺從家居環境的設置到人物形象的呈現都是一脈相承。冷灰色毫無明顯色彩傾向的房間是小女孩生活起居的空間,井井有條的家居陳設對于母女二人初始的性格刻畫是一個精微的體現,包括特別有代表性的一個24小時精確時間計劃完成進度表的設置,讓一個小學生每天的生活安排進入這樣的節奏對于刻畫人物的性格、展現人物生活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也為后端故事的展開奠定了基調。試想一個十來歲的孩童的生活在融入大量成人式的計劃感之后會多么違反自然規律,也為后來小女孩與老爺爺的邂逅以及成為忘年交做好鋪墊。相形之下,飛行員老爺爺的家充滿了濃郁的生活氣息,與現代整潔清冷的小女孩家截然不同,老爺爺的家到處鐫刻著滿滿的生活和回憶:院落里的樹木花草原生態層次十足又充滿浪漫家園感覺,家中的陳設大到家具小到擺件都是密密匝匝的細膩,讓人不得不驚嘆一個看起來糊涂(首次亮相是因為在家修葺飛機而把鄰居圍墻損壞)的老爺爺有著這樣奇幻細膩的心思和情懷。小女孩在孩童時代卻過著成年人過于刻板而功利的生活,而成年的老爺爺卻有著比普通小孩更童真的世界。
精微之感在影片中關于與原著重合部分是通過手繪動畫的表現來展示的,造型語言簡潔而神韻十足。對于一些特定場景的展現能較好的結合定格動畫的特點,完全不必擔心畫面景深的表現。對于場景和人物的材質、形象、色彩都與現實部分形成截然不同的對照。材質運用上的手工的即興感和粗糙感,在原著精彩劇情的演繹下,童真而浪漫,令觀者動容,絲毫不會因為造型的簡約而影響畫面敘事的魅力。相反更容易被期間透露的真實情愫所感動。畫面中主體人物的細節呈現比如面部表情的雕琢和人物配飾的營造都不遜于另一段3D影像,恰如其分的更加貼切的展現了小王子那段奇幻童真的故事鏡像。小王子飄揚的黃色圍巾在靜謐純粹的畫面中成為流動的風景,仿佛也是在孤寂星球里絢爛的理想之光。點燃觀者心中那深藏的理想之光。小王子與年輕高大的飛行員在形象上的對比也非常的特色生動,看似孱弱的金發小王子在面對自己的內心所指似乎擁有無盡的力量,并依靠實際行動將之一一實現。高大的飛行員面對外形嬌小但內心堅定執著的小王子從一開始的指引建議到后面的被感染直至老年之后的牽掛、難忘和找尋?,F實世界現代工業城市的整體的冷色調的處理與小王子故事段落在太空各個行星直接旅行為了尋求心中所想的暖調式小王子形成符合各自敘述訴求的色彩段落。將現代化現實成人世界的冰冷機械與孩童時代的人生愿景形成一種對峙,展現出主創團隊的敘事魅力和感悟體驗。除此之外影片中出現的次要人物比如女孩的母親、小王子在旅行中遇到的狐貍玫瑰以及各個行星上性格迥異的代表人物,刻畫都十分精妙和生動。具體說來職業女性的母親獨自撫養女兒,力圖讓她考入名校成為日后精英,母親的形象利落而不太柔情。小王子深愛的玫瑰嬌美而脆弱,火紅的狐貍善于體察人意,理解支持小王子的愿景,在追尋內心答案的旅程中小王子遭遇到各形各色的人物——外星球上狹隘自大的君王,唯利是圖只求收益的商人,通過創作團隊形象化的處理,使得觀者只是通過視覺圖像就能讀到劇本所建構的世界。確保了對于原作小說的原汁原味的影像表達。
相對于刻畫上的精細微妙,精微更重要的是描摹出事物的神態?!缎⊥踝印冯娪爸袑τ趦蓷l線索主題事件的把握和刻畫可謂惟妙惟肖?,F實世界的現代化和人類最珍貴感情的淡漠具體在影像風格的呈現上體現出精致冷漠淡然而不近人情的清冷感覺,相比之下書中小王子的故事在影像上雖然造型簡潔但充斥吸引視線的小細節小王子在風中飄揚的長圍巾與同坐一側的紅狐貍的蓬松尾巴,微風中的片片麥浪以及天空中的層層云朵。無一不展現出理想、童趣的本真和自然。洋溢著溫情與浪漫的情懷。雖無3D片段的精細與立體觀感,卻在手繪定格的表現中更凸顯了這一故事段落要講述的溫暖情愫。
在中國藝術創作上的重要著作《文心雕龍》中,作者劉勰將“神思”作為藝術創作思維的主要內涵。所謂神思,既非單純的藝術構思,也非單一的藝術想象,是以自身獨特的自由、超脫、直覺、創造出獨樹一幟的藝術杰作的一種審美精神活動?!缎⊥踝印返碾娪爸鲃撛谟捌瑒撟鞯倪^程中突破了原有故事的框架,加入一段現代時空中的故事橋段,并以此為觀照來展開故事中的核心部分——小王子的奇幻旅程。最終使得電影整體呈現自由變幻的藝術運思。
“神思”作為審美意象的創造和聯結,是有著濃厚情感內涵并以意象為基礎的一個運化過程。是創作主體將自然情感轉化成為審美情感的過程,只有經過情感的審美化,藝術作品才能煥發魅力?!吧袼肌辈粏问且粋€單體的構思或者想象,更多關乎藝術創作的整個過程?!缎⊥踝印冯娪皠撟鞯闹黧w團隊將自己對于原作的解讀和個人的生活經歷融入其中,并且參照電影語言的藝術特色,創作除了一部保留原作意味又能體現個人影像風格的全新作品。讓人不得不贊嘆任何優秀的藝術創作無法脫離創作主體在神思的運載下的體物與精微。這也是在現代藝術創作中能與傳統美學理論融通并能相互助益的,正是因為這種珍貴的體驗和經歷,才使最終成片煥發出全新的況味。
[1]《藝術美學論》張晶著,中國文聯出版社,2015年5月第一版
萬瑩,浙江傳媒學院設計藝術學院講師,研究方向:廣播電視藝術學、電視藝術與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