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友富
論整體協同把握思想政治教育的三個著力點
李友富
思想政治工作是一項最復雜、最難做的工作,要做好這項工作,必須從構建共同愿景、完善協同機制和實施平臺戰略等方面入手,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整體性、協同性,形成整體合力,產生整體效能,才能達到預期效果。
思想政治教育;整體性;協同性;著力點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一項系統工程,若能整體協同把握各個子系統、要素之間的關系,使它們之間能很好配合、協同,就能充分發揮系統的整體優勢,從而形成的新功能大大超越原各自功能總和,即出現“整體大于它的各個部分的總和”的效果,達到疊加效應。相反,如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系統中的各個子系統、要素之間不能很好協同,甚至相互拆臺,就必然導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無序狀態,就會出現我們平常所說的“一個和尚擔水喝,兩個和尚挑水喝,三個和尚沒水喝”的相互推諉而效能低下的現象。因此,如何善于整體協同把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對于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實效性針對性尤顯重要。當前,要著力于以下三個方面的工作,以不斷增強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整體性協同性。
毋庸諱言,在當前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實施過程中,思想政治教育系統的整體性、協同性還有待于提高,主要原因是因為存在著以下三個方面的差異:其一,因價值認同差異,導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組織者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之間不協調,存在“一頭熱”的現象。如當前高校在“卓越計劃”的實施過程中,高校希望一線輔導員轉變觀念,改變作風,深入行業企業,對學生在企業工程實踐期間的思想問題、紀律教育、安全管理和生活服務等各方面切實負起全面責任來,但由于一線輔導員對“卓越計劃”的認識不足,對自身的工作定位不準,又加上學校工作經費投入不足、工作管理制度不全,造成一線輔導員出現思想上不重視而“脫崗”,工作中不投入而“缺位”的現象。其二,因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系統中各個子系統的工作目標存在差異,且子系統目標和系統目標也會發生沖突和矛盾,就會出現重個體輕整體、重分工輕協同的局面。其三,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實施過程中,系統與系統之間由于價值追求差異,而出現行動上不協調不同步的現象。如當前高校在推進“產學研一體化”的過程中,迫切渴望與企業建立深度融合的校企合作長效機制,但由于校企價值追求有差異,且企業參與校企合作屬非法定義務,企業參與動力不足,校企合作出現“雷聲大、雨點小”的現象。
導致上述差異出現的直接原因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系統之間、子系統之間及要素之間的價值認同差異,而根本的原因在于沒有形成共同愿景。彼得﹒圣潔認為,共同愿景作為一個組織中人們所共同認同和持有的意象或景象,它創造出眾人是一體的感覺,并遍布到組織全面的活動中,使各種不同的活動融會起來。它給人內心中“深受感召的力量”,使人們明確“我們要創造什么的問題”,它引導、凝聚、激勵著組織成員為共同目標而努力工作。馬斯洛在晚年通過對出色團體的研究也發現,出色團體的最顯著特征就是這個團體具有共同愿景。因此,要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系統的整體性和協同性,關鍵在于形成能夠統領和駕馭各個子系統、要素及成員之間關系的共同愿景。當前,我們要把構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養合格的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作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共同愿景,要積極引導一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子系統都要圍繞這個共同愿景開展工作,并依此制訂本系統的工作目標,以引領各個子系統、要素、成員為之共同努力。唯有在充分明晰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系統總目標下,才能充分發揮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各個子系統的工作積極性和主動性,從而形成為實現共同愿景而努力的整體合力。
在構建思想政治教育系統的共同愿景時,我們一要重視發揮政府的主導作用。如政府要加大輿論引導和政策導向,積極推進思想政治教育多方合作;要通過資源配置和財政支持,努力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物質保障;要加強政府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科學統籌和宏觀協調,充分發揮政府“有形推手”的作用。二要重視發揮市場的基礎性作用和導向作用,努力實現合作共贏。共同愿景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系統形成合力的精神支柱和價值追求,是系統內各個子系統的共同奮斗目標。它的實現,僅靠各個子系統、各個組織成員發揮奉獻精神是不可能持久的。我們要遵循市場經濟規律,重視發揮市場的作用,建立合作共贏的利益驅動機制,激發各方內在動力,不斷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整體性、協同性。如高校在“卓越計劃”的實施中,學生要在企業進行長達半年的工程實踐,企業是校企合作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應該是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要承擔者。但是,這些工作僅僅依靠企業發揚奉獻精神和社會責任感是難以長久的。因此,要高度重視建立市場導向的合作共贏機制。如高校要以企業人才需求為切入口,采取能夠在較短時間內滿足企業急需的人才培養模式,如“訂單式”模式,解決企業急需的人才瓶頸,以服務增強對企業的吸引力。要以校企協同創新為突破口,突破壁壘,互通有無,集聚校企科技人才,協同攻關,實現高校師生科技服務能力和企業創新能力雙贏;要積極探索通過建立校企雙向兼職制度、聯合研發中心、創意中心、聯合實驗室和實訓基地等途徑,實現校企人才資源、實驗室資源共享,實現互惠互利,促進深度融合。
傳統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系統以高度集中、決策快速及時為主要特征,但由于管理幅度過寬和管理層級過多,其“一竿子插到底”的運行模式,也導致了各個系統之間職能劃分錯位、職責不清和工作缺位的現狀。作為一項系統工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系統又是一個開放的系統,其工作的實效性有賴于系統之間、子系統之間及要素之間的整體協同,發揮整體合力。顯然,這種傳統的近似封閉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系統已經不能適應時代的要求,如缺乏跨系統的協調管理機構,導致子系統與子系統之間、要素與要素之間無法形成一致行動,各自為戰;系統內缺乏對要素資源的整合,各自為政,無序競爭,形不成整體合力;活動載體同質化嚴重,低水平重復,造成人力物力浪費。
(一)要建立和完善有利于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系統整體性和協同性的管理機制。由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系統性、跨界性和開放性的特征,要提高其整體性協同性,必須建立科學有效的管理協同機制。如在“卓越計劃”背景下的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系統中,要通過建立和完善跨系統的整體協同管理機制,理順校企關系,調動兩方面的積極性,推動企業深度參與學生工程實踐期間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如在高校內部,要建立和完善高校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聯席會議制度;在校企之間,要建立和完善校企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聯席會議制度;在校地之間,要建立和完善省級層面的政府主導的跨行業的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委員會等等,以不斷推進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協調和統籌,提高整體性和協同性。
(二)要建立和完善有利于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整體性協同性的評價機制。要通過建立科學有效的評價機制去有效調節制約系統、子系統及要素之間的關系,從而有效增強系統內在的運行動力,保證系統的有效運行,最終達到實現系統的管理目標的目的。尤其當一個新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目標確定的時候,我們要更加注重建立一個與之相適應的新的思想政治教育評價機制,如在評價內容上要更加注重評價考核指標的全覆蓋,要切實改變以往只注重評價各個子系統各自工作業績的片面做法,注重評價子系統之間為了實現系統目標而作出的協同貢獻;要更加注重評價方法的科學性和可操作性,評價時對評價對象既要注重工作量化考核,更要注重對其工作進行質的分析和比較。
(三)要建立和完善有利于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系統整體性協同性的激勵機制?,F代管理學告訴我們,管理的核心就是如何激發人的潛能,如何調動人的積極性。有學者研究發現,有效的激勵對人的潛能發揮具有重要的作用。實驗表明:如果缺乏有效激勵,人只能發揮出20%-30%的潛能,而如果對人的潛能進行有效激勵,則另外70%-80%的潛能就能得到有效發揮。因此,我們要積極探索建立有利于激發人的潛能的激勵機制,不斷提高其工作積極性,以增強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系統的整體性協同性。根據雙因素理論和馬斯洛的需要層次理論,我們要重視以下兩方面的工作:一要重視影響子系統之間、成員之間工作積極性的保健因素。要在科學考核的基礎上,制定合理的薪酬制度、獎勵制度和休假制度,提高成員對自身工作的滿意度和對組織的認可度。二要重視影響子系統之間、成員之間工作積極性的激勵因素。雙因素理論認為,要使激勵機制持續有效,光通過保健因素去調動成員的積極性是遠遠不夠的。只有重視和落實影響員工積極性的激勵因素,如創造條件使成員獲得成功的體驗,才能使人們在工作中能夠體驗到工作成就感,切實感覺到自我價值實現以后的幸福和快樂,從而對未來充滿了信心和期望,這樣的激勵才是永久的、有效的。
作為正在席卷全球的商業模式革命——平臺戰略,它主張通過構建多主體共享的商業生態系統,并以此產生網絡效應,實現多主體共贏。其精髓在于打造一個完善的、成長潛能強大的“生態圈”,有效激勵多方群體之間互動,達成平臺企業的共同愿景。這種革命模式已經產生了強大的商業價值,如蘋果、騰讀、亞馬遜等因平臺而不斷走向繁榮,并一舉成為中國最具價值的公司。有鑒于此,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我們要積極推進平臺戰略,努力構建一個多主體共享的合作共贏的生態平臺,有效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系統的整體性協同性。
(一)要努力打造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系統的信息化平臺。要切實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整體性和協同性,首要的前提是要建立一個能夠實現信息互通和資源共享的信息化工作平臺,以最大程度地滿足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系統中的各個子系統在實際工作中的信息需要和資源共享;必須開發出有利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系統中的各個子系統對教育客體進行同步管理的信息化模塊,以便及時有效地組織實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二)要努力打造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系統的交流和溝通平臺。有效的溝通是提高整體性和協同性的必要條件,它可以促進相互間的了解,達成一致的認識,形成整體的合力,所以我們在實際工作中要著手做好以下三方面的工作:一要注意溝通。思想決定行動,有什么樣的認識就有什么樣的行動。作為一個工作系統,只有解決了系統內成員之間可能存在的思想認識上的問題,才能保持成員之間實際行動上的整體協同。二要營造氛圍。要積極營造有利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開展的大德育環境,形成大政工格局,在系統外部要努力營造有利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開展的社會環境和企業文化。三要建立和諧關系。和諧的工作關系是加強和促進工作系統內子系統之間、部門之間和人員之間工作協同的前提和基礎。因此,我們在組織實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過程中,要重視有效溝通,促進了解,增加理解,形成共識,發揮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系統的整體作用。
(三)要努力打造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系統的文化生態平臺。積極實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系統文化品牌戰略,通過精心培育,打造出有利于思想政治在教育工作系統運行的積極向上的和諧生態文化環境。如高校要重視大學精神的提煉和校園文化的培育,使學生在潛移默化中接受熏陶和教育;要積極創造條件,鼓勵學生參與學校民主管理,暢通學生訴求渠道,加強師生民主對話,完善學生理想人格,促進學生全面健康發展;要營造百家爭鳴、百花齊放的學術生態環境,反對浮躁學風,抵制學術腐敗,培養學生堅持真理、崇尚科學、修正錯誤的科學精神;要打造深度融合的校企合作文化,在思想政治教育、工程倫理教育和專業教學之中嵌入職業道德教育,使學生在校企協同創新中逐步形成科學、責任、擔當、真誠、公正、守信、合作、寬容的價值觀。
[1]李友富.思想政治教育整體性協同性的現狀與對策思考——基于“卓越計劃”的視域[J].黑龍江高教研究,2014,(2).
[2]陳勁,陽銀娟.協同創新的理論基礎與內涵[J].科學學研究,2012,(2).
[3]曹青林.協同創新與高水平大學建設[J].華東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4,(1).
[4]鹿斌,周定財.國內協同治理問題研究綜述與展望[J].行政論壇,2014,(3).
[5]邵靜野,來麗梅.社會治理體制創新中社會協同機制的構建[J].東北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2014,(1).
[6]李國政.管理學[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9.
[責任編輯:索原]
李友富,臺州學院建筑工程學院黨總支書記,副教授,碩士,浙江臺州318000
D64
A
1004-4434(2015)05-0177-04
2013年度教育部人文社科課題“‘卓越計劃’視閾下的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整體性協同性研究”(13JDSZ20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