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永剛(陜西省寶雞市體育運動學校 陜西寶雞 721006)
?
陜西省賽艇項目后備人才培養存在問題及發展對策
趙永剛
(陜西省寶雞市體育運動學校陜西寶雞721006)
摘 要:賽艇運動自20世紀80年代在我省開展以來,歷經幾代賽艇人的不懈努力,陸續培養出了一大批優秀的賽艇運動員,分別在在奧運會、亞運會、全運會等大賽中取得了多枚獎牌,為三秦兒女取得了無數榮譽。但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賽艇項目在后備人才選拔、輸送培養等環節都遇到了比較大的困難,這也直接導致了我省的賽艇運動水平出現了下滑坡。該文通過問卷調查、查閱資料等方法進行研究,希望能為我省賽艇項目的后備人才培養工作做出一些積極的探索。
關鍵詞:賽艇后備人才發展對策
優秀后備人才的培養是每一個體育項目發展的基石,但是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們對參與體育活動的目的發生了根本性的改變,競技體育金牌的光環效應也在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在慢慢減弱。這一變化直接導致的就是競技體育后備人才的選拔處于一個非常尷尬的地步,尤其是體能類競技體育項目幾乎都出現了嚴重的人才匱乏。該文采用問卷調查法、訪談法等研究方法對陜西省各地市的賽艇項目發展現狀進行調查研究,旨在通過調查研究找出我省賽艇項目發展所存在的問題,為我省賽艇項目的可持續發展和重塑輝煌做出自己的一點貢獻。
1.1研究對象
陜西省目前有延安、榆林、西安、咸陽、渭南、寶雞、漢中、安康共八個地市開展了賽艇項目的訓練,對這八個地市的運動員隊伍結構、教練員現狀、場地設施等方面進行調查研究,完全可以反映出我省的賽艇項目在后備人才培養方面所存在的問題。
1.2研究方法
1.2.1訪談法
走訪陜西省各地市運動隊的教練員、領隊、運動員和省水上運動管理中心的管理人員,就賽艇項目后備人才培養所存在的問題進行專題調查。
1.2.2問卷調查法
依據研究內容的需要設計了關于賽艇后備人才培養現狀的問卷調查表,發放問卷時利用陜西省年度比賽的機會對八支運動隊每隊8人進行問卷調查,抽取過程采用隨機原則,發放問卷64份,回收60份,其中有效問卷58份,有效回收率為90.6%。
2.1運動員現狀分析
(1)賽艇項目起源于歐洲,在我國開展的時間比較短,所以群眾基礎相對薄弱。改革開放以后,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們參與體育活動的積極性有了明顯的提高,但參與體育活動的目的卻發生了根本性的改變,競技體育金牌的光環效應也在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慢慢減弱。這一變化直接導致的結果就是競技體育后備人才的選拔處于一個非常尷尬的地步,尤其是體能類競技體育項目幾乎都出現了嚴重的人才匱乏。這其中賽艇項目的后備人才顯得尤其短缺,在我調查的這八支隊伍中,人數最多的寶雞隊有運動員35名,最少的安康隊只有8人,而在這些青少年運動員里面真正符合賽艇項目優秀后備人才標準的運動員卻少之又少,通過調查我們也發現各地市的運動員訓練年限都比較短,大多在一年以內,占60%;運動技術等級較低,一級運動員只有17名,占8.7%。
(2)在被調查的196名運動員中,男運動員137人,占70%。女運動員59人,占30%。男女運動員比例失衡,女運動員人數較少,綜合分析陜西省賽艇運動員在國內外大賽上所取得的優異成績,女運動員的成績明顯好于男運動員,所以希望各地市教練員加大女運動員的招生選材力度。
(3)通過統計調查問卷發現,有相當一部分運動員從事賽艇訓練的原因是文化課學習成績太差,預計自己在文化課學習上不會有好的前程,不得已才選擇上體校從事賽艇訓練。
(4)通過調查發現各地市運動員在日常的訓練里,很少進行運動訓練理論的學習,通過學習我認為從人對新鮮事物的認知過程來分析,從泛化階段到分化階段再到鞏固階段,都必須有理論知識來做支撐,這樣他們在很多時候就能做到自覺訓練,能在很大程度上提高訓練的效果,做到事半功倍。
(5)賽艇運動需要運動員運用完美的專項技術動作,才能做到人與船的完美結合,使運動員的體能得到最大限度的發揮和展現,而通過調查發現在平時的訓練中,運動員往往只注重體能的提高,而對專項技術卻沒有足夠重視,這也就違背了青少年運動員的全面素質訓練要和專項技術相結合這一重要原則,容易造成無效訓練。

表1 各地市教練員基本情況調查
2.2教練員現狀分析
經過統計調查問卷,全省各地市總共有賽艇教練員14名,其中女教練員5名,占35%;最大年齡45歲,最小26歲,除咸陽外各地市的教練員都是從省隊退役的優秀運動員,執教時間最長的有21年,最短的僅僅執教一年,是一支相對年輕的教練員隊伍(見表1)。
(1)各地市教練員大多都是省賽艇隊退役的優秀運動員,只有咸陽的1名教練員非本專業出身,占7%;有12人具備體育院校大學本科學歷,占86%;具備中級職稱的教練員有2名,占17%;其余都是初級教練員。
(2)各地市的賽艇教練員編制都比較少,通過調查我們也發現有6名教練員還屬于臨聘人員,占總數的43%。工資待遇都比較低,這些都極大的挫傷了教練員的工作積極性。
(3)由于教練員人數少,工作壓力大,教練員往往因為招生、訓練工作忙而脫不開身,沒有時間參加上級業務部門組織的教練員培訓課程,專業理論知識和訓練理念無法得到及時的更新。
(4)教練員的訓練計劃制定的都比較認真詳實,課時計劃和周計劃是最完整的,但是年度計劃、階段計劃以及多年計劃相對較差,對運動員的培養和發展缺乏長遠的規劃。
2.3場地器材現狀分析
賽艇是一項水上競技體育項目,受場地器材的限制較多,通過調查發現,近幾年我省各地市都在比賽訓練器材的購置上投入巨資,購買了大量的專業器材,已完全能夠滿足各地市運動員的訓練比賽所需。但由于我省除陜南地區外都屬于水資源嚴重欠缺地區,在訓練場地的建設上處于全國落后地位,都是在當地自然水域開展訓練,往往由于水面的面積小、地域偏僻、硬件設施差而無法滿足賽艇訓練的正常需求。就連省專業隊也由于楊凌水上運動中心的水位下降而不得不常年在外地訓練,直到現在我省各地市還沒有一個標準的水上運動場地。
(1)各地市教練員的男女比例失調,女運動員人數太少,建議加大招生選材力度,尤其是女運動員的選拔力度。拓寬人才選拔引進渠道,不拘一格選人才。
(2)教練員隊伍人數較少而且相對年輕,他們工作積極性高,但是因為都出身于專業運動隊,理論學習時間少、文化程度相對較低,執教經驗欠缺。在隊伍管理和運動員的管理教育以及競賽指揮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差距,建議加強教練員隊伍建設,提高教練員專業素質及管理水平。
(3)由于我省地處西北地區,水資源短缺,自然水域少,建議各級體育主管部門因地制宜,改造和修建賽艇訓練所需的水上運動場地,滿足專項訓練需求。
(4)青少年運動員本來在學習和訓練時間的安排上就存在著比較突出的矛盾,再加上賽艇項目因為場地的限制一般都在遠離市區的地方進行訓練,因此也就嚴重制約了更多的優秀體育苗子從事賽艇訓練,所以建議各地市體育部門積極探索“體教結合”的新思路,促進我省賽艇項目后備人才的培養工作得到良好的發展。
參考文獻
[1]田麥久,武福全,等.運動訓練科學化探索[M].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1988.
[2]陳小平,等.劃得更快——賽艇訓練的科學和藝術[M].北京:北京體育大學出版社,2011.
[4]盧元鎮.中國競技體育現行管理體制的制度性代價[J].體育學刊,2009,17(3):7-12.
DOI:10.16655/j.cnki.2095-2813.2015.26.148
中圖分類號:G80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2813(2015)09(b)-014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