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陳勇
新常態下集團客戶信用風險管理的現實思考
□陳勇
本文系統分析集團客戶風險管理重點和難點,闡明新常態下商業銀行集團客戶信用風險的新理念,提出強化管理的具體方法。
集團客戶是企業發展的高級階段,其資產規模龐大、市場影響力強、金融需求豐富、綜合回報較高,成為商業銀行對公業務營銷的重點。同時,因其具有組織結構復雜、關聯交易眾多、跨地區經營、跨行業發展等特點,一直以來是商業銀行信用風險管理的難點。
集團客戶信用風險是指集團整體或部分成員企業,難以及時、全額償還銀行債務的風險。一旦信用風險暴露,將引發企業資金鏈條斷裂、經營周轉陷入困境。與單一企業相比,集團客戶信用風險主要是信息不對稱造成,并存于銀行管理和企業經營的過程中。
(一)信息不對稱風險。
一是集團識別不到位。錯綜復雜的企業組織結構,眼花繚亂的股權關系,加上企業有意無意的回避,使商業銀行很難全面掌握集團客戶關聯企業之間的關系。同時,經營行為了業務辦理的便利性,也會對集團客戶的評級、分類、授信、授權、關聯擔保等各方面管理規定進行一定程度的規避,對已經發現風險的集團客戶“視而不見”,很多集團客戶并未完全按規定管理。據統計,2014年國有商業銀行集團客戶識別覆蓋率僅50%左右(識別覆蓋率=已識別集團成員戶數/應確認為集團成員的戶數)。二是難以掌握關聯企業真實情況。目前集團客戶組織架構涉外現象愈加普遍:第一,控股股東在外??紤]到避稅,集團客戶尤其是民營集團實際控制人往往在維爾京、百慕大、開曼群島等境外城市注冊離岸公司,甚至在國外上市,由境外公司和個人控股國內生產企業。第二,關聯銷售在外。涉外企業在香港設立貿易公司,由國內生產企業銷售給香港關聯公司,再由香港關聯公司對外銷售。第三,投資企業在外。原材料進口企業在進口地投資企業,生產集團核心客戶所需要的原材料,產品銷售到境外企業在出口地的投資企業,直接進行產品生產銷售。對上述進行跨國股權投資的集團,商業銀行目前難以調查涉外資金使用的真實性,資金監管難度很大。
(二)銀行管理風險。
一是資金管理風險。出于業績考核壓力,商業銀行經營單位可能對集團自有資金充足性和信貸資金用途真實性進行包裝,導致對集團超額授用信,引發企業超過自有資金實力對外投資,或者將信貸資金挪用到不符合監管要求的用途中,帶來極大隱患。二是關聯擔保風險。由于集團客戶授用信額度較大,難以落實關聯擔保以外的擔保方式,為不影響信貸資金使用,經營行會縱容企業采取關聯關系不明顯的擔保圈擔保。由于擔保圈波及面廣,集團信用風險產生后,風險會快速傳遞,擴大了風險客戶范圍。
(三)企業經營風險。
一是產能擴張風險。主要來自兩方面:第一,企業經營管理水平難以滿足擴張后的管理需要,內部生產銷售秩序被打亂;第二,產能擴張投產于行業景氣度下降時期,市場消費能力和企業營銷能力難以消化企業產能。尤其第二方面的風險,難以在一兩年內化解,需要企業儲備大量自有資金,消化每年固定成本,堅持到下個經濟周期方能改變現狀。二是多元化發展風險。多元化發展包括企業跨產品或行業投資,是企業集團化后的必經階段,主要分三個方向:第一,投資主營行業內其它產品,類似于產能擴張風險,對主營行業的風險分散有限,經營管理風險較?。坏诙?,投資主營產品上下游行業,行業風險得到平滑,但具有一定經營管理難度;第三,完全跨行業投資,行業風險得到分散,但投資初期要嚴密關注經營管理風險。
(一)明確風險管理目標并完善管理秩序。
一是明確風險偏好并制定合理目標。要有效控制集團客戶的信用風險,就必須明晰自身的風險偏好,科學設定目標客戶群體,并制定相當的客戶準入門檻。商業銀行要擴大行業研究廣度和深度,通過行業限額管理,動態確定每年不同行業的風險承擔額度;完善風險評價標準,通過風險評估和定價管理選擇適合自身風險偏好的客戶群體;對于難以判斷風險程度的集團客戶,果斷進行風險規避。
二是完善集團客戶識別管理。識別集團客戶,是分析集團客戶風險的前提,一方面要借助大數據技術和科技系統信息,加強調查和審查環節對法人客戶與其他客戶之間關聯關系(如股東、法人代表、親屬關系等)的分析和標注,使隱性集團顯性化;另一方面要提高對應標未標集團客戶的懲罰力度,追究相關責任人違規責任,在相關評價指標中對所在機構扣分,同時加計經濟資本。通過以上手段,盡可能的減少隱性集團數量,優化集團客戶管理秩序。
三是提升集團管理層級并強化聯動。商業銀行要對集團客戶確定合理有效的管理層級,保障整體風險管理落到實處。原則上,集團客戶管理行應為集團成員企業所在地行的共同上級行,以便最全面的獲得經營信息,分析潛在風險,確定整體合作方案;對于整體用信金額不大的集團,集團客戶管理行可以為總部所在地分行。子公司所在地分行要參與了解集團整體經營情況,分析轄外關聯公司對轄內子公司生產經營的影響。對資金實行集中管理、子公司與總部往來資金密集、關聯銷售占比較大的集團,要建立集團管理行和子公司所在地行之間的信用風險共擔機制,同時對其信貸業務收益和風險承擔責任。
(二)持續扎實做好集團客戶調查分析。
一是實地查驗集團客戶實際經營情況。定期到集團客戶總部及成員企業,現場查看生產經營、財務、融資、擔保等情況,尤其要關注成員企業之間是否有通過關聯往來粉飾實際情況的現象。要實地查看企業辦公經營場所與生產車間,與企業管理層座談,查驗企業訂單、水電費發票、入庫單、出庫單等數據的真實有效性,考核企業實際的生產能力和達產率情況。
二是認真查驗集團客戶資產真實性。第一,查看企業出資方式、期限、金額是否符合約定,核查出資的真實性。對于股權關系復雜、交叉持股集團客戶,尤其是集團實際為某一個或幾個自然人出資設立的多個公司,要綜合分析股東對其所有持股公司是否具備出資能力,是否存在挪動子公司資金用于關聯公司股權投資,是否存在挪用權益資金給關聯公司使用的情況。第二,定期查看企業報表與資金流向,關注應收款、應付款科目(特別是與股東、關聯企業之間的資金往來),進一步核實和確定資金去向,判斷是否存在抽逃、挪用資金的行為。
三是查驗財務報表真實性。重點把握集團客戶“粉飾行為”發生頻率較高的賬戶與科目,對企業多期報表數據進行對比分析,并與行業標桿或相似同業進行橫向比較查找異常變化。關注報表數據與企業經營模式是否相符,如企業經營模式與其應收應付款項、賬期是否相符,企業銷售收入、現金流量等科目數據與企業歷史訂單情況、商品市值情況、賬戶交易情況是否相符,企業是否隨意調整折舊、攤銷等會計處理和估算方法,以達到虛增資產、操縱成本、虛增利潤的目的。
四是監測關聯擔保情況。關聯擔保包括集團內關聯擔保、非關聯企業行內信用形成的互保、行內行外信用形成的互保,以及多個客戶形成的閉合擔保圈。發現保證擔保能力弱化時,要及時增加擔?;驂航涤眯?。
(三)審慎確定集團客戶授信方案。
一是量化集團客戶信用風險承擔能力??茖W估算企業可用于生產經營的資金量、各項資產周轉速度等數據,根據企業經營現狀和行業走勢,謹慎預期未來銷售增長幅度,并預測企業合理資金需求量。二是合理測算企業理論授信空間和擔保方擔保能力,保證企業資金需求量在其風險覆蓋空間內。同時,根據企業結算方式和周期,配備最契合需求的信貸產品,在滿足企業實際經營需要的同時,避免信貸資金挪用風險。三是根據企業的風險等級明確信貸資金最低價格,保證收益與風險程度相當。
(作者系農業銀行江蘇省分行公司業務部副總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