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 林
(作者單位:云南省個舊市電視臺)
媒介融合下的新聞報道方式創新
楊 林
(作者單位:云南省個舊市電視臺)
隨著我國經濟的飛速發展,科技水平不斷進步,數字化水平也在不斷發展,這促使媒體行業不斷演變。本文就媒介融合下的新聞報道方式創新進行簡要分析,為新聞媒體行業革新新聞報道方式提供參考。
媒介融合;新聞報道;方式創新
目前,新聞業已由傳統模式轉變為新型模式,即由傳統的圖文模式變成了圖文、影音、視頻等模式的組合。但如何應用創新的模式更好地報道新聞,使新聞關注度高,是當前我國新聞行業發展的關鍵。
美國在1980年時就已提出了媒介融合這個概念。媒介融合指將原來各種不同的媒介融合在一起,實現各種不同媒介的一體化,使各個媒介能夠相互聯系和合作。隨著社會和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與進步,人們接受信息的形式越來越多,特別是數字技術迅速發展之后,推動了新聞行業的發展。由于新聞報道需要利用各種媒介進行信息傳播,所以新聞報道的創新方式與市場經濟原則相關,即新聞報道的創新方式一定和信息產業相關,但就目前來說媒介融合下的新聞報道方式創新還存在許多問題。
2.1技術創新問題
近年來,雖然我國經濟發展迅速,但整體來說仍處于不斷探索階段,尤其是信息傳播技術還沒有達到世界先進水平,與發達國家相比還存在一定差距,導致新聞傳播效果不佳,極大制約了我國媒介融合的新聞報道方式的創新發展。
2.2內容創新問題
媒介融合背景下新聞報道方式需要不斷創新,雖然內容創新對總體并沒有太大影響,但就當前的媒體競爭形勢來說,內容創新有一定必要性。目前,某些新聞內容不經過任何修飾及修改就直接發表出來,導致新聞節目低俗化,無法為新聞受眾群體傳達正確信息,容易誤導新聞受眾,將大眾輿論引向不良方向。
2.3政策創新問題
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各方面均得到了不同程度地提升,新媒體在這當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國家沒有及時改變傳統的新聞媒體政策。然而,隨著信息化社會的快速崛起,傳統的政策已無法滿足目前的需求,反而出現了政策不統一、不協調等問題,那么在媒介融合過程中也一樣會出現政策不統一、不協調等問題,如各地區采訪報道權政策的不統一,因而政策上的創新十分必要。
2.4新聞工作者媒介素養較低
媒介素養高的人能夠明確認識到媒體對人的導向作用,引導人們正確對待新聞信息。但目前,我國的新聞工作者媒介素養較低。這里所說的媒介素養低并不是指新聞工作人員的素質低,而是他們對媒介素養的認識不夠深刻。
3.1引進或研發先進傳播技術
新聞報道主要依賴于傳播技術,當前我國的傳播技術與其他發達國家相比,有一定差距,無法滿足群眾對新聞的需求。為此,在這個信息發達的時代,我們完全可以自主研發或引進國外先進的傳播技術,并結合我國國情進行部分調整,從而提高自身的新聞傳播技術,提升新聞傳播質量。
3.2強化新聞內容深度
目前,部分媒體人因為專業能力有限,進行新聞報到時僅淺顯地呈現新聞事件現狀,對事件發生的原因,后續發展情況都缺乏深入挖掘,往往使受眾觀看新聞時一頭霧水。新聞雖然非常講究時效性,但也十分注重完整性,因此,新聞工作者在進行報道時,既要第一時間掌握新聞事件的來龍去脈,也要深入研究探尋,從不同角度客觀看待問題,為受眾傳達最新、最確切的新聞內容。
3.3國家加強政策支持
媒介融合背景下,要實現新聞報道方式創新,必須依靠國家的力量。國家相關部門應針對新聞傳播行業頒布一系列有利政策,為新聞報道方式創新提供有力支撐,打破某些新聞傳播部門一直以來一家壟斷市場的局面,促進媒體進一步融合,推進新聞行業市場健康、快速發展。
3.4提高新聞工作者媒介素養
一般來說,提高新聞工作者的媒介素質可以從兩方面入手:一是扎實我國媒體人的理論知識;二是提升新聞工作者對受眾的關注意識。為此,相關部門領導應組織新聞工作者積極參加部門培訓,把理論知識和實際操作結合在一起,提高他們的道德素質和職業修養,使他們從受眾群體角度出發思考問題,確保新聞內容真實,能真正反映廣大受眾的所思所想。
總的來說,當前,我國的經濟、教育、交通等行業都在不斷發展中,很多方面仍存在不足,新聞行業有義務為群眾提供可靠確切的消息。在媒介融合背景下,新聞傳播部門應不斷改革,創新新聞報當方式,為廣大受眾積極傳達最新、最確切的新聞內容,滿足大眾對新聞的需求。
[1]于中濤.媒介融合下的新聞報道方式創新[D].長春:吉林大學,2011.
[2]信永華.媒介融合下的新聞報道方式創新[J].管理觀察,2015(28).
[3]汪宏方.媒介融合下的新聞報道方式創新分析[J].視聽,201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