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 微
(作者單位:黑龍江廣播電視臺)
國學經典在廣播文藝節目中的運用
宋 微
(作者單位:黑龍江廣播電視臺)
廣播文藝節目的覆蓋面比較廣,受眾群體較廣泛。在廣播文藝節目中運用國學經典,既能夠對國學經典起到良好的傳承作用,又能夠有效地凈化受眾的心靈,起到良好的社會教育作用。因此,在廣播文藝節目中,應該精挑細選,不斷甄別運用國學經典,實現國學經典的時代價值和社會使命。
國學經典;廣播文藝;實際運用
國學經典的時代價值一直被低估,直到各類國學講壇、成語比賽等電視節目的出現,才使被淹沒的國學經典再次回到人們的視野中,再次贏得人們的關注和厚愛。相對于電視節目,廣播文藝節目中對國學經典的利用方式更加多元化,利用手段更加豐富。通過在廣播文藝節目中,科學合理地運用國學經典,不僅能夠重新煥發國學經典的時代價值,還能夠提升廣播文藝節目的檔次,發揮良好的社會教育的功能和作用。
在很長一段時間里,人們對于廣播文藝節目并不重視,更談不上在廣播文藝節目中增加國學經典的內容。在人們的印象里,廣播文藝節目操作簡單。由于廣播文藝節目不受舞臺、布景,甚至地點的限制,讓人們對廣播文藝節目產生了一定程度的輕視。廣播文藝節目長期得不到應有的重視,極大地影響了廣播文藝節目的發展。不少廣播文藝節目在內容設置上,往往以簡單的播放音樂、播放一些小品、相聲等語言節目內容。由于廣播文藝節目的覆蓋面廣,這種播放方式仍然能夠取得良好的收聽效果,但卻不利于廣播文藝節目的可持續發展。鑒于此,在廣播文藝節目的制作和編輯過程中,應該重視廣播文藝節目,深化對廣播文藝節目的理解,注重廣播文藝節目的定位與革新。
在國學經典重新回到人們視野的今天,廣播文藝節目作為廣播節目的中流砥柱,作為廣播節目的主要構成元件,理應在廣播內容上增加國學經典的內容,將國學經典的內容有效地植入到廣播文藝節目中,提升廣播文藝節目中國學經典的比重。廣播文藝節目的制片方應該結合國學經典的內容,充分秉承廣播文藝節目的自身特點,把握廣播文藝節目的主要受眾群體,科學合理地將國學經典內容植入到廣播文藝節目中,使國學經典借助于廣播文藝節目得到精準而有效地傳播。當然,由于廣播文藝節目的受眾面相對較廣,基本沒有年齡、性別的限制,這就決定了國學經典在通過廣播文藝節目進行傳播時,在內容的編排上要格外用心,盡可能選擇老少咸宜的國學經典內容,以有效提升國學經典的傳播價值,獲得穩定的聽眾群體。
在廣播文藝節目中,國學經典可利用的內容是豐富的,國學經典可利用的內容是廣袤的,但這并不是說,可以肆意用國學經典的內容來作為廣播文藝節目制作和傳播的素材。這主要是因為廣播文藝節目的受眾需求是不一樣的。國學經典如何在廣播文藝節目中得以優化利用呢?首先,廣播文藝節目應該明確自身的受眾,對自身的受眾的切實需求進行充分把握與理解;同時,應緊緊跟隨受眾的需求變化,根據受眾的需求演變來做出針對性的國學經典內容的調整。其次,廣播文藝節目的受眾群體基本沒有年齡的限制,當然廣播文藝節目的初衷是為了提升人們的思想水準,不斷升華人們的思想境界,培養人們高尚的科學的人生觀、道德觀。作為廣播文藝節目,在國學經典內容的把握和利用上,應該貼合受眾的需求,以給受眾帶來收獲為目的,想受眾之所想,急受眾之所急,盡可能地為受眾而服務。此外,在廣播文藝節目中,國學經典的價值是宏大的。一些生硬晦澀的國學經典在利用的過程中,還應該結合現代受眾的理解能力和理解水平,根據受眾的自身理解能力來優化國學經典的內容,提升國學經典的傳播率和收聽率,真正讓受眾愛上國學經典,愛上廣播文藝節目,培養忠實可靠的聽眾群體。
在廣播文藝節目中,國學經典的利用可以有效地充實廣播文藝節目的內容,國學經典的利用可以有效地豐富廣播文藝節目的種類,同時還能夠提升廣播文藝節目的檔次。現階段,很多廣播文藝節目基本都停留在播放音樂、播放故事等初級階段,這種播放模式雖然能夠滿足廣大年輕聽眾群體的喜好,但并不利于廣播文藝節目的長遠發展。在廣播文藝節目中,增設國學經典的內容,能夠有效地充實廣播文藝節目的內涵,在很大程度上擴展廣播文藝節目的聽眾群體。相比于電視節目、舞臺劇等,廣播文藝節目所受的限制較少,廣播文藝節目的制作過程相對簡單。在廣播文藝節目中,根據時代需求,增設國學經典內容,豐富國學經典的傳播方式,能有效確保國學經典的傳承和提升聽眾的認可度,只有這樣才能綜合性地提升廣播文藝節目的水平和質量。在國學經典的利用過程中,廣播文藝節目的制作單位既可以單人講故事的方式來播放國學經典,也可以采用對口相聲式的方式,采用一問一答制來傳播國學經典,還可以借助于一些衛視節目的方法,如通過群口或者通過演繹的方式來適度改編一些國學經典,通過這樣的方式來提升聽眾對廣播文藝節目的認可度。此外,在廣播文藝節目的制作過程中,對于一些國學經典的利用,除了要創新形式外,還可以在內容上加以創新,并緊緊貼合時代,貼合節日。在廣播文藝節目中,國學經典的利用方式可以是單純地講故事,即通過講故事的方式來培養固定的聽眾群體,并讓聽眾在聽故事的過程中得到啟迪,這是廣播文藝節目的最高目的。當然還可以與時下的節日結合在一起,如在情人節講解古代的愛情故事,在母親節、父親節講解一些孝道方面的國學經典。此外,廣播文藝節目對于國學經典的利用還可以是單純地傳播知識,這點可以充分借鑒《百家講壇》等優秀的欄目。通過類型的多樣化,通過傳播方式的創新化,既可以吸引年紀較大的聽眾群體,還可以吸引一些年輕的聽眾群體。
對于廣播文藝節目而言,在利用國學經典的過程中,一定要避免單純性地“想當然”,而應該充分聽取聽眾的建議,根據聽眾的需求來進行針對性的安排一些國學經典的廣播內容。在這點上,廣播文藝節目可以充分依托于新媒體,利用微信公眾平臺和微博客戶端等來實現與聽眾的時時互動,了解受眾的切實需求,聆聽聽眾的意見和建議。
廣播文藝節目在利用國學經典的過程中,為了充分贏得受眾的認可,充分提升廣播文藝節目的知名度,還可以在國學經典的利用過程中,充分體現地域文化和地域特色。在國學經典內容的選擇和篩選的過程中,要根據當地的文化及地域性來挖掘國學經典,并將這部分國學經典利用在廣播文藝節目中。每個地域都有著豐富的地域文化,利用這些地域文化,可以提升廣播文藝節目的接近性。例如,山西廣播電臺在制作廣播文藝節目時,可以充分結合晉劇等地方戲種,通過這樣的植入既可以傳承當地優質經典,同時還能夠獲得相對較好的收聽率。東北地區是滿族文化發源地,在廣播文藝節目國學經典的選擇上,也應該體現滿族文化,提升人們對廣播文藝節目的認可度。
廣播文藝節目是廣播節目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廣播文藝節目中,利用國學經典不但能夠有效地提升廣播文藝節目的內涵,還能夠實現對國學經典的傳承。因此,應重視國學經典在廣播文藝節目中的運用,利用國學經典豐富廣播文藝節目的類型,豐富廣播文藝節目的種類。
[1]蔣金花,例談國學經典課文教學過程中的注意點[J].中學課程輔導:教師教育,201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