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鵬
(作者單位:遼寧廣播電視臺(鄉村廣播))
新聞編輯在新媒體時代的策劃意識需求及側重點分析
王 鵬
(作者單位:遼寧廣播電視臺(鄉村廣播))
本文針對新媒體時代背景下新聞編輯策劃意識需求進行分析,并探析新聞編輯策劃的側重點,旨在為新聞編輯以及相關研究人員提供一定的參考。
新聞編輯;新媒體時代;策劃意識需求;側重點
在新媒體時代背景下,新聞媒體之間的競爭越來越激烈,新聞編輯應該樹立策劃意識,充分、全面地了解和掌握新聞策劃的側重點,為受眾傳播互動性強、深入、創新的新聞信息,以此獲得受眾的青睞,在激烈的新媒體競爭中守住陣地。因此,針對新聞編輯在新媒體時代的策劃意識需求的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
1.1提高編輯業務水平的必然要求
新聞編輯的業務水平,直接影響新聞的質量,新聞編輯應該以獨特的眼光,采用多樣化、新穎的編輯、策劃手法,對新聞素材進行分析和策劃,提高新聞信息的敏感性,滿足受眾的需求。同時,提高新聞編輯的策劃意識,能夠有效提高新聞編輯水平,突出自己的特色,獲得更多受眾的青睞。
1.2樹立品牌的內在需求
在新媒體時代背景下,各個新聞媒體之間的競爭日趨激烈,新聞媒體想要在眾多的同行中脫穎而出,就應該樹立品牌經營意識,提高新聞編輯的策劃意識,對新聞素材進行精心策劃和編輯,不斷提高新聞信息的影響力,獲得更多受眾的青睞,并在受眾中形成良好的品牌形象,以過硬的新聞質量來吸引受眾,獲得良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2.1合理策劃,增強受眾和新聞媒體的互動性
傳統媒體時代,受眾通常處于“被動”接受的地位,新聞媒體占據著主導,傳播的內容都是由新聞媒體決定,媒體和受眾的互動性較弱,有的甚至沒有互動,新聞編輯只需要對采集的新聞信息進行簡單的傳播即可,不需要對新聞進行策劃,受眾沒有其他選擇,只能被動地接受。但在新媒體時代背景下,新聞媒體格局和媒介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傳統媒體中作為“把關人”的新聞編輯不再掌握新聞傳播的絕對控制權,受眾也不再處于被動接受的地位。在該背景下,新聞編輯應順應變化,不斷增強和受眾的互動性,吸引更多的受眾的注意力。在新媒體時代背景下,新聞編輯不能再墨守成規,忽視受眾的主動性,而應增強新聞策劃和傳播的雙向性或者互動性,重視受眾的感受。
2.2科學策劃,增強新聞報道的深度
在新媒體時代,受眾對新聞信息的需求量不斷的增加,不僅要求了解新聞事件,還需要更加深入地了解新聞事件發生的原因和結果等,基于該種需求,新媒體環境下,新聞編輯應該精心策劃,在大量的信息中傳播受眾感興趣的信息。如果想要在第一時間向受眾傳播具有深度的新聞報道,其難度相對較高,新聞編輯應該充分發揮自己的主導作用,對新聞事件進行精心組織和策劃,不應局限于對新聞材料進行簡單的加工,而應根據新聞事件的起因,并結合自身的經驗或者翻閱資料,對新聞事件進行縱向、橫向等更深入的分析和研究,并提出更精煉、深刻的主題,然后采用專題報道、追蹤報道及連續報道等多種方式對新聞事件進行廣度、深度分析,滿足受眾對新聞信息量的需求,進而獲得更多受眾的青睞。
2.3精心策劃,增強新聞報道的創新性
在新媒體時代,新聞媒體之間的競爭愈演愈烈,哪一家新聞媒體的新聞更具有創新性,就能夠吸引受眾的目光,進而在激烈的競爭中占據優勢和市場。但對現階段的新聞媒體的新聞進行分析可知,各種同質化的新聞內容眾多,缺乏新意的新聞信息不僅不能夠吸引受眾的目光,甚至還會產生厭倦感。因此,在新媒體時代,新聞編輯應該精心策劃,不斷提高新聞報道的創新性,向受眾傳播新穎、有特色的新聞信息。但要想策劃有新意的新聞,需要新聞編輯從不用角度對新聞素材進行分析,改變傳統簡單加工的方式,精準地把握新聞報道的原則。
現代新聞媒體想要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占有一席之地,新聞編輯應該樹立策劃意識,對新聞內容進行精心、科學、合理策劃,為受眾提供貼近生活、豐富多變、創新和具有深度的新聞信息,不斷滿足受眾的新聞需求和求知欲,獲得更多受眾的青睞,樹立良好的品牌形象,不斷提高社會影響力和市場競爭力。
[1]劉倩.論新媒體時代新聞編輯的策劃意識[J].新聞研究導刊,2015,6(16).
[2]王靜.論報社編輯策劃意識之重要性及其如何提高[J].中國傳媒科技,2012(9).
[3]張冬華.電視臺編輯策劃核心競爭力的提升建議芻議[J].新聞研究導刊,2015,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