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志國
(作者單位:北京電視臺)
對少數民族地區進行電視廣播采訪的技巧
邢志國
(作者單位:北京電視臺)
21世紀,廣播電視在全國持續發展,同時,我國少數民族地區的電視廣播新聞業也取得了巨大進步。對少數民族的電視廣播采訪能夠豐富少數民族的精神文明生活對少數民族進行電視廣播采訪能夠豐富少數民族的精神文化生活,宣傳科學文化知識,促進我國各民族之間的文化交流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因為我國民族居住特征是“大雜居、小聚居”,各民族的文化習慣語言等各不相同,所以在對少數民族地區進行電視廣播采訪時需要一定技巧。本文通過介紹電視廣播采訪的地位,以及在采訪過程中要遵從的黨對少數民族政策和對少數民族地區電視廣播采訪要注意規避的誤區,闡述對少數民族地區電視廣播的采訪技巧。
少數民族電視廣播采訪;民族文化;共同繁榮
毫無疑問,電視廣播豐富了我國各族人民的精神生活,宣傳了科學文化知識,對我國經濟發展也起到了積極作用。我國各民族之間的居住特點是“大雜居、小聚居”,使部分少數民族居民既能聽懂漢語,又能繼續使用本民族語言,因此,少數民族地區電視廣播的地位尤為重要,成為連接各民族的橋梁和紐帶,對促進全國各民族的團結、促進民族地區的繁榮發展、維護國家統一有非凡意義。同時,由于我國少數民族分布廣泛,基本上在我國每個地區都有少數民族同胞,因此,形成了豐富多彩而又各不相同的文字、風俗、語言、習慣。所以在對少數民族地區進行電視廣播的采訪的過程中需要講究技巧。
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便根據各少數民族地區的政治經濟文化等方面的不同情況制定了相應的少數民族政策。在用漢語對少數民族地區民眾進行電視廣播的采訪的過程中,不能違背或有意破壞我國的民族政策。一定要選擇能夠促進民族之間文化交流的選題進行采訪。例如,在采訪回族人民時,我們切記不要說豬肉、驢肉、狗肉之類的話題。因為這些都是他們忌諱的內容,若談及這些內容會使他們感覺不被尊重。又如,西藏地區有著濃厚的佛教傳統,采訪時要尊重他們的信仰。
我國國土資源比較遼闊,人口種族分布不均。長期以來,我國一直倡導民族平等這一政策,強調人與人之間是平等的,各民族不論人口多少,發達程度如何,都一律平等,都是祖國大家庭中的平等成員,都擁有同等的地位,反對歧視和壓迫。我國少數民族人口雖少,但分布廣泛,風俗習慣和宗教信仰不同,因此,在對少數民族民眾進行采訪時要響應國家政策,注重民族平等,只有這樣,才能在構建和諧社會主義的大問題上堅持正確方向。
自古以來,我國少數民族就形成了“大雜居、小聚居”的居住特點,其經濟發展存在些許滯后。為此,可以選擇一些能夠促進各民族共同繁榮發展的問題進行采訪報道。例如,國家實行援助政策,近年來在西部修建鐵路等,以表現國家對少數民族的重視。同時,可以就少數民族民眾對國家扶持政策的看法進行采訪,了解民眾對國家政策的理解程度,同時,在民眾中間廣泛宣傳國家政策,達到民族之間共同繁榮發展的目的。
作為一個多民族國家,各少數民族在漫長的發展過程中,都形成了自己獨特的民族文化,從新聞報道工作實際出發,一名優秀的民族地區新聞記者,應對所處地區的民族文化有較深刻的了解。這些內容包括少數民族獨特的生活方式、生活習慣、民俗鄉俗、宗教信仰、民族發展的歷史淵源、民族禁忌等方方面面。例如,西藏各民族創造的民俗文化,構成了斑斕絢麗多姿的西藏民族文化。作為一名民族地區的新聞記者要具備基本的少數民族語言能力,在工作中更好地溝通。在對少數民族地區進行采訪時,使用民族語言采訪是貫徹黨的民族政策的具體表現,也是接觸群眾的有效方式。同時,懂得民族語言,就能深入群眾,掌握更多第一手資料,使報道內容更加鮮活有力。
正確對少數民族地區民眾進行電視廣播采訪,是做好新聞工作的基礎,也是促進文化經濟發展的重要方式。發展少數民族地區的電視廣播事業,有利于各民族地區用群眾喜聞樂見的方式,傳播新理念、新思想、新信息、新技術,促進少數民族地區繁榮發展,同時,有利于大力宣傳國家政策、方針,使其深入少數民族民眾內心,確保邊疆少數民族群眾思想穩定,確保我國實現和諧發展。
[1]白潤生,年永剛,熊榮元,等.繼續辦好少數民族語言廣播不斷增強凝聚力、影響力、感染力[J].中國廣播,2005(5).
[2]龍麗雙.少數民族廣播電視新聞編輯原則與編輯技巧[J].安順學院學報,2012(5).
[3]朱懿,秦曉丹,梁亦媛.少數民族(語言)廣播電視要跳出“三化”誤區[EB/OL].(2013-08-26)[2015-12-25].http://blog.sina.com.cn/s/ blog_5d213d730101b7m9.html.
[4]王波,劉泉,黃文,等.“本土化”還是“本土話”——對方語言類廣播電視新聞節目的思考[J].青年記者,2014(17).
[5]國家廣播電視總局發展研究中心,湖南廣播電視臺課題組編.中國電視劇產業發展研究報告[M].北京: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