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 穎
(吉林人民廣播電臺 資訊廣播,吉林 長春 130000)
新媒體時代廣播新聞的變革思路
孫 穎
(吉林人民廣播電臺 資訊廣播,吉林 長春 130000)
如今是信息出口多元化,媒介碎片化,自主化的新媒體時代,智能手機、APP、自媒體大量搶灘傳統媒體市場,報紙、電視、廣播甚至是網站都面臨著受眾流失,市場份額急劇下降的危局,廣播新聞如何在這種形勢下生存并且突圍,謀求更好的發展前景,是所有廣播人都需要思考的課題。筆者認為,廣播新聞內容為王是百年不變的準則,但是新聞的形式和編排上要發揮廣播短平快精的優勢,運用音響的“修飾”增強可聽性。
新媒體;廣播新聞;內容;新聞編排
當下,似乎人人都是記者,信息發布平臺早就不是稀缺資源,微信、微博,公眾平臺、聊天群、社交平臺都充當了媒介的角色,而智能手機APP的普及、4G網絡的覆蓋,更令傳統媒體在新聞的及時性上輸給了新媒體。于是,報紙期刊,甚至是電視,都在新聞的深度和廣度上下大功夫,以期區別于新媒體的淺顯。但廣播是個例外,短平快精的新聞資訊更符合廣播的傳播特點,也是廣播的優勢,在新媒體時代,廣播不僅要將這一優勢發揚光大,更應該在編排方式和內容選擇上尋求創新。
不管時代如何進步,傳播媒介如何變化,對于新聞而言,永遠是內容為王。廣播具有稍縱即逝的特點,新媒體時代下,車上收聽人群成為目前廣播受眾的主力軍,這部分人的收聽特點是碎片化、短暫化。因此,在短時間內一條資訊要想吸引住聽眾,內容一定不能太枯燥、太高深。廣播在選取新聞內容的時候要本著有用有效的原則。有用是要聽眾聽了感興趣,對生活工作有幫助。當然,哪個方面的內容才能和聽眾相關,并為他們所關注是與廣播頻率的目標人群定位相關的。一個定位是都市白領的電臺,在新聞內容的選擇上要盡可能的前沿、時尚、精英。財經類、時尚類、體育文娛,能體現國內國際最新趨勢的新聞都是都市白領所喜愛的。而定位為中老年人群的電臺,新聞內容則需要偏向正統,還要側重一些健康保健類的資訊,菜價的波動,社會民生新聞,便民資訊等??傊?,廣播由于收聽地點和方式的差異,它的受眾群體更容易區分與定位。因此,大雜燴式的新聞內容并不適合廣播,廣播新聞首先要明確受眾群體。其次是根據受眾的特點側重地選擇新聞內容。
不同媒介呈現的新聞內容在當今的時代背景下大同小異。但是,呈現新聞的方式與編排方法卻能夠獨辟蹊徑。對于廣播而言,簡短精練的新聞形式更適合受眾的收聽習慣,也符合廣播的傳播特點。在廣播新聞界,新聞的呈現形式大致有以下幾種:文字消息,錄音報道,現場連線報道。文字消息這類新聞雖然程序簡單,但是編輯過程卻尤為重要。首先篇幅不宜過長,缺少采訪錄音的補充,過長的文字內容會讓聽眾產生疲勞感,筆者認為,300字左右較為合適。其次是注意盡量少用數字,因為缺乏文字的對照,聽眾會被過多的數字弄糊涂。
廣播新聞中最重要的一種形式是錄音報道,在這類新聞當中,首先,導語和記者語言要簡單直白,甚至是口語化,少用復句和長句,艱深少見的詞語盡量避免。其次,采訪同期聲的運用是決定一篇稿件成敗與否的關鍵。一般來講,一篇稿件當中最好是有三方的采訪錄音,即便是做不到,只有一個采訪對象的同期聲,也要在剪輯的時候分出層次,層層遞進,總分總,分分總都是比較常用的模式。第三,同期聲不宜過長,單段長度控制在20秒最為理想,剪輯同期聲時要濃縮精華,刪除不必要的啰唆和語氣詞。最后是要保證音響的質量。
除了文字消息和錄音報道之外,現場連線是廣播最具特色和優勢的一種報道形式。筆者認為,廣播需要在新聞報道中增加現場連線的比重。現場連線除了可以報道突發事件、社會新聞、民生資訊,政府最新的政策措施都能夠通過現場連線來報道,重大新聞尤其是各家媒體都關注的情況下,廣播要先播發現場連線報道,把最新、最精髓的內容告知聽眾,隨后再通過錄音報道詳解新聞。
在廣播新聞編排上,把大段的新聞時間細分成小章節被認為是吸引聽眾的法寶,開車人群的收聽時間是隨時可能被切割的,能完整聽完一小時新聞的人很少。所以,為了讓聽眾在短時間里盡可能獲取足夠的資訊,新聞可以10分鐘到15分鐘為一段,大段的新聞包含小章節,每個15分鐘里編排社會、財經、時政等新聞,每個章節都有一個吸引人的資訊,這樣聽眾就不會開了廣播不知道在播什么,關了廣播也只是聽了一半。
雖說新聞是內容為王,但是璞玉也需要雕飾才能光華綻放,適當運用音效修飾會讓廣播新聞如虎添翼,可聽性更強。例如,在一篇都市流浪歌手的人物報道專題中,在播音員播完導語之后,先出一段歌手十幾二十秒的現場彈唱剪輯,隨后再切入記者的口述報道,這樣聽眾第一時間就能被帶入這名歌手的世界,在對歌手有了直觀認識的情況下,對歌聲背后的人也會產生更強烈的了解欲望。在一些現場感比較強的新聞報道中,如演練演習、文藝演出、慰問孤寡老人等,在稿件的開頭加入現場音響的壓混,讓聽眾產生好奇心,同時也令枯燥的新聞播報生動起來。在新聞節目當中,各種宣傳片,背景音的運用也至關重要。選擇什么樣的宣傳音樂與新聞節目的定位有關,正統的新聞節目,音樂要大氣、磅礴,令聽眾產生敬重莊嚴的感覺。很多音樂電臺的資訊類節目則選擇一些清新輕快的背景音樂,新聞內容與音樂風格匹配,多以時尚娛樂,名人趣事為主。筆者在上一段提出廣播新聞編排要分小章節,那么兩個章節之間的分界線最理想的就是音效。一段精心剪輯的音效既可以承前啟后,又有能夠讓人放松,緩解聽覺疲勞,為聽眾的持續收聽打下良好基礎。
綜上所述,新媒體時代對廣播新聞來說,既是挑戰也是機遇,堅持新聞內容為王,不管時代如何變遷,都能把握住大眾的需求,精準定位,同時不斷創新生產形式,讓廣播新聞最大限度地體現伴隨性特點,由此才能在激烈的媒體競爭當中占據一席之地,并不斷開拓自己的發展空間。
[1] 葉貞.論新媒體時代廣播新聞的突圍之道[D].
[2] 李蕓.迎來黃金期的廣播,還要作哪些反思[Z].
G220
A
1674-8883(2015)20-0131-01
孫穎(1985—),女,吉林長春人,本科,初級,吉林人民廣播電臺資訊廣播記者,研究方向:新聞傳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