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信息化時代,廣播電視節目愈加豐富多彩。新聞節目作為廣播電視節目的中心環節,是人們獲取新聞信息的重要方式。電視新聞播音在為人們傳遞著時事資訊的同時,也能提高人們的知識面及內在涵養。由于傳播的方式以及傳播的媒介不同,新聞播音的表達方式、效果,以及對播音的要求也存在著一定的差別。為了我國播音事業的蓬勃發展,本文就新聞播音現狀進行創新探究。
1 新聞播音的現狀
一是在新聞播音中,由于播音員心理緊張以及吐字語速較快,高亢莊重有余,灑脫自如不足,導致播音的聲音控制不到位。新聞播音應該具有新聞語體感,對觀眾以及社會要充滿熱情,就需要結合聽眾的心理以及時代的氣息。在語言表達中,做好細致處理,把握好語言表達的節奏。二是新聞播音存在有氣無力、低聲嘀咕以及隨意性現象。這種現象嚴重地損壞了作為一名專業的新聞播音者的形象,這樣的播音員給人的感覺是心中沒有受眾,冷漠懈怠。新聞播音離不開新聞語體特征的制約,更離不開受眾對于它的接受程度。因此,相關單位及其從業者需要對此類現象予以制約。
2 新聞播音的創新
2.1 在語言樣式上的創新
新聞節目中的語言樣式越來越多樣化,說新聞以其較為親切、自然的播音風格,對象感較強,受眾更易接受。因此,是播音員主持人需要能靈活掌握和運用的播音語言樣式之一,而不同的稿件如果采用不同的語言樣式進行播音處理,就會呈現出更多種多樣的形式,也能使播音表達更具有特色。此外,新聞播音語流順暢、吐字精巧、語體特點鮮明、事實清楚、節奏明快、感情飽滿,以及有新鮮感,更能很好很充分地體現出新聞的價值。可見,播音員主持人在繼承新聞播音傳統精華的同時,在播音主持過程中還應具有時代特色,使聽眾的接受心理更為適應。
2.2 在播讀內容上的創新
隨著社會時代的變化,新聞節目內容也在不斷地變化著。其內容是電視新聞節目的核心要素,新聞播音者在播讀內容上,需從聲音形式上注重氣息上提、吐字清晰、語勢固定、四平八穩。反之,如果聽起來看似語言規整,實則有句無章,沒有完整的內容,缺乏具體的態度,則是一種“死的”“程式化”“模式化”的播音語言。這類新聞播音與稿件反映的社會生活、與群眾的思想感情都處于一種隔膜狀態。播音界就是需要克服這類新聞播音的問題,此外,由于播音中出現的失誤,還會造成新聞播音理論和實踐的困惑。所以,任何時候,播音的聲音形式與思維、感情脫節,與生活、觀眾脫節,都是違背正確的播音創作原則的,而絕非是對傳統播音的良好承繼。優秀的廣播新聞節目播音員主持人不僅要有創新的思維,還要以新的視角面對全媒體語境下廣播節目未來的創作空間。這就要求新聞播音員主持人不僅要業務過硬,還要做到涉獵廣闊,要多了解其他領域以及其他學科的知識,不斷豐富和充實自己的文化內涵。只有這樣,在播讀新聞或主持節目時才能做到游刃有余,把握得當。
3 新聞播音創新的意義
目前,媒體除了存在傳統的廣播、電視、紙媒之外,網絡等新興媒體層出不窮,給新聞播音的發展帶來不小改變和很大的競爭。新聞播音在為受眾與廣播電視媒體之間起著橋梁和紐帶作用的同時,隨著時代的變化,新聞播音也逐漸成為這些競爭之中的重要部分。隨著網絡信息不斷地普及, “虛擬主持人”的出現,對播音事業帶來了很大的挑戰性。新聞播音要想保持在媒體中的地位,就必須順應時代的發展。只有面對挑戰進行創新,才能在媒體界站穩腳,更好地開創屬于自己的一片天。
新時代,人們的知識素養以及審美觀都在不斷地提高。隨著傳播媒介以及傳播方式的多樣發展,網絡以及新興媒體成為了人們獲得信息的重要渠道,由于其分類較細致,接收信息較方便以及反饋信息也較省事,越多的受眾有更好的主動選擇權,因此,新聞播音要不斷創新以適應受眾的新需求。
4 結語
如今,對于電視媒體行業而言,其節目形式出現多樣化,如脫口秀、真人秀節目等,對節目播音員主持人等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同樣地,對播音員主持人的挑戰也越來越大,
面對媒體環境復雜且多樣的現狀,新聞播音隨著競爭的激烈也在面臨著新的挑戰。因此,創新不僅是播音主持有聲語言創作的源泉,也是播音事業蓬勃發展的動力,每一位播音員主持人都應該通過創新來適應不斷變化的高層次的要求,對于新聞播音來講,播音者肩負著重要的社會責任與使命,新聞播音在全媒體的環境下要拓展自己的發展空間,要想吸引并留存大量的忠實聽眾,就要在繼承的過程中進行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