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苗
(作者單位:陜西廣播電視臺)
關于《中國書畫長廊》欄目的研究
劉 苗
(作者單位:陜西廣播電視臺)
摘 要:本文以《中國書畫長廊》欄目為基本研究對象,從欄目策劃主旨、市場定位、受眾定位等及品牌的概念、品牌與電視欄目結合點入手,對《中國書畫長廊》欄目的現狀和問題進行全方位研究,并著重從節目的定位、內容、包裝、營銷、創新與維護等要素來探討書畫類欄目的品牌策略,以小見大地分析并得出如何在陜西這個文化底蘊厚重的土地上,結合本土優勢打造一檔滿足大眾需求同時具有品牌效力的專業化欄目。
關鍵詞:市場定位;品牌欄目;受眾;競爭力
《中國書畫長廊》是一檔針對陜西書畫市場,依托書畫產業傾力打造的融知識性、實用性、服務性,集納書畫信息、書畫鑒賞、書畫投資、書畫人物為一體的,線上、線下同時運營的30分鐘專業化雜志型綜合欄目。
《中國書畫長廊》將“了解書畫動態·領略名家風采·提升鑒賞水平·投資書畫市場”定為主要宗旨,緊貼書畫市場,欄目集專業性、實用性、服務性于一體,深度挖掘書畫名家的獨特性及繪畫藝術價值。目前,《中國書畫長廊》欄目除傳統的電視平臺播出外,積極迎合大眾觀看的新習慣,開通騰訊視頻、優酷視頻、欄目官方網站三大網絡平臺,實現全部節目的實時點播觀看,大大提升了觀看頻次與人群收視效果。欄目團隊成功打造官方微信平臺,實現了手指觀看及閱讀,節目視頻及相關內容第一時間即可發送推廣,實現了最及時全面的普及推廣。
《中國書畫長廊》欄目立足于陜西書畫市場應運而生,作為一檔專業性較強、受眾人群相對精準的電視欄目,成為特定受眾獲取信息的專業化平臺,書畫市場的動態及名家藝術品的價值剖析為受眾提供了最有效的信息。欄目立足專業性的基本原則,在更加貼近市場、貼近生活、貼近觀眾、盡量滿足不同觀眾的多方面需要上狠下功夫,準確把握新媒體時代下受眾思想活動的特點和接受信息的規律,在節目內容上努力創新,強化服務功能,增強節目制作的沖擊力與包裝的精美度,使廣大觀眾喜聞樂見,從而為品牌欄目的外延產品的開發與拓展創造良好的條件。
《中國書畫長廊》作為專業性的服務類欄目,它的功能定位是服務生活,引導主流書畫市場,以其專業化和權威性的姿態立足于陜西書畫與電視媒體界,《中國書畫長廊》欄目的功能定位和資源優勢決定了它具備成為陜西書畫欄目乃至中國書畫欄目的主流平臺。
對《中國書畫長廊》欄目而言,競爭問題是一個不可小覷的問題,面對在陜西省內各類書畫類節目的層出不窮,且欄目存活時間短暫的現狀,如何在這樣的大環境中異軍突起,在有限的受眾群體心中占有一席之地,成為一檔具有存續性的欄目,欄目的經營與打造顯得尤為可貴。創辦品牌欄目、品牌媒介,首先要搞好《中國書畫長廊》的市場定位。定位工作做得好,就為創品牌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2.1 打造欄目的權威性。精準鎖定欄目的專業、實用、服務的三重原則,依托陜西厚重而悠久的歷史文化底蘊,在文化強省打造的過程中切實做好文化的宣傳與挖掘工作,加強節目內容的專業高度,深度挖掘藝術價值與藝術魅力,使欄目在日后的競爭中具有權威性。
2.2 呈現欄目的獨特性。欄目版塊內容的豐富性,一檔欄目若要在諸多同類欄目中脫穎而出,就要擁有自己獨到的語言樣態,《中國書畫長廊》自策劃之初便設定了獨特的定位,故而欄目的發展必然會在專業與實用上前進。
2.3 欄目將進行同一品牌延伸。借用欄目的品牌優勢,為新媒體的發展鋪平道路。不僅繼續占據原有的媒介市場,而且將品牌擴展到其他行業,使媒介橫向發展,增強抵抗市場風險的能力。新聞媒介還可利用多種品牌策略擴展報道領域,增強欄目經濟實力。
2.4 多平臺互動,實現全方位輻射。在如今這個信息量爆炸的時代,如何使受眾接收到有用而不致反感的信息,成為傳統媒體需要考慮的問題,而《中國書畫長廊》欄目深知這一點,于是迎合大眾的獲取需求,開發微信與網絡官方平臺,保證了及時的推廣信息,也有利于培養更多的專注受眾。
通過對《中國書畫長廊》欄目的市場定位分析,欄目自身的一些弊端和優勢也就突顯出來,也進一步明確了打造品牌欄目、提升欄目品牌價值的重要性。通過對這些問題的討論,希望《中國書畫長廊》欄目在信息傳播肆意與同類欄目競爭激烈的時代,能夠秉持自己獨特的欄目宗旨。《中國書畫長廊》的打造與發展必然會帶動書畫家與大眾的交流,也會帶動大眾審美的更專業化發展,由此可見,《中國書畫長廊》的應運而生具有絕對的正確性。
參考文獻:
[1]何靜.市場營銷學[M].武漢: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2004.
[2]郭毅.市場營銷學原理》,梅清豪,電子工業出版社,2001年7月。
[3]丹尼斯·麥圭爾:《受眾分析》,由劉燕南等譯,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6年出版。
[4]喬治·道寧(George S.Downing):《基礎市場營銷:系統研究法》,于1971年出版的。
[5]李良榮:《新聞學概論》第三版,復旦大學出版社,2010年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