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志遠
(作者單位:吉林電視臺)
談融媒時代新聞的多元化傳播
崔志遠
(作者單位:吉林電視臺)
本文通過對我國多媒體技術傳播的形態與新聞傳播的現狀進行分析,提出在融媒時代下的新聞傳播方式多元化的一些看法。
新聞媒體;多元化;融媒時代;網絡
隨著我國經濟建設的快速發展,融媒時代也隨之而來,新聞媒體逐漸由傳統方式轉變為現代化傳播方式,由單一形式走上多元化路線,針對新聞的傳播方式應該進行綜合運用,并對廣播、網絡、電視等媒體技術進行科學整合。筆者認為,從微觀的角度來分析,新聞媒體的編輯系統應可以通過各種方式來對新聞信息進行傳播與互動;從廣義的角度分析,就是利用網絡科學技術,讓新聞媒體的傳播方式走向多元化。
隨著融媒體時代的到來,自從互聯網技術出現以后,這種技術上的轉變使媒體傳播方式產生了巨大變化。這種傳播方式的革新改變了以往紙質的新聞傳播形式,現在的新聞傳播方式逐漸走向了多元化,隨之而來,我國新聞媒體將面臨全新的挑戰。通過從多媒體技術革新方面入手,借助多元化的傳播方式打造出一個全新的綜合性服務。因此,新聞媒體應從多角度來對新聞傳播方式進行綜合運用,從而更深層次地利用現代化多媒體傳播方式,并逐步提高多元化傳播方式在我國社會中的地位。
由于新聞媒體具有一定的政治性,其是我國上層建筑的主要部分。因此,新聞媒體傳播不僅是政治文明建設的主要手段,也是文化建設的主要內容。新聞媒體不僅要滿足政府的政治需要還要為人民辦好實事,新聞媒體的傳播方式是否能夠真正進行多元化、多角度傳播,直接影響到新聞媒體是否可以更好地服務于社會。融媒體時代所提及更多的為技術上的融合,而媒介的融合是我國研究領域涉及較淺的方面,并且相關理論架構也不夠完善。所以,在新聞傳播方面還應借鑒一些國外的先進技術理念,踏實做好各項基礎工作。
通過對先進的多媒體技術進行科學地應用,正確使用多媒體新聞編輯平臺,是我國多媒體進行新聞傳播的重要方式。由于進行新聞傳播必須有一定的技術支持,那么具有現代化的多媒體新聞編輯系統是十分重要的。該系統可以將收集道德新聞信息進行全面加工,從而得出更為準確、生動的新聞內容。因此,該系統逐漸成為傳播新聞的重要中間環節。
多媒體新聞編輯系統的主要功能以通過編稿庫為主要依據,從中提取相關文字、圖片、視頻等內容,再經過一定的加工形成可以發布的新聞稿件。通過這種方式形成的稿件可以聲情并茂地講訴新聞內容,甚至還可以通過視頻來觀看新聞內容。由此可以想象出,新聞中心可通過一定的發布技術手段,將多媒體信息產品通過互聯網技術、電子郵件、電視、手機等現代通訊手段散布到社會中,為我國提供更全面、多元化的新聞信息內容。與此同時,多媒體可以針對社會各界人士的不同需求提供相應的新聞信息。
在融媒體時代背景下,新聞媒體技術逐漸由傳統的單一模式轉變為多元化模式。隨著新聞傳播方式更新換代的今天,傳統的紙質新聞傳播方式已經無法適應當今社會對新聞信息傳播的需求。眾多傳播方式全面開花,形成一種媒體宣傳的強大勢力。這種多元化的傳播方式吸取了各種傳播方式的優點,傳統媒體正不斷向新媒體方向發展并滲透。在這種形式下,我國各大媒體合理地重組和整合現有資源,從而實現了新聞中心的統一,這種統一使多種媒體新聞傳播方式融合在一起,形成一種集合效應。隨著新聞媒體向著多元化的方向發展,這種多元化的傳播方式必然會產生面向社會的復合性服務。
復合性服務是指以多媒體技術與新規則為前提的面向大眾的服務。由于受眾接受新聞信息的時代已經到來,那么傳統的新聞媒體應順應時代潮流,采取兼容并包的新聞傳播方式,合理整合廣播、電視、互聯網等傳播方式。在綜合運用傳播方式的過程中,對各種傳播方式進行充分比較,使各種傳播方式的優勢充分展現出來。傳統的報紙傳播方式僅僅可以用文字來敘述,廣播可以聽到聲音,電視可以播放畫面、視頻等。而現代的網絡傳播方式則可以利用文字、圖片、聲音、視頻等多種手段準確有效地表達媒體信息。基于這些優點,在充分發揮新聞媒體的整體優勢時,應以建設網絡媒體為基礎,全面整合報紙、廣播、電視等新聞資源,從而有效地加大對我國新聞傳播方式的綜合性運用。
融媒體時代的到來,除了應該在理念上不斷創新以外,其最重要的革新是媒體之間的界限由清新變得模糊。傳統的媒體只有一種或者兩種以上的傳播方式,而現代新聞方式逐漸趨向多元化,通過開放性的多媒體使各國文化得以充分交流,通過網站、電視、廣播等媒體的融會貫通,加快新聞的傳播速度,進而更有助于我國培養新型人才,促進我國精神文明建設的發展與壯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