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 輝
(作者單位:山西傳媒學院)
探析電視節目主持人肢體語言的作用
薛 輝
(作者單位:山西傳媒學院)
電視傳播都是以聲音和圖像作為信息載體的,這就決定了電視節目主持人不僅要通過有聲語言來傳情達意,還要在電視屏幕上展示自己的形象。由于電視是通過圖像進行傳達的視聽相結合的藝術,所以單純的有聲語言并不足以支撐起一個電視節目主持人的主持活動。在節目進程中,除了主持人聲音的傳達外,呈現給受眾的則多是肢體、動作、眼神等副語言,而肢體語言就像一雙翅膀一樣,對主持人的有聲語言進行補充和輔助,使節目看起來更加豐滿,協助語言使傳達的內容更準確生動。
主持人;肢體語言;作用
在中國電視行業迅猛發展的今天,主持人也在向著人性化的方向發展。在這個發展過程中,電視主持用語可以說發生了較大的變化。它不僅僅是針對電視節目主持中的有聲語言,很大一部分變化則來自于肢體動作等副語言。可以說,肢體語言已經成為電視節目主持語言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有聲語言在交流傳達中具有一定的直向性,就是說有聲語言直接通過聲音向受眾傳達內容,而這種傳達又有很大的時間占用性,即有聲語言的傳達必須建立在一定的時間消耗上,而一個電視節目要求必須有單一的有聲語言(過多的有聲語言會使得節目變得嘈雜無序)和固定的節目時間。所以,有聲語言在電視節目的交流傳達中就不可避免地具有一定的局限性,這種局限性簡單來說就是在固定的節目時間里,主持人所能通過有聲語言傳達的內容是有限的。在在飛速發展的當下,高信息容量是大勢所趨,有聲語言要想在其局限性中最大限度地提高信息含量,就必須依靠肢體語言的輔助。有時候,并不需要主持人喋喋不休的話語來進行表述,一個簡單的肢體語言就可以囊括所有。同時,肢體語言可以與有聲語言同時進行,對有聲語言進行生動地解釋說明,這樣就能夠使主持人的話變得更加簡潔而不用擔心表意不清。另外,肢體語言還可以解決一些有聲語言的“難點”,有時候一些內容不宜用言語表達或難以直接表達,肢體語言就可以憑借其可視性、模糊性來達到一些特殊的語境效果。
在人與人的交流過程中,情感交流首當其沖。同樣,在電視節目主持中,與受眾的情感進行交流的一個主要手段就是肢體語言。情感交流在電視節目主持中是一個重頭戲,所以情感信息的傳遞方式就顯得尤為重要。電視節目主持中的有聲語言要求貼近于生活語言,要求親切自然,它不同于朗誦等其他藝術形式,無法像朗誦那樣通過聲音的跌宕起伏等來傳遞情感。所以,肢體語言在傳達情感信息上甚至扮演著比有聲語言更為重要的角色。雖然在電視節目主持中,主持人不可能像生活中那樣使用如此強烈的肢體動作來表達情感,但是即便是一些細小的、輕微的肢體動作也能透出相對強烈的情感信號,也能被廣大受眾感覺到。比如,鳳凰衛視《魯豫有約》的節目主持人魯豫,在傾聽嘉賓的敘述時,身體前傾,時而點頭,時而表現出難以置信的表情,又或者時而露出笑容,這些其實都是一些非常普通的、細微的肢體動作。我們通過這些肢體動作就可以感覺到主持人所透露出來的情感信息——覺得嘉賓的故事非常吸引人,非常喜歡,非常愿意聽等;她的每一個眼神、笑容,都能夠很真切地讓人感受到溫和;看她的節目,非常舒服,可以說是一種愜意,有一種自然的感覺,而這種感覺更多的是通過肢體語言傳達給我們的。
正因為肢體語言在電視節目主持中所傳達的這些強烈的情感信息為電視節目注入了更多的情感因素,才使電視節目更加貼近受眾,深入受眾。只有把握住受眾的情感方向,才能緊緊抓住受眾的心。
當今是一個講求個性的時代,電視也不例外。推陳出新,突出個性成為許多電視臺改革腳步中的第一步,要想讓一個電視節目深入人心,就要求它有自己的個性和節目的個性。而單單在節目的畫面上、內容上突出個性新穎是不夠的,作為電視節目操控者的主持人更應該有自己的個性,有能夠讓受眾感興趣并記住自己的獨特的地方,它可能是一句標志性的話,但更多的可能是一個標志性的動作。
比如,主持人李詠。觀眾認識他、喜歡他應該是從《幸運52》開始的,在節目中他的“接下來進入第二關XXXX!”然后,緊接一個拳頭型的手勢,展現了他獨有的個性。可能單單一句話不能引起觀眾的興趣,但是加上這個拳頭,卻能為節目增加別樣的色彩,令觀眾記憶猶新。這些肢體語言成功地在節目中顯現出來,而節目也因為這一個手勢、一個動作而深受廣大觀眾的喜愛。
通過簡單的肢體語言來突出主持人自己和節目的個性,是一個非常簡便卻極其有效的方法。要想節目出新,要想節目在激烈的競爭中能夠占據一席之地,必須突出個性元素,而恰當的肢體語言運用,必定會為節目的推陳出新、主持人的個性塑造而添光加彩。
總之,肢體語言在電視節目主持中是至關重要的。它在節目中是各不相同又復雜多變的,需要節目主持人對它在熟悉掌握的基礎上進行靈活運用,而這些都是建立在廣博知識、豐富閱歷、縝密思惟的基礎上得以實現的。對于肢體語言的運用,要在平常的工作學習中逐漸積累,逐漸把握住它的使用和變化規律,遵循大方、正氣、獨具風格、自然得體的原則。
[1]陳京生.電視播音與主持[M].北京:北京廣播學院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