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 虹
(吉林人民廣播電臺,吉林 長春 130000)
新聞傳媒意識形態操縱功能及其發揮
郭 虹
(吉林人民廣播電臺,吉林 長春 130000)
意識形態作為階級社會的產物,任何統治階級與執政黨都無法超越意識形態而獨立存在,意識形態操縱的效果直接關系著國家執政效果,本文從新聞傳媒的意識形態操縱功能入手,對意識形態功能的發揮進行了探討。
新聞傳媒;意識形態;操縱功能;發揮
新聞傳媒本身具有“階級性”特征,屬于意識形態范疇之內,具有意識形態操縱功能,作為意識形態國家機器的一種,是統治階級或執政黨進行社會控制的重要領域。新聞傳媒本身作為大眾傳媒的發聲機構,可以通過宣傳手段使統治階級的意識轉變為社會成員的普遍意識,從而提升意識形態操縱的效果,提升統治階級的執政效果。因此,對新聞傳媒意識形態操縱功能及其發揮進行研究具有一定的現實意義。
意識形態操縱是通過對人的行為模式甚至心理狀態編制程序,從而對人的精神、心理結構進行影響的社會控制方法,是運用一種熟練的技巧對被操縱對象進行潛移默化的影響,目的就是制造出操縱者所需要的行為。[1]新聞傳媒作為一種意識形態國家機器,具有“階級性”的特征,代表著統治階級或執政黨的利益,成為統治階級的喉舌。同時新聞傳媒由于其信息傳播的特殊性,可以“制造”新聞,利用特殊的新聞語言構建虛假的現實。
(1)新聞傳媒的語義操縱。1)詞義與概念的轉換。在新聞傳媒報道中,通過改變語言環境,可以將同樣的詞語進行差異性的排列組合,組成完全不同的新聞報道,新聞傳媒對詞義與概念的變化是意識形態操縱的重要手段。在變換詞義與概念時可以通過尋找相似詞,在所指事物范圍內挑選相似詞匯整合語言結構,對社會成員的普遍意識進行潛移默化的影響。2)簡化與模式化。新聞傳媒與其他文化類型不同,主要面向社會大眾,因此新聞傳媒不僅對新聞報道存在著簡化要求,而且也限制了新聞報道的獨創性。在新聞傳播過程中,受眾容易被簡化了的復雜問題所吸引,表達的內容也容易被受眾所接受。新聞傳媒在傳播信息的過程中以其模式化的思考模式模糊了受眾的語義準則,左右著社會意識形態。3)肯定與重復。新聞傳媒在傳播信息時往往運用簡短且肯定的形式將統治階級的意識形態傳遞給受眾,具有一定命令性與指令性。新聞傳媒對社會意識形態的操縱集中體現在肯定與重復著兩個主導因素中,從引導思維延伸到引導受眾社會行為的層面上。肯定與重復以一種固定范式在受眾的思維意識中灌輸統治階級意識形態,將受眾的理性判斷降到最低限度,從而引導受眾的邏輯思考模式。4)轟動效應。在新聞傳播過程中,新聞媒介還會應用轟動效應手法,將信息分解成片段,使受眾無法掌握新聞事實的真實面貌,難以了解完整的新聞過程。轟動效應是一種技術,它的運用集中體現在新聞媒介的議程設置功能上,新聞媒介若想加強受眾對某一個社會事實的關注度,可以利用“連續轟炸”提高受眾接受意識形態的速度,降低其批判認識能力。5)分解與快捷性。新聞傳媒在報道過程中將完整問題分解為諸多片段,從而干預受眾思考的完整性,這不僅是簡化的重要手段,也是轟動效應的集中體現。新聞報道可以利用破壞問題的完整性的形式,有效地降低受眾的關注度,同時新聞傳媒可以對新聞信息進行選擇性發布。同時新聞傳媒強調的及時性會營造出一種虛假的快捷性,從而引導社會輿論走向,使社會話題存處于假象時間內。[2]
(2)新聞傳媒的日常操縱。1)篩選事實。新聞傳媒對于意識形態的操縱主要體現在對新聞事實的篩選,對新聞信息的進行有目的的供應。在新聞傳播過程中,新聞傳媒利用心理范式喚起受眾的主要訴求,利用新聞傳媒特有的思維結構設計出多樣性的看法,決定信息流的結構。在這種信息篩選的信息結構下,大部分受眾都受到了意識形態的干預,新聞傳媒利用對新聞事實的篩選,把握著社會輿論的走向,提出一個熱點問題或者消除一個熱點問題都是可能的。2)“形成群體”作用。新聞傳媒主要通過統一信息流結構,將受眾的思想注入統一的標準模型,將受眾的思維模式公式化,并保證一個區域內的每一個個體都與制定的模型相吻合。新聞傳媒“形成群體”作用由地區出發逐漸覆蓋至世界范圍,影響那些不以批判態度接受信息受眾的意識形態。3)公開的謊言。新聞傳媒的現場直播可以使受眾在獲取信息時候體會到相當程度的現場感,從而增進對新聞事實的信任,消除心理疑慮。然而恰恰是這一看似真實的現場直播階段,卻很容易捏造新聞謊言,左右社會輿論。在新聞報道過程中,新聞傳媒往往利用搭建拍攝場景、按劇本進行表演等方式,播放出看似真實的假象。4)建立統一的重要觀點。在新聞傳播的過程中,新聞傳媒往往會對統治階級的意識形態進行統一的報道,在實現新聞報道統一性的基礎上,營造新聞報道多樣化的假象,消除統一的重要觀點的外界影響因素。5)“抓住”受眾。“抓住”受眾是新聞傳媒進行意識形態操縱的重要手段之一。新聞傳媒在新聞報道發布之前,通過一系列手段將受眾的注意力吸引到即將發布的新聞內容上,通過引導社會輿論造成新聞傳媒根據受眾新聞訴求進行報道的假象,從而消除受眾的心理防備、獲取受眾信任。6)利用科學權威性。新聞傳媒在新聞報道過程中經常利用科學權威性提升意識形態操縱的效果。現階段大多數意識形態都依附于科學,甚至構成科學的基礎。當意識形態按照科學或科學語言塑造起來,或者將客觀的科學形象引入意識形態,可以打破受眾的價值觀,使受眾在面對意識形態操縱時難以實現自我保護。
意識形態操縱作為社會控制的重要手段,對于維護國家的和諧穩定、維護統治階級統治的穩定性都有著重要的意義。因此,統治階級應當利用新聞傳媒意識形態操縱功能,實現社會成員的社會意識觀念與統治階級意識形態的統一。
[1] 馮娜.新聞傳媒意識形態操縱功能及其發揮[D].河南大學,2013.
[2] 何紅連.大眾媒介環境下社會主義意識形態傳播問題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4.
G206.2
A
1674-8883(2015)22-0068-01
郭虹(1981—),女,吉林長春人,本科,初級,吉林人民廣播電臺主持人、制作人,研究方向:新聞傳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