邸明明,陳書閣,石富銘,張 爽
(北京市大興區人民醫院神經內科二病區,北京 大興 102600)
分水嶺缺血性腦卒中(CWI)為腦梗死的一特殊類型,其主要的發病原因為血流動力學障礙,顱內外大血管閉塞或狹窄為其常見合并癥之一[1]。臨床上大部分CWI患者癥狀體征較輕,治療和預后較好,但CWI的致殘率和復發率高,對患者的健康造成較大的影響[2],如何控制患者的復發率至關重要,本研究,通過探究分水嶺缺血性腦卒中患者復發的影響因素,通過對其危險因素進行干預,為臨床降低分水嶺缺血性腦卒中患者復發率提供臨床依據。
1.1 一般資料:選取2012年8月至2014年8月我院收治的分水嶺缺血性腦卒中患者100例,其中男50例,女50例。排除存在潛在心源性栓子、對側大腦中動脈(MCA)或頸內動脈(ICA)狹窄率或其他顱內大血管狹窄率≥50%、有高凝血傾向的血管炎癥性疾病等患者。
1.2 研究方法
1.2.1 分組:根據患者是否復發分為復發組(n=30)和非復發組(n=70)。
1.2.2 所有患者入院后收集其臨床資料和均行CT檢查、CT血管造影檢查(CTA)、MRI檢查、腦血管造影檢查(DSA),評價患者腦血管狹窄程度[3](狹窄程度>99%為閉塞;70%≥狹窄程度≥99%為重度狹窄;50%≥狹窄程度≥69%為中度狹窄;狹窄程度<50%為輕度狹窄;無狹窄為正常)、頸動脈超聲檢查(評價斑塊:于頸總動脈遠端距分叉2.0cm處后壁測量中膜厚度,增厚為>1mm,斑塊形成為>1.3mm,根據斑塊的性質又分為不穩定板塊和穩定斑塊);隨訪觀察患者是否出現腦梗死復發,隨訪時間為1個月,診斷標準為:原發神經系統癥狀、體征加重,MR-DWI檢查證實有新發梗死或NIHSS評分增加≥4分。排除出血轉化、腦水腫、并發癥等原因。
1.3 評價指標:包括患者的年齡、性別、吸煙史、合并高脂血癥、合并糖尿病、收縮壓、舒張壓、腦血管狹窄、斑塊性質、積極降壓治療、溶栓治療、擴容治療、植入支架、他汀治療情況等。
1.4 統計學方法:將本組研究涉及數字錄入SPSS13.0行數據分析,分水嶺缺血性腦卒中患者復發的單因素分析采用χ2檢驗,分水嶺缺血性腦卒中患者復發的多因素分析采用多元逐步非條件Logistic回歸分析,以患者是否發生復發作為因變量,自變量為各影響因素。規定引入水平為 0.05,剔除水平為 0.10,P<0.05 為差異存統計學意義。多因素分析賦值表見表1。

表1 多因素分析賦值
2.1 分水嶺缺血性腦卒中患者復發的單因素分析:單因素分析發現,收縮壓≥140mmHg、腦血管狹窄≥90%、斑塊性質不穩定、積極降壓治療、無擴容治療、無植入支架的分水嶺缺血性腦卒中患者復發率較高,χ2檢驗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分水嶺缺血性腦卒中患者復發單因素分析

注:* 卡方檢驗 P<0.05
2.2 分水嶺缺血性腦卒中患者復發的多因素分析:多因素分析發現,腦血管狹窄≥90%(OR=5.960,95%CI=1.985~12.896)、斑塊性質不穩定(OR=4.614,95%CI=1.415~11.043)、積極降壓治療(OR=3.377,95%CI=1.303~8.754)是分水嶺缺血性腦卒中患者復發的危險因素。見表3。

表3 分水嶺缺血性腦卒中患者復發的多因素分析
本研究通過對100例分水嶺缺血性腦卒中患者進行隨訪一個月,其中30例患者出現復發,復發率為30%。而以往研究表明,腦梗死患者一個月的復發率為4%左右[4],表明其他類型的腦梗死的復發率明顯低于分水嶺缺血性腦卒中。臨床上大多數醫生對CWI的高復發率不夠重視,也對其發病機制等的認識不足。
3.1 腦血管狹窄≥90%是分水嶺缺血性腦卒中患者復發的危險因素:當患者的顱內外大血管為閉塞或狹窄后,患者的大腦血流動力學將發生改變,若病變血管所供應的腦組織部位的側支循環較多,則可較好地維持該部分腦組織的血流灌注,若側支循環不足時,則可引起該部分腦組織缺血梗死,可引發分水嶺缺血性腦卒中的發生[5]。本研究中,腦血管狹窄≥90%的分水嶺缺血性腦卒中患者復發率較高(P<0.05),腦血管嚴重狹窄或閉塞,可導致狹窄血管遠端的腦供應區血灌注量下降,加重該部分腦組織缺氧和血流動力學紊亂等,容易引發分水嶺缺血性腦卒中的復發。
3.2 斑塊性質不穩定是分水嶺缺血性腦卒中患者復發的危險因素:微栓塞為誘發分水嶺缺血性腦卒中發生的因素之一,當斑塊形成時,可在動脈應力增高和高速血流沖擊下發生破裂,富含的脂質構成微血栓,于腦血管中發生栓塞造成栓塞血管遠端腦供應區缺血梗死[6]。微栓塞和血流動力學起協同作用共同參與分水嶺缺血性腦卒中的發生發展。一方面微栓塞可造成低灌注的嚴重程度,另一方面,可降低清除栓子的能力,構成惡性循環[7]。CWI患者頸總動脈斑塊形成并且其斑塊不穩定時,易發生斑塊破裂直至溢出,導致腦血管發生栓塞和炎癥,進而易導致CWI復發。
3.3 積極降壓治療是分水嶺缺血性腦卒中患者復發的危險因素:積極降壓治療可導致患者的血壓降低較快,可加重降低水嶺區的血灌注和降低栓子的清除。有研究表明,分水嶺缺血性腦卒中患者的血壓過低或過高均可降低患者的治療療效和預后。低血壓還可造成患者休克等發生,可嚴重影響患者的病情。因此,積極降壓治療不利于分水嶺缺血性腦卒中患者的預后,可提高分水嶺缺血性腦卒中患者復發率。
[1] 殷萍,魏亞芬.分水嶺缺血性腦卒中患者復發的危險因素分析[J].中國綜合臨床,2013,29(11):1185~1188.
[2] 侯書敏,張東,黨國義.腦梗死臨床治療研究進展[J].河北醫學,2012,18(12):1799~1801.
[3] 白亮亭,鐘平.進展性缺血性腦卒中相關危險因素分析[J].中華全科醫學,2013,5(2):15~17.
[4] 楊勇,于臨源.分水嶺缺血性腦卒中行介入治療的臨床療效觀察[J].中國醫藥指南,2013,11(32):144~145.
[5] Tsivgoulis G,Bogiatzi C,Heliopoulos I,et al.Low anklebrachial index predicts early risk of recurrent stroke in patients with acute cerebral ischemia[J].Atherosclerosis,2012,220(2):407~412.
[6] 朱艷玲.75例腦分水嶺梗死的病因,分型研究及治療分析[J].中國醫藥指南,2013,11(8):173~175.
[7] 祁秀麗,張偉偉.52例腦分水嶺梗死的治療體會[J].中國實用醫藥,2014,11(2):105~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