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佳
中國A民銀行副行長潘功勝在2015青島·中國財富論壇上指出:“試驗區建設開局良好,已經開始形成良好的市場聚集效應和氛圍,遠遠好于我們在方案設計之初階段的預期。”
中國經濟總量已躍居全球第二,快速積累的社會財富產生了旺盛的財富管理需求,而作為區域經濟中心城市和沿海開放城市的青島,因自身堅實的經濟基礎、完善的金融體系、優越的自然環境,爭創和建設財富管理金融綜合改革試驗區。
2014年2月,國務院批復《青島市財富管理金融綜合改革試驗區總體方案》,青島市成為以財富管理為主題的金融綜合改革試驗區。
“每個試驗區都承擔著不同的功能,那么青島的財富管理金融綜合改革試驗區,突出的就是財富管理對外功能。”青島市金融辦主任白光昭接收采訪時表示:“經過近40年改革開放的發展,國家富了起來,老百姓的腰包也鼓起來了。在這種情況下,整個財富管理就提上了議程。我們也注意到最近國務院又有一些新的金融改革試驗區,政府和金融機構都要積極應對現在金融財富管理的新形勢,青島市委市政府決策,要爭創全國的財富管理中心城市!”
多項創新試點政策率先實施
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潘功勝在2015青島·中國財富論壇上指出:“試驗區建設開局良好,已經開始形成良好的市場聚集效應和氛圍,遠遠好于我們在方案設計之初階段的預期。”
在財富管理政策改革創新方面,合格境內有限合伙人(QDLP)、合格境外有限合伙人(QFLP)等跨境投融資創新政策在青島率先突破,在全國首次將QDLP境外投資范圍拓展到境外一級市場投資并購和有監管的大宗商品交易市場。目前,7家合格境內外有限合伙人(QDLP/QFLP)基金進入批籌階段。
今年6月,青島成為全國首個允許境內企業從韓國銀行機構借入人民幣資金的試點地區。
跨境人民幣貸款業務是指境內企業可從境外銀行機構直接借入人民幣資金用于境內生產經營。按照目前政策規定,中資企業借用外債需單獨申請外債指標,很難獲得境外融資。此次青島獲批跨境人民幣貸款試點,為我市企業借用境外低成本人民幣資金打開了政策通道。
記者從人民銀行青島市中心支行獲悉,截止到2015年11月,有24家企業獲得韓國銀行機構發放的跨境人民幣業務達25億元,實際匯入提款21億元,在同批試點城市中(廣州、珠海、廈門、泉州、昆山)居首位,平均貸款利率3.9%,可為企業節約財務費用近5000萬元。不僅有效拓寬了企業融資渠道,降低融資成本,促進青島市對韓貿易投資便利化,深化中韓金融合作,而且形成跨境人民幣貸款的“青島經驗”將推廣至全省。
而隨著外商投資企業資本金意愿結匯、直接投資外匯登記下放銀行辦理、跨國企業集團人民幣集中運營管理、跨國公司外匯資金集中運營管理、青島保稅港區貿易項下前置美元保證金制度等創新政策順利實施,為青島市實體經濟發展和境內外投融資便利化提供了更加有力的政策支持。
財富管理特色機構相繼落地
今年以來,在市委、市政府正確領導和各方面的大力支持下,試驗區圍繞政策爭取、項目引進、交流合作、平臺搭建、宣傳推介等關鍵環節加大工作力度,取得積極進展。
重點財富管理項目跟蹤調度工作機制建立,加大與各類金融機構及財富管理機構總部的溝通對接,各類特色財富管理機構呈現加速聚集態勢。
伴隨著工商銀行瑞華國銀投資管理公司落戶青島,多家大型金融機構達成將財富管理相關子公司落戶青島的意向。
8月28日,浦發銀行私人銀行青島分部成立,作為銀行機構總部在青島設立的第11家私人銀行。浦發銀行私人銀行緊緊圍繞著家庭財富管理與企業傳承發展,打造以資產管理和顧問咨詢為核心的個性化、“管家式”的服務,為可管理資產超過人民幣800萬元的高凈值個人客戶和家族提供專屬服務。
青島市金融辦提供的數據表明,截至2015年上半年,全市私人銀行管理資產總額達618.1億元,上半年新增管理資產額111億元,比年初增長21.9%;管理客戶數達6030人,比年初增長15%。市金融辦負責人表示,圍繞財富管理新型業態率先開展了工商登記注冊試點,特色化、專業化財富管理機構提供發展平臺,凸顯了試驗區先行先試的“試驗田”功能。
重點金融合作項目深入推進
境內合作方面,圍繞財富管理密集開展專業化定向招商推介活動50余次。市政府與光大銀行、工商銀行等金融機構總部簽署支持試驗區建設戰略合作協議,圍繞財富管理資金、機構、市場等資源聚集達成數十項合作意向。市政府與中國金融四十人論壇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雙方在青島建設中國金融四十人學院、研究院和基金會3個全國非營利性法人機構,開展專業人才培養和高端研討活動,打造“國內領先,國際一流”的金融商學院。與中國人民大學合作,培養財富管理專業碩士研究生。與上海財經大學合作建設的青島財富管理研究院正式運營并于10月份開始招生。山東大學財富管理風險控制實驗室即將掛牌。
境外合作方面,舉辦了山東(青島)——新加坡財富管理與金融合作圓桌會議、青島——英國財富管理發展交流會、青島——釜山金融合作圓桌會議等主題交流活動,面向英國、意大利、以色列、新加坡、日本、韓國和我國香港等國際財富管理中心開展多次專題推介,并與當地政府部門以及國際金融機構總部建立了長效合作機制,為引入境外財富管理資源搭建了平臺。意大利聯合圣保羅財富管理公司等境外知名財富管理機構進入落戶籌備階段。
財富管理要素平臺啟動建設
青島國際海洋產權交易中心于5月4日獲得市政府批復,目前已實現掛牌交易1245萬元;海爾聯合商業信用資產交易中心正在加緊開業準備;青島國富金融資產交易中心、市場登記清算中心、青島軟件和信息服務交易中心、青島藝術品交易中心已經市政府研究并批準籌建。青島衍生品交易中心、萬通殼重組,設立合資證券公司、小微證券公司及期貨公司引進等各項工作都在穩步推進之中。青島藍海股權交易中心在國內同業中推出首單財富管理交易產品,掛牌企業223家,展示企業1400多家,累計實現融資23.4億元。
為支持青島市基金業集聚發展,2015年7月31日,市政府辦公廳印發《關于加快基金業集聚發展的意見》,同時,青島市借鑒境內外基金業集聚發展的成功經驗,加快資本大廈、PE中心、財富匯、基金家園、財富島、基金園區等載體建設,加快引進PE、VC和各類金融機構集聚發展,已聚集各類基金超過100支,打造財富管理新亮點。
2015年6月,中國投資基金業協會夏季論壇之后,相關區市分別與160多家基金對接,工銀瑞信、南方基金、天弘基金、中融基金等24家國內知名基金公司已達成合作設立基金機構的意向。截至9月底,在工商注冊的經營范圍中包含股權投資(風險投資、創業投資、產業投資)的企業有300多家,注冊資本近500億元。推動成立青島財富管理基金業協會,積極探索基金與證券、銀行的跨界合作金融創新試點,財富管理多層次市場功能不斷完善。
金融資本市場蓬勃發展
2015年,資本市場堅持以財富管理為主線,以多層次資本市場建設為重點,全市企業上市、新三板掛牌、藍海股權交易中心、金融市場建設、基金業集聚發展等方面取得全面發展。2015年新增上市公司5家,培育重點擬上市企業80家。
截至目前,全市共有境內外上市企業40家,發行股票43只,企業通過上市累計融資529億元。新三板企業掛牌勢頭良好,目前已達40家,另有18家企業正在股轉系統排隊待審,培育重點擬掛牌企業90家,累計融資9.3億元。藍海掛牌企業已達到269家,展示企業1409家,實現多元化融資27.49億元,為全市中小微企業搭建了提供融資服務的綜合性融資平臺。
小額貸款行業整體實力也在不斷加強,今年全市新設小額貸款公司6家,新增行業注冊資本金18億余元。全市小貸行業1-9月份涉農貸款累計15億余元、余額21億元,小微企業貸款累計約58.00億元、余額48億元。
未來,青島將積極種好中國財富管理改革創新的“試驗田”,并最終把青島建設成為面向國際的財富管理中心城市。在這一過程中,也將切實帶動青島經濟的轉型升級,為經濟發展和社會民生帶來實實在在的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