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雪晴,陳曉華 YAN Xue-qing,CHEN Xiao-hua
(1.廣東理工學院 經濟管理學院,廣東 肇慶 526100;2.廣州現代信息工程職業技術學院,廣東 廣州 510663)
(1.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Guangdong Polytechnic College,Zhaoqing 526100,China;2.Guangzhou Modern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College,Guangzhou 510663,China)
科學技術的日益進步與快速發展,推動和加速區域產業轉型升級。位于我國沿海的珠三角地區,其產業轉型升級和優化,客觀上為高職院校物流人才的培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產業轉型升級背景下,從現代學徒制的視角,高職院校如何培養適應社會發展的物流人才,成為目前廣東省高職院校物流專業教育教學工作亟待解決的重要課題。因此,研究產業轉型升級背景下的高職院校物流人才培養及其社會適應問題,具有重要理論意義與現實意義。關于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模式,國外學者進行了比較深入的研究[1-6]。在國內,我國學者對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模式也進行了有益的探索與研究[7-10]。近年來,英國、德國、瑞士、美國、加拿大等歐美國家對現代學徒制這種現代人才培養模式日益重視,我國政府部門、企業和高職院校對現代學徒制進行初步嘗試。本文以珠三角地區的東莞、廣州和中山三個城市新生代農民工為研究對象,通過對其職業教育的調查分析,剖析新生代農民工物流人才培養現狀及存在的問題,并從現代學徒制的視角提出膚淺的對策與建議。
本文主要采用實地調查、實證研究方法,并結合文獻分析、定性研究方法。具體研究程序分三個階段進行。
首先,調查問卷的設計與編制。通過對國內外相關文獻資料的查閱和綜述,找物流行業相關單位和人員訪談,了解新生代農民工職業教育培訓的參與程度、滿意度及其社會適應狀況,從培訓態度、內容、目的、期望及融入城市社會等方面設計調查問卷。通過預測,修改與完善調查問卷,然后定稿。
其次,發放調查問卷,訪談個案。課題組于2014年8月17日至9月10日對東莞、廣州、中山三個城市的新生代農民工職業教育和社會適應狀況進行調查。采用分層抽樣方法,抽取分布于東莞、廣州、中山三個城市的機場貨運站、港口碼頭、集裝箱堆場、車站、倉庫、物流公司、貨代公司、快遞公司、配送中心等150家用人單位部分新生代農民工為調查對象。共發放調查問卷1 500份,收回1 500份,其中有效問卷1 480份,有效率占98.7%。在問卷調查的基礎上,找個別新生代農民工進行深入訪談,深入了解他們對職業教育培訓和融入城市社會的想法、建議及要求。
最后,資料整理與統計分析。利用SPSS19.0統計軟件對回收的有效問卷進行處理。
本文主要考察新生代農民工年齡、性別、婚姻狀況、文化程度、職業技能等級、收入等基本情況,重點就新生代農民工職業教育培訓狀況及社會適應性進行問卷調查和訪談。
通過計算克隆巴赫系數(Cronbach's alpha),其值為0.85,說明該調查問卷具有較高的信度。在所有被調查的新生代農民工中,小學、初中、高中、大學學歷分別占11.8%、41.5%、43%、3.7%。從新生代農民工接受職業教育的渠道來看,45%的農民工接受用人單位組織的職業教育培訓,20%農民工接受政府部門組織的免費職業教育培訓,25%農民工選擇高職院校接受職業教育培訓,只有10%的農民工自己花錢去培訓機構接受培訓。在1 480份有效調查問卷中,選擇高職院校接受職業教育培訓的新生代農民工有370人。下面利用SPSS19.0統計軟件對370名接受高職院校職業教育培訓的調查數據進行統計分析,得出統計表如表1所示。

表1 新生代農民工接受職業教育培訓時間
從表1看出,新生代農民工接受物流職業培訓花費的時間,其中1~6個月的人數約占53%, 12個月以上的人數約占16%,這說明新生代農民工接受職業教育培訓時間大多較短。

表2 新生代農民工對現有職業教育培訓的評價
由表2得知,大約51%的農民工對目前物流職業教育培訓不滿意,約24%的農民工對目前物流職業教育培訓基本滿意,約8%的農民工對目前物流職業教育培訓非常滿意。

表3 新生代農民工參加職業教育培訓的目的
從表3可以看出,大約55%的農民工參加物流職業教育培訓的目的是為了獲得職業技能,表明一半以上農民工看重職業技能對崗位工作的重要性。

表4 新生代農民工參加職業教育培訓后崗位適應性
由表4可知,約46%的農民工培訓后對崗位不適應,約33%的農民工培訓后對崗位表現出一般適應,約8%的農民工培訓后對崗位表現出完全適應。

表5 新生代農民工參加職業教育培訓的主要影響因素
由表5得知,在影響新生代農民工參加物流職業教育培訓主要的因素中,培訓不規范因素約占33%,培訓內容沒有針對性因素約占35%。
上述統計結果表明:目前,東莞、廣州、中山三市的高職院校新生代農民工物流職業教育培訓效果不令人滿意,培訓不規范,培訓內容實用性不強,難以適應崗位的發展需要,特別是難以適應產業轉型升級對物流人才的要求。究其原因,主要是東莞、廣州、中山的高職院校人才培養模式不能適應產業轉型升級對物流崗位的新要求,主要體現在:針對新生代農民工這一社會群體的物流人才培養方案定位不清晰、培養目標不明確,物流人才培養課程體系和實踐教學體系滯后,高職院校物流人才培養教學管理體制與用人單位對接力度不夠。
根據上述分析,本文嘗試從現代學徒制的研究路向,提出珠三角地區高職院校在培養物流人才方面如何適應社會發展需要的對策與建議。現代學徒制是指學校和企業建立產教融合機制,由學校教師和企業師傅共同傳授學生專業知識、技能,以技能培養為主的現代人才培養模式。鑒于珠三角地區新生代農民工職業教育實際情況,現從以下幾個方面探討現代學徒制視野下高職院校物流人才的培養路徑。
現代學徒制視野下的物流人才培養,就是要與產業轉型升級和物流行業生產實際需要相適應,針對物流行業的工作屬性及崗位需要,有計劃、有目的培養珠三角地區急需的合格物流人才。物流行業牽涉面廣,涉及農業、工業、第三產業等領域。因此,培養適應產業轉型升級的物流人才,高職院校要與物流企業和生產企業、商業企業物流部門密切對接,共同協商,制定具有針對性、實用性的物流人才培養方案,凸顯物流人才培養目標。
現代學徒制這種現代人才培養模式,就是要擯棄傳統的純理論教學方式,創新物流理論與實踐操作相結合的教學模式,其關鍵就是構建物流人才培養課程體系和實踐教學體系。高職院校要與企業協同設置物流理論課程和實踐課程,物流課程體系和實踐教學體系的構建應該與物流職業能力和崗位要求相適應,要建立基于產業轉型升級背景下物流職業能力和崗位工作要求的教學模式,實現物流課堂教學與校內外實訓基地、企業實踐教學一體化,提高學生以能力為核心的綜合素質。
創新高職院校物流人才培養模式,必須革新目前高職院校物流教學、頂崗實習的教學管理體制,建立與完善高職院校和企業深度融合機制,企業、學校、政府、行業需要尋求共同的利益訴求點,要逐步建立起政府部門引導、物流行業參與、社會支持、物流企業和高職院校雙主體育人的中國特色現代學徒制,形成與中國特色現代學徒制相適應的物流教學管理和運行機制。企業方面,采取崗前培訓與分工種培訓相結合的方式,崗前培訓旨在讓學生全面了解企業生產運營模式、企業文化和各項規章制度,分工種培訓主要是由1名企業指導老師即師傅攜帶1~3名學徒工在車間進行專業技能指導。學校方面,應加強對學徒工的過程管理,由專職老師帶隊對學生在學徒期間進行跟蹤監管,及時了解學徒工的心理變化,調整學徒工的就業心態,使學徒工畢業后能夠留在企業為企業服務,降低學徒工流失率,節省物流企業的用工成本。
綜上所述,在東莞、廣州、中山三個城市物流行業生產服務一線崗位的新生代農民工群體,人數眾多,從現代學徒制的視角出發,探討如何提高該群體的職業素養、技能水平,關乎三個城市的產業轉型與升級,關乎珠三角高職院校物流人才培養模式的創新。在珠三角地區,建立現代學徒制這種現代人才培養模式,有利于擯棄傳統的職業教育人才培養模式,對提高珠三角地區人才培養質量,為珠三角地區的企業解決企業招工難等難題提供了切實可行的路徑。因此,在產業轉型升級背景下,研究現代學徒制視野下高職院校物流人才培養和社會適應問題,意義重大。
[1] Malcolm Maguire.Modern apprenticeships and employers[J].Journal of Vocational Education&Training,1998,50(2):247-259.
[2] Prue Huddleston.Modern apprentices in college:“something old,something new”[J].Journal of Vocational Education&Training,1998,50(2):277-290.
[3] Jonathan Payne.Reconstructing apprenticeship for the twenty-first century:lessons from Norway and the UK[J].Research Papers in Education,2002,17(3):261-292.
[4] Roy Canning&Iain Lang.Modern apprenticeships in Scotland[J].Journal of Education Policy,2004,19(2):163-177.
[5] John Meredith.Apprenticeship in Canada:where's the crisis?[J].Journal of Vocational Education&Training,2011,63(3):323-344.
[6] Pauline Anderson.Plus c'est la même chose:joinery apprenticeship arrangements in Scotland[J].Journal of Education and Work,2014,27(2):137-160.
[7] 魯婉玉,王洪斌.中國特色的高職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模式構建[J].遼寧高職學報,2013(1):21-24.
[8] 謝俊華.高職院校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模式探討[J].職教論壇,2013(16):24-26.
[9] 關晶,石偉平.現代學徒制與農民工培訓[J].教育發展研究,2013(11):37-40.
[10]朱志紅.高職教育中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模式與實踐探索[J].科技創業月刊,2014(5):117-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