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濤 孫傳群 郭延龍(.上海體育學院經濟管理學院 上海 0048;.上海體育學院體育休閑與藝術學院 上海 0048;.杭州新世紀外國語學校浙江杭州 0006)
杭州市下沙區中學課外體育活動開展現狀的調查研究
廉濤1孫傳群2郭延龍3
(1.上海體育學院經濟管理學院上海200438;2.上海體育學院體育休閑與藝術學院上海200438;3.杭州新世紀外國語學校浙江杭州310006)
摘 要:目前按現狀很多學校在排課方面對課外體育方面認知關鍵的偏見,但實際課外體育活動對于學生的強身健體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也能促使學生養成良好的鍛煉意識,逐漸形成終身體育思想。面對這個情況本文章就杭州市下沙區中學課外體育活動的開展情況進行了調研和分析,旨在了解和掌握該地區中學課外體育活動開展的現狀及存在的問題,總結分析相關的信息,并提出了相應的對策和建議來促進在課外體育活動中已更好的方式來引導學生向良好的終身體育習慣發展。
關鍵詞:杭州中學課外體育活動現狀
課外體育活動是學校體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它與體育教學、運動訓練相輔相成,共同完成學校體育的任務與目的。同時,課外體育活動也是實施素質教育的重要途徑之一,是改善與提高學生體質健康的重要手段1。國家歷來重視學校體育工作,從1978年教育部、國家體委、衛生部聯合下發的《關于加強學校體育、衛生工作的通知》到2012年教育部、發展改革委、財政部、體育總局聯合出臺的《關于進一步加強學校體育工作的若干意見》,各級主管部門在不同的時期都出臺了一些指導政策。因此,文章欲通過對杭州市下沙開發區中學課外體育活動開展現狀的研究,發現其中存在的問題,為指導學生進行課外體育鍛煉方面提出一些參考性意見。
運用文獻資料法、問卷調查法和數理統計法,對杭州市下沙開發區的下沙中學、文海中學、杭州第四中學3所學校的在校中學生進行了問卷調查,每個學校各隨機抽取90名學生發放問卷,共回收270份,回收率100%,有效問卷260份(其中男生111份,女生149份),有效回收率96%。就調查所得數據進行了相關統計與分析。
2.1學生對課外體育活動的認識分析
學生對課外體育活動的認識程度將會深深影響著學生的課外體育活動行為。調研結果顯示,絕大部分中學生對課外體育活動的重要性和興趣度認知較高,其中83.46%的學生認為課外體育活動重要,93.84%的學生對課外體育活動感興趣;就課外體育活動與學習關系的認知,58.46%的學生認為參與課外體育活動不會影響到學習,但有38.46%的學生認為課外體育活動會影響自己的文化學習,其中12.31%的學生認為會嚴重影響。此外,我們就中學生對終身體育的了解程度進行了調查,62.69%的學生對終身體育了解或比較了解,不了解終身體育的學生人數為97人,占比37.31%。終身體育知識和終身體育意識對提高和改善學生體質,提高民族素質都有重要意義,而仍有37.31%的學生還不了解終身體育,這是一個需要引起重視并加以解決問題。
2.2課外體育活動開展的現有狀況分析
2.2.1課外體育活動開展的周次數、持續時間
通過課外體育活動開展周次數的調研發現,63.85%的學生每周參與課外體育活動5次及以上,每周3~4次的有130人,占比30.00%,每周1~2次的有16人,占比6.15%,沒有發現不參與課外體育活動的學生,整體而言,該地區學校課外體育活動的開展情況比較好。而就課外體育活動開展持續時間的調查中發現,活動時間在30~45min學生最多,共計186人,占比71.54%;其次是活動時間在45~60min的,有36人,占比13.85%,有26人活動時間在30min以下,占比10.00%,有12人活動時間在60min以上的,占比4.61%。上述結果表明,杭州下沙區中學課外體育活動的開展狀況比較樂觀,但與教育部中學生體育工作的規定仍存在一定的差距。

表1 影響學生參與課外體育活動的因素(N=260)

表2 學生參與課外體育活動的動機(N=260)

表3 學生參與的體育項目(N=260)
2.2.2影響學生參與課外體育活動的因素
如表1所示,“無人組織領導”“功課忙沒有時間”“技術差并且缺指導”是影響學生參與課外體育活動的最主要原因,可見學生對當前學校課外體育活動開展的方式不是很滿意,學生自身認識上的問題和學校教育方面繁重的課業負擔都嚴重影響到學生的課外體育活動。另外,場地和器材缺乏、體質差和沒有興趣這兩類主客
觀問題也需要引起相關部門的注意。
2.2.3學生參與課外體育活動的動機
表2顯示,學生參與課外體育活動的動機較為多樣,其中,“鍛煉身體”“健美”“應付體育考試”是學生參與課外體育活動最主要動機,由此可見,學生們對體育在上述三個方面的功能和作用認識較深。此外,很多學生也比較看重體育在娛樂身心和促進人與人之間交流方面的作用。值得一提的是,36.54%的學生選擇了為了應付體育考試而參與課余體育活動,應試教育的痕跡依然存在。
2.2.4課外體育活動中學生參與的體育項目
學生參與課外體育活動具有比較大的自主性,其對體育項目的選擇傾向對于學校課外體育活動的組織和教學具有十分重要的參考價值。如表3所示,學生對體育項目的選擇分布較為廣泛,籃球和足球這兩個集體項目最受中學生的歡迎,其次是乒乓球、網球、舞蹈和健美操、慢跑、羽毛球、田徑、排球。另外選擇“其他”的有32人,占比12.31%,而這32人所感興趣的項目也不集中,主要集中于跳繩和飛盤。
(1)繼續深化教育改革。教育部應在全國范圍內開展一項針對教育改革效果的調研活動,以圖認識現狀,發現問題,繼續深化改革。同時,各級政府部門應加強資金投入,改善學校體育運動場地和器材設施以改善學生鍛煉的客觀環境。(2)加強監督。教育部應在教育改革政策的貫徹和落實上加大力度,建立各級考核評價體系,科學組織管理課外體育活動的開展。(3)增強中學生體育健康意識,引導學生樹立終身體育觀念。積極開展形式多樣、貼近中學生實際的宣傳教育活動,增強中學生的體育與健康意識,幫助學生樹立終身體育觀念,將應試教育的影響降到最低,并根據中學生的年齡特點采取有效的措施促進中學生參與課外體育活動。
參考文獻
[1]魏加寶.蘇州市初中學校課外體育活動的現狀與對策研究[D].南京:南京師范大學,2008.
[2]周登嵩.學校體育[M].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2005:23-24.
[3]肖煥禹.日本中學體育運動部的組織活動及啟示[J].北京體育師范學院學報,1999(2):13-17.
[4]程素珍.新課標下高中課外體育活動現狀調查與分析[J].湖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0,30(7):154-155.
[5]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研制組.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解讀[M].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23-27.
[6]范立仁.全國學生參加課外體育活動現狀的研究[J].體育科學,2000(3):7-11.
中圖分類號:G633.9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2813(2015)02(c)-007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