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彩蘭(廣州大學 廣東廣州 510006)
吳川唐祿中學學生體質發育的研究①
鄭彩蘭
(廣州大學廣東廣州510006)
摘 要:目的 對吳川唐祿中學學生的體質發育、生長發育趨勢進行研究,為發育學、體育學、運動員選材、法醫學、營養學、人類學、運動人體科學提供基礎的資料。方法 采用邵象清的《人體測量手冊》,按《2000年全國學生體質健康狀況調查研究實施方案》對唐祿中學在校260位中學生的身高、體重、血壓、單腳直立、1 min仰臥起坐等項目進行測試和統計分析。結果 獲得了各項指標的數據,并對學生的身體形態、身體機能、及身體素質進行分析評價。結論 吳川唐祿中學學生的身高、體重、血壓、單腳直立、1 min仰臥起坐等項目指標結果偏低,體質健康較差,應加強營養及鍛煉。
關鍵詞:中學生身高體質發育吳川唐祿中學
體質是指人體的質量。它反映著人體生命活動的質量水平,也反映著身體運動能力的水平[1]。體質健康是學校素質教育的重要目標,體質測試作為一個國家了解國民體質狀況及未來國家發展的重要項目,無論對體質研究本身還是作為社會發展評價中的一方面,都具有研究和應用價值,也是我國國民體質監測發展的必然趨勢。
青少年是一個國家的后備力量,關系著國家未來的發展,而其健康程度是作為衡量國家綜合國力的重要指標之一,更應值得我們去重視。增強青少年的體質,是每個青少年健康成長的基本條件,關系到千家萬戶的幸福,關系到民族的未來和國家的競爭力[2]。
二戰后的日本青少年因為日本經濟的騰飛,國民收入提高,加之政府興建了大量的免費公共體育設施,出現學者稱之為青少年生長發育、體質水平連續增長多年的奇跡[3]。我國的教育部門也是重視學生的體質發展的,然而,多項調查表明,1985—2010年,我國城市青少年身體素質下降明顯,其中,城市青少年兒童耐力素質下降更明顯。面對這一實際問題,我們旨在通過對吳川唐祿中學學生體質健康狀況進行調查分析,掌握吳川中學生體質發展狀況和變化趨勢,對學生的形態、機能發育、身體素質的水平作出及時的評價,以揭示吳川地區中學生體質健康的狀況、特點,為進一步改善學校體育衛生工作和當前中學體育課程改革的實施提供科學依據,也關系到下一代的健康成長,有利于國民素質的提高。為制定吳川學校體育衛生發展規劃和吳川衛生發展規劃、營養保健等提供科學參考數據。進而促進中學體育教學更好地開展,增強中學生的體質,為我國社會建設和發展培養出合格的接班人。
1.1研究對象
吳川唐祿中學在校260名中學生為研究對象。
1.2研究方法
對吳川唐祿中學在校中學生的身高、體重、血壓、單腳直立、1 min仰臥起坐等項目進行測試和統計分析。共260人,其中男120例,女140例,年齡:13~16歲(初一至初三)。
2.1唐祿中學學生身體形態指標
唐祿中學學生身體形態指標(見表1所示)。
2.2唐祿中學學生身體機能指標
唐祿中學學生身體機能指標(見表2所示)。
2.3粵西中學學生身體素質指標
粵西中學學生身體素質指標(見表3所示)。

表1 唐祿中學學生身體形態指標

表2 唐祿中學學生身體機能指標

表3 唐祿中學學生身體素質指標
3.1身體形態
總的來說吳川唐祿中學學生體重偏輕,發育不佳。身體形態,是對身體的總體表現,包括身體的外形結構、體型、姿勢等[4]。身高是反映兒童、青少年生長發育狀況及人體縱向發育水平的重要指標[5]。而在兒童、青少年時期,身高是及時掌握生長發育狀況的重要手段之一。從表1看出,吳川唐祿中學同一性別之間的最高身高與最低身高之間差別較大:男生最低身高為147 cm,最高身高為174 cm,相差27 cm;女生最低身高為144 cm,最高身高為168 cm,相差24 cm。總體來說,男女生的縱向發展不足。體重是全身重量的總指標,是研究身體發育狀況、體質強弱與健康水平等問題的重要項目,反映了人體營養狀況和肌肉發達程度。由表2可知,男性體重在36~65 kg之間,平均體重為46.17 kg,在男生平均身高為159.76 cm的情況下,體重是偏輕的;女生體重為34~55 kg之間,平均體重為43.94 Kg,在女生平均身高為154.57 cm的情況下,體重也是偏輕的。
3.2身體機能
身體機能是指人的整體及其組成各器官、系統所表現生命活動[6]。血壓指血管內的血液對于單位面積血管壁的側壓力。唐祿中學男生平均收縮壓101.21 mmHg、舒張壓57.76 mmHg,均為正常值;女生的平均血壓收縮壓96.90 mmHg、舒張壓57.79 mmHg;亦是正常血壓;脈搏是心率在體表的一種反映,也是機體的內部反映,它根據人的性別、年齡及身體機能狀態的不同而變化[7]。男生脈搏平均值為每分鐘83.69次,女生平均每分鐘84.76次,平均心率男女均稍高,但仍在正常范圍內。
3.3身體素質
身體素質,通常指的是人體肌肉活動的基本能力,是人體各器官系統的機能在肌肉工作中的綜合反映。一個人身體素質的好壞與遺傳有關,但與后天的營養和體育鍛煉的關系更為密切,通過正確的方法和適當的鍛煉,可以從各個方面提高身體素質水平。從表3可知,男生單腳直立平均值為122.14 s,女生為91.14 s,差值為31 s,說明男女生的平衡素質較好;女生單腳直立最大值286 s,最小值11 s,差值為275 s,說明同性別個體間的差異較大。男生平均每分鐘可完成仰臥起坐31.31個,女生24.50個,說明男生平均肌肉力量比女生的平均肌肉力量強;仰臥起坐女生每分鐘最多完成46個,最少完成10個,差值為36個,說明其個體間的肌肉力量差距較大。
3.4分析與建議
縱向橫向發育不足,說明營養及體育鍛煉不夠。體育鍛煉方面可以通過加強鍛煉,提高骨骼肌的充實度,來提高身體的縱向、橫向發展。其他如心血管功能、心肺功能都不強。其鍛煉方式可以有俯臥撐、持啞鈴肘屈伸、飛鳥展翅、臥推、引體向上等加強橫向發展;而平衡能力可以走獨木橋、體操、舞蹈運動等,其營養要跟上,持之以恒。男女生可在這些科學的指導下在空閑時間選取自己需要的鍛煉方式,其心血管功能、心肺功能素質也得到提高,男女總體素質得到改善。
3.5增強中學生體質的對策與建議
(1)認真貫徹實施《學生體質健康標準》。學校教育要樹立“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促進學生積極地參加體育鍛煉,體育教師要上好每一節體育課,有針對性地選擇鍛煉方式,制訂切實可行的鍛煉計劃,增強學生的體質和提高健康水平。
(2)采取多種形式培養中學生的體育運動意識。學校各部門要相互配合,開展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競賽活動和各運動項目的興趣培訓活動小組,組織學生積極參與,切實保證中學生每天參加1h體育運動,以此培養中學生的終生體育意識。
(3)采取措施對家庭施加影響,轉變家長的觀念和生活方式。家庭的影響因素是中學生體質下降的間接原因,改變中學生體質下降問題,轉變家長的不合理觀念和生活方式尤為重要。
(4)響應國家推廣全民健身運動的號召,倡議各級政府加大對社區體育投入黨的“十七大”明確提出了民生問題,百姓的健康問題是民生問題中的大問題。我國正在全力推進全民健身運動,體育工作者要積極響應號召,獻計獻策搞好普通百姓的健康問題。
要正真改善學生的身體素質,不僅需要國家在中學生健康體育上大力提倡,還應該有更有效的方案實施;同時,學校也應大力宣傳健康體育鍛煉,提高本校健康體育鍛煉的設施,使學生真正參與到健康體育鍛煉中來;真正明白體育鍛煉的益處及作用;真正懂得學會鍛煉。
通過對吳川唐祿中學學生的身高、體重、血壓以及各指標的結果進行統計分析,得出唐祿中學學生的身高、體重、血壓、單腳直立、1 min仰臥起坐等項目數據結果偏低,體質健康較差,應加強營養及鍛煉。
參考文獻
[1]曹炳山.中學生體質健康影響因素的干擾機制研究[J].景德鎮高專學報,2013,28(3):55-56.
[2]教育部,國家體育總局.教育部、國家體育總局關于進一步加強學校體育工作,切實提高學生健康素質的意見(教體藝[2006]5號)[Z].2006-12-20.
[3]李莽.近十年間中學生體質下降的因素分析與對策探討[J].商業文化:學術版,2010,12(10):336-336.
[4]程立娟.體育運動對我國中學生體質影響的meta分析[D].上海師范大學,2013.
[5]余慶,崔靜,安劍群.粵西地區漢族大學生身高與指距的研究[J].局解手術學雜志,2005(4):231-232.
[6]萬有善,王曉宇.中學生體質下降因素分析與對策研究[J].哈爾濱體育學院學報,2008,26(3):140-144.
[7]文蘭穎.脈搏監測法在學校運動訓練中的地位與作用[J].貴州體育科技,2011,7(12):66-67.
作者簡介:①鄭彩蘭(1991,4—),女,漢,廣東韶關人,在讀研究生,研究方向:體育教學。
中圖分類號:G804.4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2813(2015)02(c)-022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