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海燕 楊薇 唐振宇(.黑龍江八一農墾大學軍事體育部 黑龍江大慶 6339;.大連理工大學體育教學部 遼寧大連 604)
黑龍江省2014級大學新生體質健康測試結果的因子分析①
王海燕1楊薇2唐振宇1
(1.黑龍江八一農墾大學軍事體育部黑龍江大慶163319;2.大連理工大學體育教學部遼寧大連116024)
摘 要:理清學生體質健康各項指標內部聯系,對高校體育教學改革及干預學生體質發展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運用儀器測量法、數理統計法等研究方法,對黑龍江省部分高校2014級大學新生的體質健康各項指標的測試結果進行了因子分析,研究結果顯示,學生身體機能與身體素質繼續呈下降趨勢;男生共提取了兩項公因子,女生共提取了三項公因子;男生與女生體質健康各項指標間內部聯系機制存在差異。
關鍵詞:黑龍江高校體質健康因子分析
①基金項目:2013年度黑龍江省哲學社會科學研究規劃項目;編號:13E049。
教育部發布的中國學生體質與健康調研報告顯示,我國高校學生體質健康狀況繼續呈現緩慢下降趨勢。遏制學生體質健康水平下降,已經成為高校體育必須關注的焦點問題。鑒于學生體質健康各項測試指標間所內蘊的復雜聯系,如何從整體出發,有針對性的改善學生體質健康的不同維度狀況,將具有重要的理論與現實意義。研究擬對大學新生的體質健康測試結果進行因子分析,理清學生體質健康各項指標內部聯系,為教學管理部門在體育教學設計過程中調整課程設置,優化教學內容;教師在體育教學中有針對性的對學生體質健康不同維度進行整體性干預,提供參考依據。

表1 描述性統計結果

表2 男生樣本數據公共因子特征值、貢獻率、累積貢獻率統計

表3 女生樣本數據公共因子特征值、貢獻率、累積貢獻率統計

表4 旋轉后的因子成分矩陣(男生)

表5 旋轉后的因子成分矩陣(女生)
1.1研究對象
黑龍江省大學新生體質健康各項指標測試結果的降維處理,即公因子的提??;研究樣本來源涵蓋不同辦學層次的多所高校及不同生源地,具體組成為:男生1579人,女生1580人。
1.2研究方法
1.2.1儀器測量法
運用標準化體質測試儀器及人工測試的方法完成對大學新生的體重指數(BMI)、肺活量、50 m跑、坐位體前屈、立定跳遠、引體向上(男)、一分鐘仰臥起坐(女)、1000 m跑(男)、800 m跑(女)等測試項目的測量。
1.2.2數理統計法
運用SPSS19.0、Excel等軟件完成數據錄入、統計分析及繪圖與制表。
1.2.3邏輯分析法
對研究所獲得數據進行理論分析與討論,探討《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2014年修訂)》的適用性。
研究完成了黑龍江省部分高校2014級大學新生體質健康情況的描述性統計(見表1),并與全國2010年大學新生體質健康數據進行了對比。結果顯示,黑龍江省大學新生BMI指數整體還比較理想,坐位體前屈指標的測試結果略優于全國水平,但是肺活量、50 m、立定跳遠等指標的測試結果則低于全國水平,呈現出持續下降的趨勢。
多變量大樣本資料無疑可以為研究提供很多有價值的信息,但是有時需要簡化(降維)數據,即從多變量或大樣本中選擇少數幾個綜合獨立的新變量或個案,用于反映原來的多變量大部分信息,數據簡化(降維)(Data reduction)分析中的因子分析(Factor analysis)能夠實現這一目的。大學新生體質健康樣本測試數據KMO抽樣適度測定值為:男生,0.776>0.5;女生,0.682>0.5;Bartlett球形檢驗值為:男生,1195.211,P(Sig.=0.000)<0.05;女生,1017.004,P(Sig. =0.000)<0.05。因此,可以判定所選取的研究樣本測試數據適宜運用因子分析進行數據簡化處理。采用主成分法(Principal components)提取各因子的特征值、貢獻率、累積貢獻率,獲得默認提取特征值大于1的公共因子。男生樣本數據共提取公共因子2個,累積貢獻率為54.698%(見表2),女生樣本數據共提取公共因子3個,累積貢獻率為60.719%(見表3),均基本可以反映總體信息。
采用方差極大正交旋轉法(Varimax)對數據進行進一步處理,使每個因子盡可能的向兩極轉化,以便于簡化對因子的解釋,從而使變量更加清晰(見表4與表5)。
男生樣本數據經旋轉后的因子成分矩陣由兩個維度構成,第一個維度主要包括1000 m跑、引體向上、50 m跑、立定跳遠及BMI五項指標,第二個維度主要包括肺活量、坐位體前屈兩項指標;女生樣本數據經旋轉后的因子成分矩陣由三個維度構成,第一個維度主要包括50 m跑、立定跳遠、800 m跑三項指標,第二個維度主要包括肺活量、BMI兩項指標,第三維度主要包括坐位體前屈、仰臥起坐兩項指標。男、女生樣本數據因子分析結果表明,兩類群體體質健康內部具有不同的維度構成,因此,在后續的干預策略選擇上亦應表現出不同的傾向性。
(1)黑龍江省2014級大學新生BMI指數整體較理想,坐位體前屈指標的測試結果略優于全國水平,但是肺活量、50 m、立定跳遠等指標的測試結果則低于全國水平,呈現出持續下降的趨勢。
(2)男生樣本數據共提取公共因子2個,累積貢獻率為54.698%;旋轉后的因子成分矩陣顯示,男生樣本數據由兩個維度構成,第一個維度主要包括1000 m跑、引體向上、50 m跑、立定跳遠及BMI五項指標,第二個維度主要包括肺活量、坐位體前屈兩項指標
(3)女生樣本數據共提取公共因子3個,累積貢獻率為60.719%;旋轉后的因子成分矩陣顯示,女生樣本數據由三個維度構成,第一個維度主要包括50 m跑、立定跳遠、800 m跑三項指標,第二個維度主要包括肺活量、BMI兩項指標,第三維度主要包括坐位體前屈、仰臥起坐兩項指標。
參考文獻
[1]中國學生體質與健康研究組.2010年中國學生體質與健康調研報告[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
[2]李志輝,羅平.SPSS for Windows 統計分析教程[M].北京:電子工業出版社,2003.
[3]甄志平,張瑛秋,邢文華.中國學生體質測試指標體系演進與發展研究[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06(7):925-927.
作者簡介:王海燕(1978—),女,黑龍江寶清人,碩士,講師,研究方向:體育教學與管理。
中圖分類號:G804.4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2813(2015)02(c)-022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