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釋義】
一般形容一個人寬宏大量,大人有大量的意思。“宰相肚里能撐船”是倡導為人處世要豁達大度,待人要寬厚仁慈。
【成語故事一】
?宰相王安石中年喪妻,后來續娶了一個妾叫姣娘。姣娘年方十八,出身名門,長得閉月羞花,琴棋書畫無所不通。婚后,王安石身為宰相,整天忙于朝中之事,經常不回家。姣娘正值妙齡,獨居空房,便跟府里的年輕仆人私下偷情。這事傳到了王安石那兒,王安石使了一計,謊稱上朝,卻悄然藏在家中。入夜,他潛入臥室外竊聽,果然聽見姣娘與仆人床上調情。他氣得火冒三丈,舉拳就要砸門捉奸,但是就在這節骨眼兒上,“忍”字給他當頭一棒,讓他冷靜下來。他轉念一想,自己是堂堂當朝宰相,為自己的愛妾如此動怒實在犯不上。他把這口氣咽了回去,轉身走了。不料,沒留神撞上了院中的大樹,一抬頭,見樹上有個老鴰窩。他靈機一動,隨手抄起一根竹竿,捅了老鴰窩幾下,老鴰驚叫而飛,屋里的仆人聞聲慌忙跳后窗而逃。事后,王安石裝作若無其事。
?一晃兒到了中秋節,王安石邀姣娘花前賞月。酒過三巡,王安石即席吟詩一首:“日出東來還轉東,烏鴉不叫竹竿捅。鮮花摟著棉蠶睡,撇下干姜門外聽。”姣娘是個才女,不用細講,已品出這首詩的寓意,知道自己跟仆人偷情的事被老爺知道了。想到這兒她頓感無地自容。可她靈機一動,跪在王安石面前,也吟了一首詩:“日出東來轉正南,你說這話夠一年。大人莫見小人怪,宰相肚里能撐船。”王安石細細一想,自己年已花甲,姣娘正值妙齡,偷情之事不能全怪她,還是來個兩全其美吧。過了中秋節,王安石贈給姣娘白銀千兩,讓她跟那個仆人成親,一起生活,遠離他鄉。這事很快傳出去,人們對王安石的“忍”字當頭,寬宏大量,深感敬佩。“宰相肚里能撐船”這句話也就成了寬宏大量的代名詞。
【成語故事二】
?古時候,有個年近古稀的老宰相,又娶了個名叫彩玉的小媳婦。彩玉年方二九,長得如花似玉。自從嫁給這位老宰相,雖說有享不盡的榮華富貴,可她總是悶悶不樂,暗暗埋怨父母不該把她嫁給一個老頭子。一天,彩玉獨自到后花園賞花散步,碰上了住在花園旁邊的年輕帥氣的家廚助理。這位趙姓家廚做得一手好吃的祖傳圣旨骨酥魚。彩玉和年輕的家廚相談甚歡并由此一見鐘情。從那,彩玉常常偷偷地到花園里同趙姓家廚相會。
?有一回,彩玉對趙廚說你我花園相會,好時光總讓人覺得纏綿難分。我有一計,可使咱倆天天多在一起相處。趙廚問什么妙計,彩玉就如此這般地說出了自己的主意。原來,老宰相恐怕誤了早朝,專門養了一只朝鳥。這鳥天天五更頭就叫,老宰相聽到鳥叫,就起身上朝。彩玉讓趙廚四更前就來用竹竿捅朝鳥,讓它提前叫喚,等老頭子一走,他倆就可團聚了。這天,老宰相聽到朝鳥的叫聲,連忙起身。等來到朝房門外,剛好鼓打四更。他想,這鳥怎么叫得不準了!就轉身回了家發現了真相,但他并沒有聲張,又上朝去了。老宰相在中秋時把彩玉和趙廚叫在一起,作詩道:“中秋之夜月當空,朝鳥不叫竹竿捅。花枝落到粉團上,老姜躲在門外聽。”趙廚一聽,自知露了餡,趕忙跪在桌前,說:“八月中秋月兒圓,小廚知罪跪桌前。大人不把小人怪,宰相肚里能撐船。”彩玉見事情已經敗露,也連忙跪倒在地,說:“中秋良宵月偏西,十八妙齡伴古稀。相爺若肯抬貴手,粉團剛好配花枝。”老宰相聽了哈哈大笑說:“花枝粉團既相宜,遠離相府成夫妻。兩情若是久長時,莫忘圣旨骨酥魚。”彩玉和趙廚聽了,連忙叩頭謝恩。從此,宰相肚里能撐船這個典故和圣旨骨酥魚慢慢在民間開始流傳。
【處世智慧】
將軍額上能跑馬,宰相肚里能撐船!
?宰相肚里能撐船的處世智慧之一就是寬容他人。寬容別人方能建立起良好的人際關系,寬容他人的過錯,就會贏得朋友,贏得別人的佩服與尊敬。“不責人小過,不發人隱私,不念人舊惡,三者可以養德,亦可以遠害。”寬容他人,需要自己有度量。何謂“度量”?度量,原本是計量長短和容積的標準,后來人們拿它比喻人的氣量胸襟。藺相如位尊人上,廉頗不服,屢次挑釁,相如仍以國家利益為上,以社稷為重,處處忍讓而終使廉頗負荊請罪,這就是度量大。
?但并不是每個人都能做到度量大,有的人心胸狹窄,小肚雞腸,不能容人容事。西方近代天文學之父第谷就曾是一個小度量的人。他在學校讀書時,因為一個數學問題與一位同學發生爭執,竟決定與人決斗。結果在決斗中,第谷的鼻子被對方削掉,他只好戴著個假鼻子度過下半輩子。
?一個人度量的大小,根本原因在于他是否志存高遠。有遠大抱負的人,是不會計較眼前的得失、個人的榮辱的,只有胸懷大志,才能胸襟開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