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湖南農藥工業協會秘書長 汪建沃
殺螟丹原藥不宜盲目擴產
文/ 湖南農藥工業協會秘書長 汪建沃
由于2007~2008年草甘膦原藥價格瘋狂飆升,草甘膦產品豐厚的利潤在短時間內吸引了大量的投資者,草甘膦擴產大戰在國內打響。2007年國內草甘膦生產企業42家,到2010年底超過100家、產能超過80萬噸,而全球草甘膦總需求不過70萬噸,市場供求嚴重失衡。產能快速擴張為草甘膦產業健康發展埋下了禍根。
利益驅動往往會變成一個產業的殺手,草甘膦原藥就是一個例證。可是,人們總是好了傷疤忘了疼,甚至傷疤未好就忘了疼。如果再不潑幾漂冷水,殺螟丹原藥就會成為“草甘膦的難兄難弟”。

殺螟丹起源于日本住友株式會社,我國企業在仿制過程中開發了殺蟲雙、殺蟲單,成為其系列產品。輝煌時期,全國曾有30余家企業生產,經過市場的充分競爭和淘汰,到2012年止,全世界產量90%以上集中在中國,其中湖南昊華化工有限責任公司、江蘇天容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安徽華星化工有限公司等企業又占全國產量的60%以上。2012年,世界殺螟丹需求量達到峰值為12000噸,我國當年出口11666噸,出口值為5234萬美元,出口均價為4687美元/噸。2013年,我國出口殺螟丹9405噸,同比下降15.77%,出口值為4342萬美元,出口均價為4617美元/噸,同比下降1.7%。以后需求接連下跌,目前全世界的需求量約為:殺螟丹8000噸/年左右、殺蟲單5000噸/年,主要市場在亞洲的水稻產區,其中印度、巴基斯坦、日本的殺螟丹需求量占全球總需求量的70%左右;45%左右殺蟲單在國內銷售,55%左右的殺蟲單市場在巴基斯坦、越南、印度尼西亞等亞洲國家;殺蟲雙主要在國內銷售,但銷售量從高峰期的近20萬噸/年減少到不足3萬噸/年,目前嚴重過剩,已成為制約殺螟丹、殺蟲單正常生產的主要障礙。因為殺蟲雙無法消化,就要影響殺蟲單的生產,殺蟲單供應不足,就要影響殺螟丹的生產,這條產業鏈關聯度極高。
從國內產能分析,湖南昊華、天容股份、安徽華星、湖南國發、重慶農藥等主要企業殺螟丹、殺蟲單、殺蟲雙現有年產能共計已分別達11000、22000、50000噸,到今年9月,預計安徽錦邦新增殺蟲單、殺蟲雙產能2000、6000噸。均屬于供大于求,行業景氣度不容樂觀。
從實際產量分析,2012~2015年(截止6月底)殺螟丹總產量分別為7950、7840、7200、4850噸;殺蟲單總產量分別為4677.5、4848、4090、2982.5噸。2012、2013年,實際產量接近市場需求量,供求基本平衡,價格穩定,市場運行平穩;2014年供小于求,市場供應緊張,導致銷售價格上揚;2015年具有產能企業恢復正常生產,目前市場供大于求,銷售價格在逐步下降,各廠家庫存也在逐步增加,價格下跌趨勢明顯,并有提速跡象。
目前,殺螟丹價格上漲引發了企業的開工潮,企業紛紛開足馬力加大生產,部分企業開始醞釀新增產能,如果企業過分盲目擴大產能,我國殺螟丹產業有可能重蹈草甘膦產業之覆轍。
殺螟丹之所以出現千載難逢的“2014現象”,主要原因為:一是產量下降,導致年初銷售旺季缺貨,造成進口商搶貨,推動了價格的快速上揚;二是天容股份和安徽華星搬遷后產量下降,加上湖南昊華存在搬遷的預期影響,使得經銷商和進口商提高庫存,造成貨源緊張的壓力;三是安徽華星和湖南昊華由于新加坡港口實行新的規定,途經新加坡港口的貨物,要進港轉裝,加上貨物在途的時間,進一步加劇目的地貨源的緊張。
由于江蘇天容、安徽華星等搬遷,造成供不應求的假象,殺螟丹原藥價格在2014年瘋狂上漲,一度創下超過8萬元/噸的天價。逐利效應打響了殺螟丹擴產大戰,在不到一年時間,新增產能3000噸,現有裝置總產能超過15000噸,出現產能過剩。據了解,打算擴產的企業不在少數,這是一個十分威脅的信號。
目前,江蘇天容、安徽華星已經恢復產能,今年二季度開始,殺螟丹原藥價格逐步回歸理性,各進口商較大幅度減少進貨,7月份開始幾乎沒有訂單,各廠都有較大庫存,價格已開始回落,目前除湖南昊華外,其他企業均已停產,湖南昊華也將于8月中旬停產,以期達到降低庫存、減少資金占用的目的。
據調查分析,以下幾大因素將直接影響殺螟丹原藥的盈利水平:
產能過剩。殺螟丹已處于市場的成熟期,在市場上已使用多年,不可能有較大的增長。據預測,殺螟丹原藥的市場需求量在未來5年基本維持在8000噸的水平,波動區間在上、下2%,而目前我國總產能已高達15000噸。
環保壓力增大。新環保法自今年1月1日實施以來,各地配套出臺了更加嚴厲的監管與處罰措施。環境標準的提高,生產企業攤入的環保成本將大幅提高,已經表現得十分明顯。如湖南昊華2015年度將新增環保成本800余萬元,副產的殺蟲雙,由于缺少市場,企業必須自行消化,不得不進行環保處理,僅此一項預計損失收入1000萬元,兩項合計較往年增加總成本達1800萬元以上。
相關產業影響。由于國家對一些嚴重過剩的基本化工實行關停,如一些氯堿化工企業的關停,導致產能下降,價格回升,殺螟丹原料成本有較大幅度上漲,還將保持上漲的態勢。
替代產品壓力增大。2014年下半年至2015年,由于殺螟丹銷售價格上漲至78000~80000元/噸,短期的價格上漲雖然為其生產企業帶來了豐厚利潤,但也給一些替代產品快速進入市場提高了機會。殺螟丹的高價格使其失去了制劑性價比的優勢,相比之下,氯蟲苯甲酰胺和四氟蟲酰胺等更具有性價比的優勢,已經在許多區域市場快速取代了殺螟丹,成為主要的水稻害蟲防治用藥,這將使得殺螟丹、殺蟲單的國內市場需求量減少,將嚴重影響生產廠家的效益,估計在今年下半年、明年初會表現得更為明顯。
經過各方面的分析,我們預測2015年下半年殺螟丹價格將會大幅度回落,價格大戰不可避免,受此因素影響,殺螟丹原藥2015年可能維持中等贏利水平。2016年下半年以后,隨著新上產能的進一步釋放,供過于求的形勢會更加嚴峻,殺螟丹原藥的贏利水平將進一步回落,極有可能進入微利期。
目前,殺螟丹價格上漲引發了企業的開工潮,企業紛紛開足馬力加大生產,部分企業開始醞釀新增產能,如果企業過分盲目擴大產能,我國殺螟丹產業有可能重蹈草甘膦產業之覆轍。
我國殺螟丹企業應該加強溝通協調,特別是在前段時間市場紅火的情況下,不要只顧眼前利益。提高我國殺螟丹的價格控制能力,產業必須形成合力,抵制惡性競爭。
一哄而上必定導致產能嚴重過剩,價格就會下跌。最后會導致殺螟丹產業無利可圖,甚至一哄而垮。
對此,建議企業切勿盲目擴產,因為前期的貨源緊張有多方面因素,并不是我國設計產能的總量不夠,企業后期擴產需謹慎,嚴格控制殺螟丹產能,已經迫在眉睫。
■編輯/安亞杰anyajie82@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