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冬梅
(重慶市永川萱花中學 重慶 402160)
試論高中數學教學中示錯教學的策略
劉冬梅
(重慶市永川萱花中學 重慶 402160)
隨著教學模式的不斷改革,老師在對學生進行教學工作時,必須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并引導學生主動參與學習、探究。示錯教學法作為一種全新的教學模式,它不僅能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而且還可以引導學生發現問題、解決問題,該教學模式符合新課改的需求。本文主要就高中數學教學過程中示錯教學法的應用情況進行分析。
高中數學 示錯教學 應用策略
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深入,“示錯教學”作為高中數學教學過程中的一種常用方式,它主要是指老師在教學過程中根據學生的認識情況,針對學生在學習數學時容易出現的問題,通過不同的形式將錯誤的解法以及理解展示出來,然后讓學生自己去思考、討論,分析其出現錯誤的原因,掌握數學的本質概念以及解題的方法、要領,避免學生出現反復出錯的情況。在對高中數學實行示錯教學時,一定要遵循及時性、針對性、探究性、目的性的原則。
在對高中數學進行教學時,大部分學生在解題過程中會出現各種各樣的錯誤,這些錯誤大致可以分為以下幾類,策略上的錯誤、思想性錯誤、認知性錯誤以及邏輯性錯誤。老師在教學過程中一定要根據對學生在解題過程中出現的錯誤進行分析,并對其進行總結歸類,然后對其進行分析,了解出現此類錯誤的根本原因。通過將這些錯誤展示在學生面前,并對其進行分析,讓學生及時改正錯誤的解法,并防范于未然。為了達到上述效果,老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就必須給予適當的示錯教學,為學生提供解惑、探討的機會,讓他們在分析出現此類錯誤的原因的同時,能夠及時尋找到正確的解答方案,以便于讓學生運用正確的數學知識來解題,從而提高學生的解題能力。此外,老師在教學過程中還可以通過實例展示,讓學生在錯誤中學習,以便于讓學生對數學概念有一個深刻的認識,提高其理解能力。
在對高中數學進行教學時,其本質為訓練學生的思維能力,因此,在教學過程中一定要盡量展示解題時的思維過程。同時,在對學生進行教學時,老師一定要盡可能讓學生將解題過程中的錯誤思維暴露出來,以便于發現其出現錯誤的根本原因,并對其錯誤思維進行糾正,讓學生的思維品質能夠得到有效提升。例如,在對f(x)=1/[(4-x2)1/2-2]的定義域進行解答時,通常會出現以下錯誤解答:4-x2≥0;-2≤x≤2;f(x)的定義域為-2≤x≤2。此時,老師必須引導學生從結果來推斷該定義域是否有意義,例如,當x的值為0時,(4-x2)1/2-2的運算結果為0,根據數學的基本定義,分母不可以為0,由此可見該方程式中x的值不能為0,因此,f(x)的定義域只能為-2≤x≤2且x≠0。這一錯誤示范就充分顯示了學生在數學運算過程中缺乏縝密的思維,在運算時,一味得出結果就行了,未對其結果是否有效進行驗證。對于此類可避免錯誤,老師在教學過程中一定要反復示范,讓學生對此類錯誤要有一個充分的認知,以此來達到改正錯誤以及預防錯誤的目的。
高中數學老師在對學生進行數學概念講解時,可以進行適當的示錯教學,將同學們對于此類數學概念可能出現的錯誤理解一一展示出來,以便于引導學生從正確角度對此類數學概念進行深層次思考。如有必要,還可以讓學生自行辯論、比較,讓他們自己發現出現錯誤的原因,從根本上掌握相關數學概念,而不是一味的死記硬背。例如,在對奇函數、偶函數進行教學時,f(x)=(4+x2)1/2,x∈[-2,2)奇偶性,示錯為由于f(-x)=((-x)2+4)1/2=(x2+4)1/2,因此,將f(x)判斷為偶函數,實際上,由于f(x)的定義域為[-2,2),該值不屬于原點對稱,因此,該函數為非奇非偶函數。通過示錯教學,讓學生明白,要想判斷出函數的奇、偶性,就必須判斷出該函數的定義域是否為原點對稱,然后再判斷其奇、偶性。通過以上示范,讓學生對該數學概念進行自行判斷,以此來使相關概念變得形象化,讓學生對奇函數、偶函數的定義域有一個更為直觀的了解,增強其對奇函數、偶函數概念的理解能力,讓他們能夠了解到此類函數概念的本質。
在對學生進行復習教學時,老師一定要引導學生自行對相關知識點以及解題過程中的易錯點進行歸納總結,通過反復分析、歸納、總結,讓其積累足夠的防錯經驗,以此來避免學生在解題過程中出現低級錯誤。為了更好的將示錯教學的優勢發揮到極致,老師可以將容易出錯的知識點設計成相應的習題,通過反復練習,提升學生的解題能力,并讓學生在解題過程中提高其成就感。在課后練習或課堂練習過程中,老師可以讓學生對同一知識點的易錯點進行歸納整理,以此來加深學生對此類易錯點的影響,讓他們積足夠的防錯經驗,提高學生對錯誤的辨別能力。
示錯教學是對傳統數學教學的一種創新,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深入,其應用頻率也變得越來越高,它可以從不同角度來對各類知識點中可能出現的錯誤進行示范,讓學生對出現此類錯誤的因果關系有一個較為全面的認知,對解題過程中可能出現的錯誤防范于未然。高中數學作為一門邏輯思維較強的學科,其學習過程十分枯燥,難以提起學習興趣,師生關系也相對陌生。基于此,老師在對學生進行數學知識點教學時,通過示錯教學,從不同角度將客觀的知識點展示出來,讓學生自行參與到相關知識點的探討中,盡量讓課堂氣氛變得活躍,讓學生在不斷的錯誤演示中對各類知識點有一個更為深入的了解。此外,老師在對高中數學進行示錯教學時,一定要對示錯的方式進行合理的選擇,以便于將示錯教學的功效發揮到最大,讓學生對數學這門學科產生濃厚的興趣。
[1]殷偉康.高中數學教學中示錯教學的策略[J].上海中學數學,2012,(9):11-12.
[2]朱祖清.高中數學教學中示錯教學的策略[J].文理導航?教育研究與實踐,2014,(6):156-156.
[3]陳萬濤.探討高中數學教學中示錯教學的策略[J].新課程學習?中旬,2014,(6):92-92.
[4]張濟民.高中數學教學中示錯教學的策略 [J].新課程學習?中旬,2014,(9):92-92.
[5]王正人.高中數學教學中示錯的策略芻議[J].數理化學習(高三版),2014,(1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