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艷玲
(湖南省衡陽市衡山縣第四中學 湖南衡陽 421341)
高中數學課堂怎樣提問更有效
李艷玲
(湖南省衡陽市衡山縣第四中學 湖南衡陽 421341)
在數學教學中科學地進行課堂提問是一門教學藝術,有效的課堂提問有利于提高同學們的學習積極性,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因此,老師肩負的責任十分重大,需要通過多種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促成他們養成質疑的良好學習習慣,還要營造積極健康的學習氛圍,加強學校和家庭的文化建設,提高教師的綜合素質。
課堂提問 數學教學 教學藝術 有效提問
如何在課堂教學中,既教給了學生知識,又培養了學生的能力,是每個教師都關心的問題。我認為,在課堂教學中,課堂提問是一種行之有效的手段,也是所有的老師普遍采用的一種課堂組織形式。設置有效的課堂問題,能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學生積極參與到教與學的互動過程中來,讓學生變成課堂的主體,在這過程中實現知識和能力的雙豐收。然而,實際上很多時候,教師預設的問題流于表面,不能環環相扣、逐步推進,不能揭示知識產生的過程;再加上教師不考慮提問的方式方法等等,阻礙了師生之間的“對話”和互動。這樣的話,不但不能引導學生積極參與,甚至打擊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因此,數學課堂教學中必須預設有效問題。對于如何預設有效的問題我自己有如下體會:
1.提問題時態度應當積極或中立,應避免提問過程中的消極因素影響學生,包括語氣、表情、甚至內容本身,它們會降低學生回答的渴望。如“難道我們以前沒有講過嗎?”、“你怎么會得出那個答案?”2.不要讓學生逃避提問,要讓學生明白說“我不知道”是不可接受的,不能作為不參與課堂和不努力學習的借口。3.不使用鼓勵嘗試的問題。有些時候上課之前也是精心準備了一些問題。當學生在回答時,卻經常把學生晾在一邊。有時學生剛剛回答,老師就接住學生的回答,一講到底。長此以往,學生非但不能參與到對問題的思考和回答中去,反而容易造成學生對問題的麻木和對教師自問自答的依賴性。所以在課堂提問中要重質量而不是重數量。
數學教學過程應當將學生主體擺在突出的位置。教師對一些關鍵問題、關鍵環節且慢說破,留下“更美的風景”讓學生自己去發現和欣賞,使其在探索、思考問題的體驗中提升思維和激發興趣。例如在雙曲線概念的教學中,當得出雙曲線定義:平面內與兩定點F1、F2的距離之差的絕對值等于常數(小于|F1F2|)的點的軌跡叫做雙曲線,提出問題:動點的軌跡是雙曲線,滿足的條件是什么?當學生得出||PF1|-|PF2||=常數(小于|F1F2|)后,可以將條件進行如下改變讓學生思考。將小于改為等于或大于,其點的軌跡又是什么呢?對于上述問題在橢圓的概念中已經研究過了,學生自然會產生聯想,從而更加能深刻理解和記住橢圓和雙曲線的概念。
教師的教學智慧不是體現在“先知于學生、勝學生一籌”上,而是體現在“與學生同步”甚至“落后于學生”?!罢f破”的火候掌握在教師的手里,但取決于學生的需要,所謂“教不越位,學要到位”就是這個道理。
課堂提問不能太易或太難。問題太易,則提不起學生的興趣,浪費有限的課堂時間;太難則會使學生失去信心,無法使學生保持持久不息的探索心理,反而使提問失去價值。有經驗的老師提問能牽一發而動全身,提出的問題恰當、對學生數學思維有適度啟發,必將能激發學生積極主動地探求新知識,使新舊知識發生相互作用,產生有機聯系的知識結構。例如在講解函數圖像的時候,首先幫助學生回憶了初中里面的一些最基本的函數圖像,在講解如何畫出函數y=|x-2|+1之前首先幫助學生復習函數y=x,再進一步變形在老師的幫助下畫出y=|x|的圖像,這樣大部分學生都能畫出函數y=|x-2|+1的圖像,假如直接讓學生畫出函數y=| x-2|+1的圖像可能學生就有些困難。
案例1二分法求方程的近似解
我們今天來玩個猜數字游戲,我手中這支鋼筆的價格標簽是10~30元中的某個整數,你們來猜它的準確價格,我將對你們的答案做“偏高”、“偏低”或者“正確”的提示,誰能既準確又迅速回答出這支鋼筆的價格呢?
評注:利用生活中的趣味游戲創設問題情境,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讓學生主動地學習,在輕松愉快的教學情境中,發展學生的情感態度和一般能力.
案例2等比數列的前項的和
國際象棋起源于古代印度,相傳國王要獎賞國際象棋的發明者,問他要什么.發明者說:“請在棋盤的第1格子里放上1顆麥粒,第2格子里放上2顆麥粒,第3格子里放上4顆麥粒,依次類推,每個格子里放的麥粒數都是前一個格子里放的麥粒數的2倍,直到第64個格子?!眹跣廊煌?,國王是否能實現他的諾言呢?
評注:此案例利用典故發問,引起學生的好奇心,驅動學生積極思考,產生探究的欲望,學生興趣十分濃厚,很快就進入了主動學習的狀態.
案例3復數的概念
為什么兩個正數之和為負數呢?
評注:通過學生的認識沖突,創設質疑情境,促使學生進一步思考問題,開拓了學生的思維空間,培養學生的數學實踐能力.
4.4 聯系實際生活,創設問題情境
案例4均值不等式
某商場在節前進行商品降價酬賓銷售活動,擬分兩次降價,有三種方案:甲方案時第一次打p折銷售,第二次打q折銷售;乙方案是第一次打q折銷售,第二次打p折銷售;丙方案時兩次都打折銷售,請問:哪一種方案降價較多?
評注:此案例的問題情境貼近生活,給學生創設了一個觀察、聯想、抽象、概括、數學化的過程,在這樣的實際問題情境下,學生一定會想學,樂學,主動學.
教學實踐證明,問題情境教學是提高課堂質量的有效途徑之一.在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靈活處理教學過程中出現的各種問題,精心創設各種教學問題情境,能夠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促使學生以探索者的身份去發現問題,總結規律,提高學生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同時又使課堂教學豐富多彩,生動活潑.
[1].普通高中數學課程標準(實驗).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馮斌.高中數學教學設計實例.寧波:寧波出版社,2006
[3].林光來.新課引入中問題情境的創設.數學教學通訊,2006(4)
[4].應之寧.數學教學中有效“問題情境”的創設及案例分析.中學數學教學參考,20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