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伯權
(廣東順德一中 廣東順德 528000)
數學文化在高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探討
劉伯權
(廣東順德一中 廣東順德 528000)
隨著新課改進程的不斷推進,在我國高中數學的教學中數學文化所起到的作用也越來越大,通過強調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在各個環節通過各種可行的方式向學生灌輸數學文化進而最大限度的激發學生對于數學學習的激情,讓學生體會到學習數學對自己的重要性。基于此,本文就將淺談數學文化在高中數學教學中的重要性以及具體應用方法。
數學文化 高中數學教學 應用方法 探討
“了解歷史的變化是了解這么科學的重要步驟”,這是陳省身先生的名言。在數學的學習中同樣也蘊含了這個道理,我們不僅僅是要熟練掌握數學中一些基本重要的數學理論知識和公式,還要對這個學科的歷史及其發展歷程了然于胸,將其文化滲透到自己的學習中,這樣子的學習才是主動的、全方位的。下面,我們就結合高中數學課堂教學的實踐經驗,來對數學文化在其中如何進行運用進行一個簡要的探討。
無論是誰在哪一個行業取得了成功,都有被他人借鑒的優秀經驗,就數學來說,每一位在數學方面有成就的人,他的人生經歷也是值得我們學習和借鑒的,這對于我們自身的學習和日后的人生軌跡都有很大的幫助。但是,就目前來看,很多學生在數學學習中一旦遇到困難和挫折就會選擇逃避,一旦遇到一些干擾,就無法全身心得集中精力學習,更不要說那些荒廢學業的學生。這些都是極度缺乏刻苦鉆研精神所導致的。如今的學生,若論見識、智商那是遠遠要高于前人,但是成功更加看重一個人是否具有愿吃苦、能吃苦、不怕苦的堅韌品質。就高中數學學習來說,借助名人的事跡來激發他們的學習激情也是一種可行的方法。
例如:在學習過程中有很多成績不好的學生借口學不會,基礎差等原因為借口逃避數學學習,放棄了本來還有希望的數學課程。針對這樣的情況,教師可以為同學講解我國優秀數學家華羅庚先生的事跡:“文化大革命時期,被抄家,禁止其去圖書館并將他的學生和助手分配到外地。”即便是在這種情況下,他依然能堅持學習,并取得了如此重大的成就。讓學生切身感受華羅庚事跡的同時,讓其領悟到高中數學的學習,最主要的是看重你是否有正確的方法、是否愿意鉆研和吃苦,這對于數學學習處在迷茫狀態的學生來說無疑是一針強心劑。
在傳統的高中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往往會將絕大多數時間用于專業基礎知識和經典題目的講解上,對于數學的發展很多時候只是一語帶過。這樣的做法是不科學的,學生在了解掌握一個知識點的時,教師應該對這個知識點進行更加詳細的解讀,告訴學生這個知識點的來歷和得出過程,讓學生有一個更加深刻的認識和思考過程。因此,在實際的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應該額外注意對學生講解數學知識點的發展史和具體演變過程,這樣不僅能夠讓學生全方位的對某一知識點進行掌握,還能激發學生的課堂積極性,提高課堂效率。
例如,在對學生教授集合這個概念時,教師就可以適當的談一些集合發展上的故事,數學家羅素構造了一個不是由自身元素所組成的集合S,并提出一個問題S是否屬于S呢?那么教師就可以帶入到現在的數學集合理論讓學生進行思考個解答。通過對集合概念的反復推敲和回想,學生會不難發出這是一個悖論。這確實也是羅素提出的一個在當時數學界反響很大的悖論。通過這樣對某一個知識點的講解,不僅能夠讓學生對學習過的知識點有一個很好的復習和鞏固過程,而且也增強了其學習數學的趣味性。
數學是一門嚴密性極強的學科,同時嚴密性也是數學學科中一類很重要的數學文化,在高中數學的教學中,教師也應該不時的向學生展示數學的嚴密性,讓學生能夠體會到數學文化當中的精髓部分。:例如:1.在實際的教學活動中教師要盡可能的保證數學語言的專業性和規范性,既要符合教師明文規定的標準,還要盡可能的保留語境的本意,不能出現杜撰或者主觀改變的情況;2.保證專業用于的正確和規范,數學的公式往往都不是獨立存在的,普遍都具有一定的內涵和延伸性,每一個公式、定理、法則都是有其專特定條件來進行制約的,而且還有一點必須額外重視,數學專業用于中其每一個字都有特定含義,教師不能根據自己說話的習慣,認為概述出大概就好,不用在意細節;這種想法是大錯特錯的。
通過從語言上的約束,能夠讓學生切身的感受到數學的魅力,這樣對于其數學的學習是有很大的幫助的。
教師在進行數學概念的講解時,就應該有意識的對這個知識點進行擴展,讓學生從這個知識理論出發與其他可以想象到的各個方面相聯系;從客觀上來說,學生首先會想到的是與自己感興趣的食物,讓學生不由自主的將數學概念與自己的興趣愛好結合,這無疑會幫助學生提高學習興趣,而且最重要的是這會最大限度的激發學生的探索欲,探索欲是數學學習中一種必備的成功因素。
傳統的高中數學,學生往往是被題海所包圍,出現乏味、厭倦、厭學等情緒也是符合人之常情的,作為教師來說,我們應該認識到這一點對于學生數學學習的不良影響。所以我們應該就地取材,從數學教材中的課本中發掘出與數學相關的美育知識,讓學生感受到數學的學習并不是只有枯燥乏味,也可以同音樂、體育一樣豐富多彩。提升學生對于數學學習的熱情并打消其負面狀態,還能間接提高其審美能力,這可以說是一舉三得。
結合實踐來看,在高中數學的課堂教學過程中,將文化滲透到教學實踐中去,是一項科學有效的教學方法,它不僅有利于數學課堂教學方法的多樣化,還能從根本上提高學生對于數學的認識,激發學生對于數學學習的激情,為學生營造出一個更加有氛圍的學習環境,讓其數學綜合能力有一個質的提高。
[1]劉金嶺.高中新課程標準下數學文化融入數學教學的探索[D].中央民族大學,2013.
[2]盧向敏.數形結合方法在高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D].內蒙古師范大學,2013.
[3]張紹云.探析數學文化在高中數學教學中的傳播途徑[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4,07:138-139.
[4]原曉萍.視覺思維理論在高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2,102:3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