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曉麗
(中州大學 河南鄭州 450000)
向應用技術高校轉型過程中的實踐教學建設
徐曉麗
(中州大學 河南鄭州 450000)
今天的中國正處一個即將進入小康社會、改革開放進一步深化、快速轉變固有經濟方式的大轉型時期。隨著地球村進程的加速,各個國家的政治經濟、教育文化間的聯系也愈來愈緊密;科技信息化向縱深處發展,現代化農業生產全面推進,文化創意設計產業也如火如荼;自主創新型微企業激活了經濟增長點;而這些顯著的時代背景,使高等教育面臨著前所未有的空前挑戰。唯有向社會生產一線提供既有深刻理論知識又擁有嫻熟專業技能的應用型、創新型人才,高等教育才有蓬勃的生命力,并發釋放出更大的能量。
應用型大學 實踐教學 校企合作
1.應用技術型高校因時代發展而產生,部分地方本科院校轉型迫在眉睫。應用大學的快速發展,使平民化高等教育的辦學宗旨更加清晰,同時為經濟發展奠定了穩定的根基。縱觀國外發達國家的發展過程不難看出:實體經濟的發展戰略和日益加深的工業化進程,勢必會催生出一大批應用技術型大學的誕生。而中國的藝術設計教育想有一個健康良好的態勢,就需要加強藝術設計學科的學理性研究,明確教育的本質與教學的培養任務。實踐教學是藝術設計教育聯通人才和社會的重要渠道,同時也是培養學生動手動腦和創新實踐的重要手段。藝術設計教育應該充分發揮地域特色和自身獨特的優勢,適應現代社會對人才的要求,建設適合自身優勢的藝術設計實踐教學模式。
2.課題的研究對象及現狀
當下國內外關于對高校教育領域的研究有了一定成果,但對高校藝術設計教育的專題研究并不是很多。相比西方一些發達國家的歷史,我國的應用技術高校教育之路還很短,某些方面確實存在一定的差距。我們需要向西方一些先進國家汲取優秀的經驗。如何讓青年人有美好的前程,使中國高校畢業生能夠順利地走向社會,是作為中國高校教書育人最樸素也最基本的職責所在。
1.實踐教學是藝術設計教育發展的必然要求
在黨的十八大明確提出:要全面推進應用技術教育,還需要在思想觀念、組織管理、政策保障等方面共建良好環境。要加快現代職業教育建設,培養應用技能型人才。實踐教學可以為中國的現代化建設提供一大批拔尖創新人才,也是藝術設計教育發展到一定階段的必然要求。
2.實踐教學構建的內容
在20世紀七十年代,在美國、英國、德國、加拿大等西方幾個高職教育比較發達的國家就開始創辦應用技術型大學,迄今為止已有30多年的歷史。首先德國應用型大學是本國自成一體的支柱高校,其中包豪斯學院舉世聞名,德國的7所著名大學還組成了“精英聯盟”。在發達的美國,其中有24個州的社區學院都允許開辦本科層次的應用技術類教育服務民眾。荷蘭有7成的大學生就讀于應用技術類大學。
從內容上來看,藝術設計實踐教學中的“實踐”不相同于一般意義的實驗,又不同于實習實訓,確切來説是實驗和實習的復合體。因為課程實踐教學是基礎意義層面上的實踐教學,始終要以課程為載體,在講授課程的過程中,就地取材靈活結合實際生產生活的需求。
3.目前的校企合作大致有以下模式:
校外實習寫生基地。學校領導采取“走出去”的方式和校外企業進行有效交流蹉商,固定的向寫生基地派送學生進行專業課的寫生實訓,使學生專業基礎課理論聯系實際,更加扎實牢固。
企業見習。高校每年都安排學生進入到行業中知名企業進行見習,讓學生在以后的學習方向上對崗位職能有更加直觀的接觸了解,同時高校根據學生反饋情況及時調整教學進程。
頂崗實習。按照2+1的教學模式,將應屆畢業生根據所學專業分別安置到對口的企業頂崗實習。畢業生把書本上的理論轉化到企業的生產實踐方面,在企業體驗了真正的工人生活,踏實肯干敬崗愛業是他們的真實感受。與此同時企業短期用工的困難也得到了緩解,學生也得到了一定的勞動報酬,學校的實訓資金也節省了。
訂單模式。根據企業所需求的人才規格模式,學校與企業合作進行人才定向培養的制度,由學校和企業簽訂人才的“實驗班”訂單。首先解決學生畢業去向安置問題,然后高校安排教學計劃,規劃教材教學內容,落實實訓方案和最終的訂單效果。
進修提高。即成為企業職工的培訓基地。學校根據企業的發展和對高技能人才的需求,制定培養計劃,實現學院培訓目標與企業崗位需求同步,實現學校教學內容與企業生產任務同步。
成立教師流動站。由高校和行業內先進企業合作成立教師流動站。學校老師定期到企業掛職,了解企業的技術生產工藝流程,更好地在教學中加以應用,使教學更貼近生產。企業技術骨干到課堂上講解工藝流程,參與學校的課程設置、課程改革,實現教學理論和實踐的深度結合,補充學校師資力量不足。
引企駐校。高校積極邀請相關企業經理和技術骨干到高校進行實地考察,并就合作的細節進行溝通談判,最終簽訂合作辦學協議。企業進駐高校建立工作室,密切配合學校教學工作并繼續面向社會開展業務。
校企合作模式是應用技術高校教育發展的一個契機,也是企業提高社會競爭力和尋求廣闊市場前景的進一步要求,因此對實現應用技術教育健康良性的發展方面意義深遠。
1.校企合作辦學體現了“以就業為導向”的指導思想
高校更新人才培養觀念,人才培養的重要位置是就業,從專業學科本位向職業崗位以及生產實踐教學的轉化,使學生進入本行業的第一生產線,充分把握行業前沿最真實動態,培養學生的市場營銷觀念和設計作品的深刻內涵。這些都離不開“以服務為宗旨,以就業為導向”的辦學指導思想。
2.實踐教學可以使設計教育從課堂走向社會。
實踐教學使學生在了解設計最新資源和信息,了解行業企業運作規律,培養創意思維的同時,具備更高的設計責任感和生活質感,有利于激發新的設計理念誕生。
3.在新的教材和課程開發上突破瓶頸。在“資源開發、實踐強化、真實項目、案例教學”課程開發基本原則上,加快促進應用型專業群體發展,制定新的課程標準,深化教學改革;作為高校提升轉型的重要環節,高校要依據學情重新開發一批適應高層次人才需求的實用型教材來支撐課堂。
中州大學已經啟動“十三五”發展規劃的制定工作,在服務區域經濟社會發展能力上實現新突破,并將向技術型轉型、深化特色、提升質量作為主題。把國家糧食生產核心區、建設河南省中原經濟區、鄭州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這一經濟社會發展當做主戰場,在“校企共享、校所合一”實踐體系的基礎上,把服務地方經濟快速增長作為提升高校自身轉型發展的立足點,充分利用信息技術,構建以服務地方為導向的高校,為技術型大學可持續發展奠定基礎。
藝術設計學院堅持走特色發展之路,以校企合作方式,本著企業贏效益、學校贏教學、學生贏技能的三贏目標有針對性地對教學內容進行補充和完善,成立河南省優秀示范性實訓創意中心。
視覺藝術創意中心始建于2014年。它是集平面視覺創意設計研發、生產、實物藝術品數位典藏(3d)技術研發、創意、制作、中西方傳統美術精粹作品陳列?臨摹展示、數字出版、校企文化創意創新合作研發為一體的教學實訓基地。主要承擔藝術設計學院裝潢藝術設計等專業的名畫觀摩、平面創意、印刷技術、包裝裝潢等課程的實習實訓。為學生的實際應用能力提高提供全方位的技術服務。
視覺藝術創意中心擁有具有世界先進水平的制版印刷設備,印前制版設備采用世界第一品牌的全套德國海德堡中心生產的高精度激光照排機、電分機、柯達中心的CTP直接制版機;蘋果公司出品的專業圖像處理電腦網絡設備;德國GMG公司、EFI公司的數碼打樣色彩管理軟件和日本EPSON公司的生產的噴墨式色彩校正系統。印刷及印刷后工序采用德國德堡公司生產的高速印刷機。能夠完成的設計范圍:電腦彩色制版、印刷,為社會提供從策劃、設計、制版、印刷到精品裝幀一條龍的專業服務。通過運用數據化、規范化的經營管理手段,在短短的幾年填補了河南印刷業不能做高檔精裝印品的空白,提高了河南印刷業在全國的地位,帶動了相關高端產品行業在河南的快速發展。
中心成立以來,先后以校企合作的方式在圖書設計、中外藝術品復制、印刷與包裝等方面開展合作。首先,依托企業項目優勢,把項目引入課堂實踐教學,開展圖書包裝設計。新海岸印刷公司是河南省圖書印刷設計的龍頭企業,每年有圖書和包裝設計項目3000余項,為師生提供了豐富的實踐平臺。第二,在印刷技術方面,學生依靠企業,深入開展印刷技術流程的學習。印刷藝術是門多環節技術,從照排、制版、調色、上機、包裝等技術復雜而繁瑣,學生在設計之前需要充分了解和掌握印刷技術,才能依據客戶需要開展設計。因此,依托企業專業技術優勢,積極開展實踐教學活動。第三,數字印刷技術是印刷行業未來發展趨勢,裝潢藝術設計專業與企業積極開展數字印刷的研究,采取與企業共同設計,共同開展項目開發。第四,中外藝術品復制、臨摹,是依據市場需求開發的新項目,專業與企業在中外藝術品的研究和復制方面開展合作,已初步形成了規模和市場化運作,同時也支撐了專業技術的學習。第五,校企共同合作開展技術和展覽展示活動,舉辦學術研討會,走出去,請進來,把先進的理念和技術引入課堂,支撐教學實踐活動。
通過校企合作,全面提升了實踐教學質量,學術在實踐中提高了能力,企業運用學校的人才平臺豐富了內涵,互惠互利,取得了豐碩成果。
[1]李召存.課程知識論[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9
[2]馬陸亭.我國高等學校分類的結構設計[J].北京大學教育評論,2005,(2)
[3]崔紅芬.淺談德國的高等教育及改革[J].西北第二民族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2,(3)
[4]林家陽.設計創新教育[M].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