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婷張力丹溫艷艷
(1.承德護理職業學院 河北承德 067000;2.承德技師學院 河北承德 067000)
概念隱喻在高職英語詞匯教學中的研究
張 婷1張力丹1溫艷艷2
(1.承德護理職業學院 河北承德 067000;2.承德技師學院 河北承德 067000)
詞匯教學作為英語教學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教學效果對外語教學質量的影響是顯而易見的,無論是閱讀還是交流,詞匯量都起著關鍵性的作用。目前國內高職英語教學普遍存在學生詞匯量不足,詞匯記憶效率低,詞匯運用能力差等問題。把概念隱喻理論應用于高職英語詞匯教學,可以使詞匯教學方法更加符合認知規律,并提高教學效率。通過在高職英語詞匯教學中引進概念隱喻教學方法,改進學習者的學習策略,以提高學習者的詞匯學習及運用效果。
概念隱喻 高職學生 英語詞匯教學
詞匯是英語學習的基礎。Wikins認為“我們不能認為詞匯的重要性不如語法”(1972)。沒有語法,人們也可進行粗略的交流,可是沒有詞匯,人們根本無法交流。學習語言而不學習詞匯是根本不可能的。詞匯學習,作為語言教授的重要方面,對外語的學習質量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目前,很多高職院校教師仍然采用傳統枯燥的單詞教學方法:教師重復領讀,學生跟讀;提供相關詞組,簡單造句。無非都是孤立地講解詞匯,這將會導致即使學生學習大量的詞匯,也不能融會貫通,活學活用,詞與詞之間缺乏聯系,記憶不牢固。高職學生的英語基礎本就相對比較薄弱,一個好的詞匯學習方法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學習效果。
概念隱喻理論首先出現在Lakoff和Johnson在1980年出版的《我們賴以生存的隱喻》(Metaphors We Live by)一書中,而后在Lakoff在1993發表的“The Contemporary Theory of Metaphor”一文中得到系統的闡述。該理論認為,人的認知系統是隱喻性的,概念隱喻又是通過語言隱喻體現出來的,也就是說,人是通過語言隱喻來表現思維隱喻的。概念隱喻是從日常表達中總結出來的具有代表性的認知機制,能夠反映客觀事物,甚至是一些抽象事物的本質屬性和關鍵特征。因此,語言中的詞語具有隱喻性質。在隱喻結構中,概念隱喻理論運用源域與目標域之間的映射以及意向圖式來解釋隱喻現象。其本質是通過一種事物去理解和體驗另一種事物,從一個比較熟悉,易于理解的源域映射一個不太熟悉,較難理解的目標域。簡而言之,隱喻表達只是跨概念域映射的外在表現,如“Time is money”,用描述“金錢”的詞匯來表達“時間”的描述。于是,我們可以說,“花費金錢”,也可以說“花費時間”;可以說“浪費金錢”,也可以說“浪費時間”,因為時間和金錢都一樣寶貴。通過隱喻,形成了語義轉移的系統性和連貫性。
概念隱喻理論從認知語義學角度為高職英語詞匯教學新的依據。Ronald Carter曾經指出:如果將所學單詞放在其他熟悉單詞(特別是來自同一詞匯系列的單詞)的相互關系中進行教學,而教學的方法又能使學習者對所學對象產生一定的“認知深度”,它們就易于被大腦保存。利用聯想和分類的方法,可以使學生把詞匯記憶置于一個宏觀的意義環境之下,而且聯想的組合越緊密,詞匯越易于記住。
1.重視基本詞學習。
基本詞匯使用頻繁,且詞形簡單,容易記憶,與其他詞語搭配也多,在日常語言交流中起著重要的作用。此外,基本詞匯多為一次多義,所以優先掌握基本詞匯也是多義詞習得的關鍵。教師首先向學生明確基礎詞匯學習的必要性,并在課堂詞匯教學中重視基礎詞匯的用法,詞組搭配及引申義,幫著學生正確掌握詞語的劇本意義和隱喻意義,并明確且加強兩者之間的聯系。
2.構建概念隱喻聯想模式的詞匯學習。
認知語言學認為隱喻類推是一種松散性類推和發散性思維的心理過程。隱喻類推需要把各種信息進行比較,通過發散思維、想象,找出兩種事物的相似之處。隱喻能使我們正確理解抽象概念域,能使我們的知識擴展到新的領域。教師可以結合概念隱喻,幫助學生理解詞語的隱喻意義。
通過構建隱喻的聯想模式來實現根據意義引申進行的詞匯學習。培養學生對詞匯聯想,分類,比較的認知能力,從被動記憶詞匯變成用理解,聯想不斷擴充詞匯量。這種方式使得詞匯學習更生動有趣,而且當學生發現他們熟悉的詞匯還存在其他的新意義,他們不會感到陌生,而是很容易地把新意思假如自己的詞匯貯備中。這是一個積極的過程,學生對詞匯學習的興趣自然會提高。
3.注意隱喻中詞匯學習的跨文化差異。
認知語言學認為,人類往往借助于表示具體事物的詞語表達抽象的概念,從而產生了隱喻思維。隱喻思維是人類共同的認知基礎,因此不同的語言文化背景下存在相似的表達方式。教師應利用類似的思維方式與表達方式加強學生的隱喻思維。當然也確實存在某些跨文化差異,所以教師在教授詞匯的同時要重視英漢隱喻間的差異。一方面可以掌握更多的隱喻表達;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學生了解更多的西方文化。
隱喻是語言變化的重要手段之一,存在于日常語言的各個角落,在產生新詞、淘汰舊詞和舊詞添新義的過程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大量的詞義演變都是通過隱喻方式進行的,把概念隱喻理論應用于高職英語詞匯教學,可以使詞匯教學方法更加符合認知規律,并提高教學效率。學習者如果詞匯意義隱喻化拓展能力較強,則具備更大的語言理解和產出潛能,形成更高程度的“語言意識”,從而促進其學習能力和記憶力的發展。
[1]Lakoff G.&Johnson M.Metaphor We Live by[M].Chicago:Chicago University Press,1980.
[2]束定芳.試論隱喻學的研究目標、方法和任務[J].外國語,1996,(2):9-16.
[3]蘇遠蕓.概念隱喻理論對高職英語詞匯教學的啟示[J].職教論壇,2011,20:32-34
[4]陳朗.近十年國外隱喻能力實證研究主體脈絡梳辨—以伯明翰大學Littlemore博士的研究為視點[J].外語界,2013,3:57-66
河北省教育學會“十二五”教育科研一般課題 課題名稱:概念隱喻在高職英語詞匯教學中的研究 課題負責人:張婷 課題編號:XHXNO.1211406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