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艷波
(莫力達瓦達斡爾族自治旗尼爾基第二中學 內(nèi)蒙古呼倫貝爾 162850)
提高英語課堂教學效果的幾點建議
單艷波
(莫力達瓦達斡爾族自治旗尼爾基第二中學 內(nèi)蒙古呼倫貝爾 162850)
以英語課程標準為指導,落實三維目標,更新教學理念,以學生有無進步或發(fā)展為教學有沒有效益的惟一指標,熟練地運用課堂教學的有效策略,真正提高課堂教學的質(zhì)量。
好課的標準 教學理念 教學有效 合作學習
隨著信息時代知識的迅速更新,中國的教育發(fā)展已進入了素質(zhì)教育的關鍵時期,如何提高學生的學習質(zhì)量,同時又避免以往的課堂教學中"填鴨式"教學方法,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教學全過程,是當前教育研究的重要課題.但在教學中仍然存在很多問題如:教學方法單一,單純的填鴨式教學還存在。不具有教學方法的方法是部分教師使用的教學手段。教學缺乏設計,實施泛泛,課堂活動任務設計簡單或不具有操作性或科學性.課堂活動,追求“量”忽視“質(zhì)”,在小組探究中趨于場面熱鬧,很難避免其中的膚淺與浮躁。教學目標定位不準確,沒有把握好教學的重難點.那么如何提高英語課堂的有效性呢?什么樣的課才是好課?好課的標準是什么呢?
我認為:在課程目標方面,師生是否明確并落實了三維課程目標。在教學方式方面,教師是否轉變了教的方式和學生是否轉變了學的方式。在使用教材方面,教師是否能夠做到用好教材并超出教材,能夠開發(fā)課程資源。在教學效果方面,學生的收獲是否大,課堂教學的效益是否高。
有效教學的核心就是教學的效益,即什么樣的教學是有效的?是高效、低效還是無效?所謂“有效”,主要是指通過教師在一段時間的教學后,學生所獲得的具體進步或發(fā)展。教學有沒有效益,并不是指教師有沒有教完內(nèi)容或教得認不認真,而是指學生有沒有學到什么或學生學得好不好。如果學生不想學或者學了沒有收獲,即使教師教得再辛苦也是無效教學。同樣如果學生學得很辛苦,但沒有得到應有的發(fā)展,也是無效或低效教學。因此,學生有無進步或發(fā)展是教學有沒有效益的惟一指標
1.關注學生的進步和發(fā)展。首先,要求教師有“對象”意識。教學不是唱獨角戲,離開“學”,就無所謂“教”,因此,教師必須確立學生的主體地位,樹立“一切為了學生的發(fā)展”的思想。其次,要求教師有“全人”的概念。學生發(fā)展是全面的發(fā)展,而不是某一方面或某一學科的發(fā)展。教師千萬不能過高地估計自己所教學科的價值,而且也不能僅把學科價值定位在本學科上,而應定位在對一個完整的人的發(fā)展上。
2.關注教學效益,要求教師要有時間與效益的觀念。教師在教學時既不能跟著感覺走,又不能簡單地把“效益”理解為“花最少的時間教最多的內(nèi)容”。教學效益不取決于教師教多少內(nèi)容,而是取決于對單位時間內(nèi)學生的學習結果與學習過程綜合考慮的結果。
3.關注可測性和量化。應該科學地對待定量與定性、過程與結果的結合,全面地反映學生的學業(yè)成就與教師的工作表現(xiàn)。因此,有效教學既要反對拒絕量化,又要反對過于量化。
4.需要教師具備一種反思的意識。每一個教師要不斷地反思自己的日常教學行為:“我的教學有效嗎?”“什么樣的教學才是有效的?”“有沒有比我更有效的教學?”
5.有效教學也是一套策略。要求教師掌握有關的策略性知識,以便于自己面對具體的情景做出決策,并不要求教師掌握每一項技能。
教師要明確提出的問題,有無合作的必要。對于那些學生能獨立解決的問題,就不需安排合作學習。只有那些學生不能單獨解決的、并能最大限度地發(fā)揮學生之間優(yōu)勢互補的問題,才是有價值的合作,是為了學生發(fā)展的有效合作。
1.教學思路清晰,對學生創(chuàng)造性思維的啟迪。教師的個人思維品質(zhì)集中地體現(xiàn)在教學思路上,又以非常鮮明的個性化色彩,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
2.教師講授需把握分寸
講解需恰當,把握好量:避免面面俱到,講的太多太泛,學生思維會處于“休眠”狀態(tài);把握好程度:避免蜻蜓點水,過于深奧,學生思維會處于“茫然”狀態(tài)。
3.教師應善于設計問題,促進學生思考
教師應熟悉教材和學生,設計出有價值的問題進行提問。提問應有一定的導向性,如導向文化感,導向品格修養(yǎng)等,促進學生的思考。這樣的提問和由提問引出的討論就有利于學生思維素質(zhì)和思想素質(zhì)的養(yǎng)成。
4.提高學生參與教學全過程的程度
葉圣陶:“教師所務,惟在啟發(fā)誘導。”啟發(fā)誘導學生學習主動性、讓學生自覺地去想、去分析、去研究、去開拓,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作用。
有專家指出:“考察英語教學效率的標準之一,應該是學生積極主動參與的程度。在一堂課上,如果70%以上的學生以主人翁的姿態(tài),積極主動地參與英語教學的全過程,這就可以說是一堂高效率的課。”
5.要為學生創(chuàng)設民主、和諧的課堂教學環(huán)境
心理學家羅杰斯曾指出,一個人的創(chuàng)造力只有在其感覺到“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的條件下才能獲得最大限度的表現(xiàn)和發(fā)展。 英語教學過程中要充分發(fā)揚民主教學思想,讓學生始終擁有安全、自由、開放的心境,無拘無束,敢疑敢問,敢說敢為。從某種意義上說,教學的民主程度越高,學生自覺學習的熱情就越高,課堂教學的效率也就越高。
總之,課堂教學是一門很深的學問,具有極強的藝術性.影響課堂教學的因素也很多,如教師的因素,學生的因素,教材的因素,以及課堂環(huán)境的等等.為了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我們必須以教學理論作指導,英語課程標準為導向,經(jīng)過自己的不斷實踐,不斷總結,不斷完善和創(chuàng)新,熟練地運用課堂教學的有效策略,真正提高課堂教學質(zhì)量.
[1]程曉堂.2002.英語教材分析與設計[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
[2]鄭紅蘋.英語任務型語言教學的內(nèi)涵,特點及實施[J].課程.教材.教法.2006(8)
[3]關俊玲.營造英語環(huán)境培養(yǎng)初中生英語學習興趣[J]新課程研究(基礎教育),2008(9)
[4]袁瑞瑞.提高初中英語課堂教學有效性的策略探析[J]空中英語教室.20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