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保團(保山市隆陽區瓦渡鄉文化服務中心 云南保山 678018)
?
簡論群眾文化活動的策劃
趙保團(保山市隆陽區瓦渡鄉文化服務中心云南保山678018)
摘要:我國人民群眾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對于文化活動的精神需求日趨強烈,如何提高群眾文化活動的創意,策劃量多質優的群眾活動,滿足群眾需求,是廣大文化工作者必須正視的問題。
關鍵詞:群眾文化活動;創意;創新;策劃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社會經濟快速發展,按照“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人民在基本物質需求得到滿足之后,對文化活動等精神需求越來越強烈,群眾文化活動迎來了新的春天,優質高效、膾炙人口的群眾文化活動層出不窮,極大的滿足了人民群眾精神文化的需求。但是我國群眾文化活動開展工作仍不理想,無論是量還是質都有待提高,需要廣大文化工作者在群眾文化活動的策劃上下心思、勤鉆研、勇創新,從而走出困境。
1.滿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
隨著社會的發展進步,人們不僅僅滿足吃穿等基本生活需求,而是需要與社會進步相適應的精神文化活動。創新群眾文化活動,策劃群眾喜聞樂見的文化活動,為人民群眾創造更加健康豐富的精神文化生活,避免“廣場舞”之類的群眾文化活動“一枝獨秀”。創新群眾文化活動有利于人民群眾塑造自身形象、陶冶自身情操,以更加積極樂觀的態度面對生活、投入工作。
2.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
文化是民族的血脈,是人民的精神家園,一個國家的文化實力和競爭力是國家富強、民族振興的重要標志。十八大提出“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關鍵是增強全民族文化創造活力”,加強群眾文化活動策劃的創新,有助于讓更多的群眾參與到文化活動中來,推動社會主義文化事業全面繁榮、文化產業快速發展,興起社會主義文化建設新高潮,提高國家軟實力,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
3.維護社會和諧穩定
加強群眾文化活動創意與策劃,舉辦更多健康積極的文化活動,可以寓教于樂,力促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教育的開展,弘揚中華民族傳統美德和時代新風,構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凝聚社會各界共識,引導人民群眾樹立正確的意識形態,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質和科學文化素質,營造知榮辱、講正氣、樂奉獻、促和諧的社會環境,維護社會的和諧和穩定。
1.群眾文化活動理念要有創意
隨著國家越來越重視群眾文化活動,各級文化館、站作為研究和指導群眾文化活動的組織機構作用日益凸顯,儲備大量優秀的文藝人才和先進的文化設施,然而在開展工作時很多人貪圖安逸害怕吃苦受累,缺乏積極進取的創新精神,在策劃舉辦群眾活動時“外甥打燈籠——照舊”,一成不變,以前舉辦過什么活動現在就搞什么活動,很少考慮創新。正所謂“觀念一新遍地金”,我們要更新理念,把策劃好、開展好群眾活動作為一項政治任務來抓,樹立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提高文化活動質量,為人民提供更多更好的精神食糧,堅持面向基層、服務群眾的工作意識,加快推進重點文化惠民工程。廣大文藝工作者要用創新的理念去發現優秀的群眾活動素材和方案,為群眾文化活動注入更多的生機和活力。
2.群眾文化活動內容要有創意
“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習總書記在文藝座談會上強調“人民是文藝創作的源頭活水,一旦離開人民,文藝就會變成無根的浮萍、無病的呻吟、無魂的軀殼”。文藝工作者在策劃群眾藝術活動時應該充分考慮群眾需求,在日常生活中需求靈感,注重挖掘群眾在生活中積累下來具有特色的文藝活動,運用自身文藝專業知識對原本粗糙的文藝活動進行再創作再提升,使其成為符合群眾胃口的精品文藝活動。
文藝工作者要向傳統學習,挖掘傳統民俗文化,增強傳統文化活動的傳承力。有些群眾活動在傳統基礎上加以創新,煥發了勃勃生機,如東北二人轉,原本只是局限于東北的小眾性群眾文化活動,正是因為適應時代發展改革創新,大膽的走上舞臺表演,才逐步由小眾性的文藝活動轉變為讓全國人民接受喜愛的大眾性文化活動。群眾活動只有尋根傳統,注入新鮮的血液,才能被現代社會的群眾所認可,才能使優秀傳統文化得以傳承并不斷發揚光大,真正成為廣大群眾的自覺行動和共同追求。
文藝活動最為忌諱的是閉門造車,需要博大的胸襟海納百川、兼收并蓄,以更加自信的心態、更加開闊的視野,大膽吸收和借鑒世界文明中優秀的群眾文化活動,取其精華,納其優長,結合我國社會主義的基本國情,進行大膽的吸收再創新,形成具有中國特色的群眾文化活動。
3.群眾文化活動形式要有創意
信息化革命正強烈改變人們的生活,群眾對于文化活動并不僅僅滿足于原有的簡單枯燥的表現形式,而是追求精彩紛呈、色彩斑斕、聲光電一體具有強烈感官沖擊的文化活動,因此需要在文化活動策劃和舉辦時要多在表現形式上下功夫,多采用先進的技術形式呈現文化活動。同時,現在是自媒體時代,群眾渴望在文化活動中以自我為中心,展現自我魅力,文化活動要注重網絡陣地的構建,運用網絡開展群眾文化活動,并開展群眾文化活動時注意引導群眾自我表現,滿足自媒體時代群眾需求。
4.群眾文化活動運作要有創意
群眾文化活動要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趨勢,保證長久的生命力和活力,就應該考慮引進市場化、商業化的運作。由于包括文化館等政府機構的人財物力有限,舉辦許多大型的群眾文化活動心有余而力不足,應當加強與專門的文化活動策劃公司合作,利用企業的專業運作能力提高文化活動舉辦的效率,形成“政府搭臺、企業唱戲、群眾受益”的三方共贏模式。在群眾文化活動運作中要多考慮市場化,政府機構負責文化活動創意的思考,把運作的事情交給企業,這樣能夠最大限度的保證群眾文化活動持續健康發展。
群眾文化活動作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滿足群眾精神文化需求、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維護社會和諧穩定等重要意義。促進群眾文化活動的大發展大繁榮,必須迎合群眾要求,提升群眾文化活動的創意。
參考文獻:
[1]張建雄.群眾文化活動的策劃與創意分析J].青年文學家.2013(07)
[2]于晶晶.群眾文化的活動策劃與創意[J].大眾文藝.201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