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詩盈
(湖南大學,湖南 長沙 410082)
網絡自制節目《奇葩說》的成功因素探析及啟示
邵詩盈
(湖南大學,湖南 長沙 410082)
近年來,各大視頻網站由于內外因素越來越重視節目自制,并漸漸成為自制節目的“生力軍”。《奇葩說》作為愛奇藝的王牌自制節目,獲得了點播率和口碑的雙贏。本文以傳播學以及節目策劃學視角來探析《奇葩說》獲得成功的主要因素,主要涵蓋內容生產層面、角色定位層面、價值引領層面、受眾互動層面。其次希望通過分析能給予網絡自制綜藝節目以借鑒意義。
互聯網;自制綜藝節目; 《奇葩說》;成功因素;啟示
《奇葩說》作為愛奇藝2014年斥巨資打造的中國首檔說話達人秀,由愛奇藝首席內容官馬東擔任主持人,高曉松和蔡康永擔任團長,節目圍繞社會熱點話題以辯論的形式進行,旨在尋找華人華語世界中“最會說話的人”。自節目上線以來,在口碑、營收、點播量上樹立了新標桿,節目累計播放量逼近3億,幾乎每期節目在上線24小時內破百萬,曾數度登頂微博話題榜。除了節目本身的火熱外,其輿論關注度以及后續話題討論量都超過同期其他網絡綜藝節目,節目的討論幅度從線上燒到線下甚至引起社會討論。“網生代”人群“吸睛度”看漲的同時,《奇葩說》也吸引了眾多廣告主,六大品牌競相追投。該節目的造星能力同樣令人咂舌,馬薇薇、肖驍、范湉湉等選手隨著節目的火熱一炮而紅。驚人的播放量、熱烈的討論度、源源不斷的廣告加投、立竿見影的造星效果都證明這檔網絡自制節目實現了經濟價值和社會價值的雙贏。
(一)內容生產層面:節目內容的精準定位和打造
在互聯網信息爆炸的時代,各種話題層出不窮但也瞬息萬變,人們的日常思維總是在碎片化的信息和觀點中喪失了表達獨立觀點的自覺性。《奇葩說》作為一檔說話真人秀節目,從碎片化的信息中拉出具有代表性的、爭議性的社會話題進行討論、辨析,以辯論賽的外衣包裹選手針鋒相對的觀點,選擇代表性的話題,擔當“輿論領袖”激發受眾對社會問題的深入性思考。相對于傳統辯論賽的嚴肅、正規、枯燥,《奇葩說》更加注重其內在的娛樂性、社會性、包容性,從制作團隊、到話題,再到選手選擇都洋溢著青春、大膽、無所畏懼的90后氛圍。節目“年輕化傾向”契合了當代網絡受眾群年輕化的時代背景,也是保證點播率的關鍵。《奇葩說》節目雖以“奇葩”為核心,卻以奇葩之名為“奇葩”正名,奇葩形式的背后其實是年輕人對這個時代熱點話題的思考和對自己價值觀的堅守。
(二)角色定位層面:節目角色的標簽化以及角色軟硬的高度配合
《奇葩說》節目由“馬曉康”、一位女神和各位奇葩選手組成,各個個體隨著節目的進程形成了鮮明的角色定位和分工,每個人強烈的性格特點也在節目中展露無遺,構成了獨特的節目符號和象征。就節目主持人層面而言,主持精選硬班底,女神調劑軟配比,對比中凸顯節目效果。馬東、高曉松、蔡康永都是以說話稱道的主持人卻風格各異,馬東幽默睿智、高曉松精準犀利、蔡康永溫柔有力,搭配一位“花瓶”女神,三男一女的組合調性增加了話語結構的多元化。“女神”角色以女性主義的視角來看待社會問題,感情和理性的軟硬交鋒也使得節目更加完整精彩。《奇葩說》這個節目火爆最核心的因素還是通過全國海選上來個性鮮明、巧舌如簧的奇葩選手們,節目著重塑造標簽化的選手。笑料十足的話題加上角色定位鮮明的選手們,不同的話題結合個性的選手產生不同的化學反應,通過這種娛樂形式來傳遞價值觀點、沉淀社會文化,充滿感性張力和理性思維的貧嘴和斗智也成為節目重要看點。
(三)價值引領層面:堅持價值觀點多元化和堅守核心價值觀的統一
網絡綜藝節目必須具備參與互動、熱鬧娛樂、情節懸念、激發情感以及思想引導等五大要素,綜藝節目的價值引領主要體現在后兩點上,觀眾捧腹大笑或潸然淚下是情感激發的表現,而更深層次上的思考和共鳴則是節目的思想引導。《奇葩說》節目中話題與話語場機制的綜合設計無疑是激發情感和思想引導的完美結合,節目讓觀眾經歷了從聽他人觀點、到思考自身觀點再到追問內心的心路變化。這種“自我探尋”的歷程伴隨著觀眾的情感共鳴、內心思考、價值探尋,把自我帶到節目中找尋自己的價值投射再進行人性的反思和探討。《奇葩說》尊重觀點的差異性和包容性,每一場辯論都包含著觀點與思想的碰撞、情感與理性的較量,在這種意義上最大限度地開啟了大千世界的話題之窗,對受眾而言也是一次逃離碎片化的漩渦、專注于思考社會議題的良機。
(四)受眾互動層面:追求最大程度上的受眾自主性和受眾參與感
在傳播渠道上,網絡自制內容講究多元推送,線上線下雙向發行,并及時地收集網友反饋并做出回應,滿足受眾的多元需求。《奇葩說》是典型的UGC(在線的用戶生成的內容)和PGC(專業生產內容)的融合體,追求最大程度上的受眾自主性和受眾參與感。首先,節目充分挖掘其UGC優勢,多渠道收集受眾的創意和意見,每期的辯論話題都是由網友討論投票選出,投放的問題是否能夠成為節目的辯題取決于網友參與對這道題的積極程度,這種前饋調查更有利于提升節目的社會性、話題性、爭議性。其次,節目充分使用大數據核心技術和檢測技術,運用“用戶臉譜”技術實時跟進用戶需求,根據數據分析用戶需求制定和調整生產內容,來滿足受眾的多方位體驗。最后,節目采用了彈幕這一互聯網互動新形式與觀眾進行實時交流,觀眾在觀看節目的同時通過彈幕將想法發送到屏幕上,顛覆了傳統媒體受眾“被孤立”的狀態,妙趣橫生的彈幕也令觀眾們領略到更多元化的趣味體驗。
經過第一季成功經驗的積淀,《奇葩說》第二季于2015年6月26日火熱上線,開播前就引發了網友的廣泛關注以及社會的熱烈討論。這種現象在網絡自制綜藝節目中是前所未見的,表明了《奇葩說》節目已得到社會的廣泛認可,逐漸成為愛奇藝綜藝自制節目的品牌,并向著現象級自制綜藝邁進。
[1] 郭慶光.傳播學教程[M].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9.
[2] 胡智鋒.電視傳播策劃學[M].復旦大學出版社,2012.
[3] 李翔.視頻網站自制節目的內容特色與生存之道[J].當代傳播,2014(01).
G222.3
A
1674-8883(2015)23-003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