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寶輝,鄒 勇,何振峰(.深圳煙草工業有限責任公司,廣東深圳5809;2.廣東省煙草南雄科學研究所,廣東南雄52400)
成熟度是煙葉品質的中心因素,是煙葉生產的核心[1-4],它貫穿于煙葉生產與加工的全過程[5-7]。烤煙分級(GB2635-92《烤煙》)中的成熟度是指調制后煙葉的成熟程度,它表達了調制后煙葉內部生理和生化變化符合卷煙工業加工要求和吸食者需要的程度,也反映了煙葉的理化性狀及安全性。現有的分級標準對成熟度的判定是依據煙葉的外觀特征來判斷的,這就要求煙農和收購人員對不同成熟檔次煙葉要有足夠的感性認識以及實踐經驗。目前,烤煙生產中主抓煙葉成熟度,卷煙企業呼吁提高煙葉成熟度,但煙葉收購過程中往往把因成熟度較高而出現較多成熟斑和殘傷的煙葉當作雜色煙,而葉片較完整和顏色偏淺黃干凈的煙葉定在較高的等級,不利于卷煙企業正確使用原料和以成熟度為中心的各項生產技術的落實。因此,正確認識煙葉成熟度并在分級過程中準確把握與分級因素的關系,為卷煙企業提供優質原料和提高煙農種煙積極性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1.1 采收成熟度對煙葉外觀質量的影響 表1可以看出,以中部煙葉為例,烤后煙葉橘黃煙比例以適熟煙較高;由于適熟煙葉在大田生長時間較長,內含物質轉化較充分,煙葉烘烤特性較好,微帶青、雜色、光滑煙比例較低,但由于在田間時間較長,受外界影響因素較多,殘傷煙比例則增加。因此,在分級過程中要把握好成熟度與外觀質量的限度。

表1 中部煙葉不同采收成熟度烤后煙葉外觀質量 %
1.2 采收成熟度對煙葉化學成分的影響 由表2可見,煙葉淀粉含量隨成熟度的提高逐漸減少;總糖含量在煙葉達到生理成熟時含量最高,其后隨著成熟度提高而逐漸降低;蛋白質含量則隨煙葉成熟度的提高逐漸減少;煙堿、石油醚提取物及多酚類物質含量隨成熟度的提高有所增加,但適熟采收煙葉烤后含量最高,過熟時則含量有所下降。

表2 中部煙葉不同采收成熟度煙葉化學成分分析
1.3 成熟度與物理性狀的關系 由表3可知,不同采收成熟度對烤后煙葉的物理性狀存在較明顯的影響。隨煙葉成熟度提高填充能力增加、燃燒性變強,但葉片逐漸趨薄、葉質重下降,煙葉的拉力、伸長率則以適熟葉最大。

表3 中部煙葉不同采收成熟度煙葉感官質量評價
1.4 成熟度與感官質量的關系 由表4可以看出,隨著成熟度的提高,煙葉的感官質量明顯改善,適熟時感官質量最佳,具體表現為:香氣質佳、香氣量充足、雜氣最輕微、刺激性最小、余味最舒適。相比之下,尚熟的煙葉則香氣質差、香氣量不足、雜氣重、刺激性大、余味澀;而過熟的煙葉香氣量減 少、木質雜氣有所增加。

表4 中部煙葉不同采收成熟度煙葉感官質量評價
1.5 成熟度與煙葉安全性的關系 從煙葉成熟度對煙葉中總亞硝胺含量的影響來看(表5),不同成熟度煙葉中亞硝胺含量從大到小為:過熟煙葉、尚熟葉、適熟葉;從同一成熟度不同部位來看,不同部位亞硝胺含量從大到小為:上部葉、中部葉、下部葉。說明采收適熟煙葉,進行恰當烘烤,在提高煙葉化學成分的協調性和評吸質量的基礎上,能夠降低煙葉總亞硝胺含量、提高安全性。

表5 中部煙葉不同采收成熟度煙葉總亞硝胺含量μg/g(DW)
2.1 成熟度與雜色 生產上較高成熟度的煙葉因大田生長時間長會出現成熟斑、病斑、焦邊,烤后形成雜色斑點,而定級人員分級時停留在看部位、分顏色、摸厚度水平上,片面追求煙葉“黃、鮮、凈”,將因成熟度高出現的成熟斑、病斑、焦邊等與雜色混淆,定為B3F、B4F,甚至定到雜色組,這樣對煙農起到了錯誤導向,使煙農不敢提高采收成熟度。
2.2 成熟度與光滑葉 在煙葉分級過程中部分預檢員或驗級員對那些表面鮮凈、細致平展,但葉面僵硬或平滑,無油潤感,韌性和彈性差的光滑煙葉,誤以為成熟葉,而對那些顏色淺淡的檸檬黃葉片,尚有皺縮感和彈性的成熟煙葉,則容易誤以為是光滑葉。
2.3 成熟度與殘傷 在生產中成熟度較高的煙葉由于田間生長期較長,易出現赤星病、蛙眼病等病斑,并伴有葉片焦尖和焦邊現象,導致烤后原煙的殘傷面積增加。
2.4 成熟度與微帶青 在分級收購中部分驗級員錯誤地認為煙筋微青煙葉可以繼續變黃,將其錯誤地歸入主組定級。其實,微帶青煙經過存放一段時間后雖有青筋消失的可能,但其顏色暗淡,色澤不均勻,仍然是尚熟葉,不能歸入主組定級。
3.1 認真領會成熟度檔次的劃分及具體要求 烤煙國標中5個成熟檔次的煙葉具有明顯的外觀特點[8]。
3.1.1 假熟。多出現在腳葉,或干旱和漬水外觀上變黃,但未達到真正成熟,由于營養成分缺乏顏色較淺或身份較薄,香氣不足,煙味較淡。
3.1.2 欠熟。田間煙葉未達到成熟即采摘,葉片結構較緊密,烘烤過程水分散失不暢,烤后有較大面積的僵硬(光滑),易出現掛灰或蒸片等雜色現象;或因烘烤過程變黃時間較短,烤后煙葉有較大程度的含青。
3.1.3 尚熟。田間煙葉剛達到成熟,生化變化尚不充分或調制失當、后熟不夠。在葉片結構、身份、色度等方面出現不符合其部位特征的異常現象,烤后煙葉外觀有一定的含青,較大面積的光滑葉,或有較明顯的掛灰和蒸片等雜色,顏色偏淺淡。
3.1.4 成熟。田間煙葉達到工藝成熟,烘烤工藝恰當,煙葉后熟好。煙葉沒有任何的含青或明顯的掛灰和蒸片類的雜色,沒有大面積的光滑葉,葉片結構和身份符合煙葉所屬部位的特征。
3.1.5 完熟。多出現在上部煙葉,煙葉在田間達到充分成熟,有明顯的成熟斑和赤星病斑;烘烤工藝配套煙葉內部的干物質尤其是碳水化合物消耗較多,烤后葉片結構疏松,身份中等,手持有輕飄的感覺,油分較少,發酵后有明顯的甜香氣,顏色多橘黃或淺紅棕色。
3.2 以成熟為中心加強分級扎把培訓工作 田間真正成熟煙葉調制后葉片結構疏松,色澤飽和,光澤強,加壓不易粘結,無虛飄之感。隨著成熟度的提高,部分煙葉出現成熟、病斑、葉邊枯焦是不可避免的。因此,應當進行煙葉分級標準成熟度認識培訓,只有各級分級人員充分理解了分級標準中成熟度的含義,才有可能正確識別煙葉成熟度各檔次的特征。
3.3 嚴格執行國標GB2635-92《烤煙》,建立成熟度為中心的收購標準 在分級收購中,把煙葉成熟度與葉片顏色、雜色或光滑狀態等因素相結合,才能真正判別煙葉成熟度,如現行國家烤煙分級標準中,C2F、B2F看起來分別要比C1F、B1F顯得葉片完整、干凈,正是因為C1F、B1F成熟斑較多的緣故。結合目前烤煙生產的實際情況,有下列情況之一的,可以判斷為成熟度欠缺的煙葉:一是含有青色(包括青筋);二是煙葉光滑面積較大;三是煙葉呈偏淺色檸檬黃、且色度不均勻;四是煙葉正、反面顏色差異偏大,且背面顏色淺淡;五是中部煙葉葉片結構稍密或緊密;六是上二棚煙葉結構緊密或身份偏厚,呈牛皮紙狀。
烤煙國標分級因素中雜色、微帶青、殘傷、光滑等因素都有硬性的指標界定,雖然成熟度多是文字的描述,但與其他因素指標密切相關。生產中隨著煙葉成熟度的提高,煙葉皺縮程度增大,烤后很少出現光滑、含青現象,但煙葉尤其是上部葉容易出現深色成熟斑、赤星病斑和枯尖焦邊,烤后雜色、殘傷程度有可能增大。因此,在了解不同成熟檔次煙葉的質量特點的基礎上,結合生產實際和國家分級標準,把理論和實踐相結合才能在分級實踐中正確判定煙葉成熟度。
[1]章新軍,黎妍妍,許自成.河南烤煙外觀與內在質量的綜合評價[J].安徽農業科學,2007,35(7):1953-1954,1959.
[2]黎根,畢慶文,汪健.烤煙主要化學成分與煙葉品質關系研究進展[J].河北農業科學,2007,11(6):6-9.
[3]謝已書,周焱,王能如,等.烤煙成熟采收與密集烘烤[M].北京:中國農業出版社,2003:15.
[4]趙銘欽,劉國順.香料煙醇化過程中煙葉化學成分與品質變化的研究[J].中國煙草學報,2006(2):29-33.
[5]崔國民,葉繼宗,羅會龍,等.烤煙密集型自動化烤房及烘烤工藝技術[M].北京:科學出版社,2012:17-137,456-489.
[6]王允白,王寶華.影響烤煙評吸質量的主要化學成分研究[J].中國農業科學,1998(1):89-91.
[7]煙葉調制與分級編寫組.煙葉調制與分級[M].北京: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2000.
[8]宮長榮,楊煥文,王能如,等.煙草調制學[M].北京:中國農業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