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典
(沈陽市藝術學校 遼寧沈陽 110000)
激發興趣,提高英語聽說教學水平
李典
(沈陽市藝術學校 遼寧沈陽 110000)
結合多年的教學實踐,總結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套路,以適合藝術學校的學生英語聽說能力的培養,取得了很好的教學效果。
聽說 改革
通過多年的中專英語教學實踐,我深深地體會到學生英語聽力理解提高的程度,不僅僅取決于學生的智力水平高低,還有聽者本身的綜合語言能力,及其非語言能力,也叫非智力因素,比如說:學生學習動機,學習興趣,學習環境等方面內容。提高和加強學生的聽力能力是英語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英語教學中的一大難關,提高學生的聽力理解是外語教學的當務之急。現代教育理論指出“學生是教學活動的主體”,因此開發學生的非智力因素,增加學習興趣是英語學習的終極目的,我們幫助他們把學習養成了習慣、愛好、主動、自愿地去學習,這才真正達到了教學的目的。
我對我校舞蹈專業(80人),表演專業(20人)新生英語聽力課學習目的進行了調查,其中對英語聽力課有著強烈愛好、興趣,具有內激勵的學生占15%,75%的學生認為學習英語聽力對將來通過期末或畢業考試的需要,故此而學習,10%的學生對英語聽力學習一無興趣,二是原來基礎不好,望而生畏,只想混下去。通過調查了解學生對英語聽力學習的現狀,我在教學過程中,針對具體不同動機的學生,采用不同的教學方法,啟發他們的積極地學習動機,調動學生們學習英語聽力的積極性。下面就對我校學生英語聽力教學談一些認識和做法。
語言能力是聽力理解的基礎,包括學生們自身的語音面貌,對所學語音的語音知識、語法知識及詞匯知識的掌握,注重糾正學生的錯誤發音,普及語音知識的教學,比如:重讀、連讀、弱讀、變音等。聽力課上所涉及的語法通常是最基本、最常用的,需要進一步鞏固和加強。對那些學習基礎好、思維敏捷、表現活躍的學生讓他們起著骨干作用,發揮他們的英語聽力學習上的優勢,鼓勵他們,把有難度的問題,讓他們去處理,使他們不斷產生好奇,探索新的問題,不滿足現狀,學習上更加積極進取,保持優良成績。對那些基礎差又有學習意愿的同學,大加表揚鼓勵,讓他們處理、回答難度一般的問題。對學習英語聽力興趣差的學生,課堂下單獨找談話,以鼓勵為主,和他們談心,給他們輔導,增強他們的信心。
在英語中,由26個字母組成的許許多多單詞有很大部分是同形異聲異意詞,例如:tear,它讀音[tε ]時與讀[ti?]時表達的詞意是不同的也,詞性和用法也不同。又如同聲異形異意的單詞也有許多,例如:boy(男孩),buoy(浮標),兩個詞讀音相同,都讀[b?i],可是詞形不同,詞意也不同。有些英語單詞中還夾著不發音的字母,如:Wednesday['wenzdi]等。這些詞只聽聲音,而不見其形的時候容易混淆。不張開口讀一讀,是難以體會它們在讀音上的差異的。
所以在實際教學中,我做到了讓學生養成大聲朗讀的習慣,多聽、多說、多模仿,改正錯誤發音,注重重音的位置,只有注意這些,聽力的理解能力才能提高。以朗讀代替默讀,經常出聲地朗讀一些短文或篇章,要讓英語詞匯聲、形留在學生的記憶里。因此,朗讀與聽力水平的提高密切相關。
當學生聽到自己朗誦文章時,可以體會到詞與詞之間,句與句之間在讀音上的差異,可促進語音基本功的訓練,只有讀音準確了,聽力才能進步,印象更加深刻。朗誦就有助于培養學生的外語思維能力,培養語感。憑自己多年的經驗,抓朗讀很有必要,很有好處。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學生中的松散,老師要經常表揚或講評,使學生中形成一種競賽的氣氛。
教育心理學把學生的學習動機來源分為兩個方面,一是內激勵,二是外激勵。內激勵一般是通過學生的愛好、興趣和好奇心等。人們對感興趣的事物會產生追求感,從而激發其探索心理,從而增加個人成功的愉快感。培養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提高其學習自覺性,開發學生非智力因素是提高聽力理解力的一個重要方面。如何正確引導學生們將外部激勵逐步過渡到內激勵上來,使“要我學”變為“我要學”,教師的教學方法起著關鍵的作用。在課堂教學中注意實行因材施教的科學教學方法。鼓勵口語較差的學生開口說話,在講解課文時,精講多練語言點,使學生感到英語學習上的進步,提高英語學習的興趣,用自己的話復說一遍所學內容,以小組形式互相提醒,共同完成,調動學生學習主動性,收到了良好的教學效果。培養學生學習興趣,在實踐中我有以下幾點做法:
1.精講多練。
2.采用情景導入法講解課文,多聽、多讀、多練。
3.保護學習中有困難的學生的自尊心,多鼓勵。
英語聽說教學中,教師要遵照外語教學規律,積極努力開發學生的非智力因素,才能提高整體學生的英語聽力水平。
采取多種形式,創造情景教學環境,提高聽說效果。聽說課教學,不能離開實際活動的社會背景,盡量給學生提供創造真實的言語交際情景和英語學習環境,引導他們的好奇心,增強領悟,提高教學效果。在課堂教學中,我盡可能多地進行情景教學,使用所學的詞匯、句型、語言表達,把枯燥無味的語言結構變成活的語言,在不斷的情景訓練下,提高語言使用的熟練度,舉一反三,使學生能在生動形象、充滿樂趣的環境中學習到語言,收到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還舉辦英語角、英語墻報、英語朗誦會、觀看英語原文電影,收聽英語廣播,提倡學生之間在教室在寢室用英語對話。
通過這些英語學習環境的強化和開辟,學生們都說有種“身臨其境”的感覺,增強了聽說英語的興趣,開發了他們學習英語的動機,促進了英語交際能力的發展,同時也提高了他們的英語學習水平。
綜上所述,上好每一節英語聽力課,教師必須精心設計、合理安排、高效地利用時間,傳授知識的同時又培養了語言技能,為以后繼續學習深造打下了基礎。
[1]Jeremy Harmer,1983.The Practice Of English Language Teaching
[2]王益:《教師應用心理學》,湖南大學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