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琦
(遼寧職業學院計劃財務處 遼寧鐵嶺 112099)
試論高職會計專業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王琦
(遼寧職業學院計劃財務處 遼寧鐵嶺 112099)
職業教育是培養具有綜合職業素質和職業技能的人才,是高等教育的一部分。隨著教育的不斷改革,高等教育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高等教育中的會計教育也隨著教育改革發生變化,由原來的擴大規模變成現在的內涵發展,但是這種發展,也給高職會計專業教學帶來很多問題,這些問題影響了教學質量和人才培養的目標。本文通過分析這些問題,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法和對策。
會計教學 問題 對策
會計學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既要求有專業的理論知識,還要有很強的應用實踐能力。然而,這些能力的培養,除了學生自身外,還有老師的教學方法。教學方法除了是完成教學任務,還要注重教學質量的提高,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中不斷探索和創新方法。但是,我國的高等會計專業教育是一種傳統的注入式的教學模式,還是以教師為中心,學生像機器一樣,被動吸收知識,這種教學模式培養出來的人才只有理論知識,動手操作和實踐能力差,不能主動地思考和分析問題,很難滿足崗位對職業技能的要求適應社會,教學中存在的諸多問題,急需得到解決。
1.教學方法和手段
目前,教育的方法還是原來的傳統教育方法,以教師為中心的“填鴨式”教育,把課堂上知識的講授和學習作為重點來教學,主要是教師講,學生主動思考的少,教師只是講解會計處理事項的結果,而并不對經濟或者相關的事項作出說明,對會計分錄和報表也只是簡單生硬地講述,學生并不能很好地理解,師生之間缺乏互動,形成一種沉悶的課堂氣氛。
由于學校的教學條件和硬件設施的限制,教學手段仍然是以教師在黑板上板書為主,導致了學生的實踐能力得不到鍛煉和培養,整個的教學質量得不到提高。近年來,會計學教材內容不斷地豐富與完善,信息量也在增大,但是傳統的教學手段并沒有得到改善,所使用的多媒體教學也只是播放視頻,不能達到很好地教學效果,使人才的培養也不能達到要求的層次。在信息化的時代,傳統的教學模式已經無法滿足學生對信息的需求,如果使用多媒體來講授會計這門課,就會在很大程度上提高教學效果和質量,尤其對于初學者來說,會計是一門很難學的學科,知識的專業性太強,很難理解,如果不用多媒體講解這種抽象的知識,學生很難產生興趣。
2.教材內容不合理
我國的會計教材種類多,內容繁雜,沒有得到統一。會計學教材應該及時進行改革和更新,課程內容要隨著相關法規、制度發生相應的改動。但是,傳統的教材由于編寫時間長,一些新案例、新方法和新內容很難及時編入教材中,這樣的教材并不能適應高職會計專業教學的要求。
3.實踐教學缺乏
高職專業教育主要注重培養技術性的應用型人才,所以,在教學中要求理論講授和教學實踐相結合。高職會計專業教學的重要特征是實踐性,實踐性教學是經濟全球化的要求,而高職院校也逐漸認識到實踐教學的重要性,開設了高職會計的實踐課程,包括畢業實習和課程學習中的模擬實習,但是像模擬實習,并沒有完全實行,只是把它當成可有可無的,時間多就安排,時間少就棄之不顧,沒有得到重視。實踐教材不能滿足需求,目前的會計學教材內容混亂,種類繁多學校在選擇教材上也有一定的隨意性,沒有統一規定,使用的教材很難滿足教學的要求。高職會計學的教學課程設計缺乏與相關學科的聯系,如管理學、信息學以及國際貿易等學科,都沒能很好地融合進去。教學中講解的案例少,使學生的認識膚淺,知識面狹窄。學校安排的校外實習,也只是安排快要畢業的學生,很多的學生認為,實習只是一種找工作前的緩沖,并不是真正的工作,很難引起重視,而且實習單位可能沒有安排專業的老師指導學生的實習,使實習變得很盲目。
1.改進教學方法和手段
改變原來的教學方法和手段,把教、學、做融為一體,形成以老師為指導,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模式。根據會計教學的特點,采用不同的教學方法。首先,在教學中,可以采用啟發的方式指導學生思考問題,然后引導學生找到問題的思路,最后解答出來。有時候,教師可以把問題設置為誘發式的,結合課堂上的講解和學生進行討論交流,把要學習的理論知識轉化為學生的能力,主要讓學生掌握解題技巧和思路。教師在教學中要積極耐心與學生進行討論,對案例共同分析,引導學生獲得正確的認識和答案,實現師生互動。還可以把內容隱藏于問題中,然后讓學生主動提出問題,經過思考和老師的點撥,自己解決提出的問題。這種方法培養了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創新意識,養成了自主學習的習慣。會計專業教學的手段需要優化。會計學中涉及的內容如憑證、報表等很繁瑣,教學中需要使用多媒體和投影儀等教學手段來輔助教學,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熱情。
2.及時更換會計專業教材
學校使用的課程對會計專業教學的影響很大,學校要多與行業合作,開發與實際相聯系的教材,學校的相關教研人員應該多關注會計制度及處理的更新,提出新的建議,保證教材的質量和信息的先進性,這樣,學生就能了解和掌握到最新的會計知識,減少了教育資源的浪費。
3.加強實踐能力的鍛煉
高職院校應該多加強實習和實訓,提高辦學條件和教學質量。會計學本身具有很強的實踐性,許多的技能要靠實踐來掌握,如果缺少實驗室和實踐的學習,學生很難掌握會計的原理和技能。因此,在教育的改革中,學校要不斷增大實訓和實習在課程中占的比例。完善實習資源,加快實驗室建設,完善信息資源,提高會計專業學生的實踐能力。
高職院校是我國職業教育中的重要角色,是以培養具有實踐能力和高素質的技能人才為目標的。由于傳統會計專業教學中存在的一系列問題,導致職業教育的目標很難順利的實現,引發了會計行業對高質量的會計教學的呼喚和對高實踐能力的會計專業技能人才的要求。所以,新的社會環境下,為了培養具備高技能和創新能力的人才,急需對高職會計專業教學進行改革,提高教學質量。
[1]富琳姝.高職高專會計專業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濟南職業學院學報,2008,(6).
[2]楊曉華,陳冠亞.高等會計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江蘇經貿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5,(2).
[3]劉向東.高職會計專業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20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