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雙紅
(龍口廣播電視臺,山東 煙臺 265700)
新媒體環境下電視新聞編輯的發展多樣化路徑探討
張雙紅
(龍口廣播電視臺,山東 煙臺 265700)
在如今新媒體廣泛迅速發展的時代,人們對于新媒體的使用越來越頻繁,可以說人們的生活離不開新媒體,新媒體的使用已經和人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因此,電視新聞業要想在新媒體環境下的競爭中繼續站穩腳跟,必須展現自己編輯多樣化的優勢,展現電視新聞業的獨特吸引能力。本文將探討新媒體環境和電視新聞業的關系,并對如何實現電視新聞編輯的多樣化發展提出幾點可行的措施。
新媒體環境;電視新聞編輯;發展;措施
經濟的發展帶動了新媒體環境的迅速發展,在新媒體環境下的電視新聞業的發展的途徑也逐漸增多,其發展的前景不容小覷,雖說新媒體環境的迅速發展給電視新聞業帶來了很大的發展機遇。但是,機遇和挑戰總是并存的,在電視新聞業快速發展的同時,也遇到了很多挑戰,而能否在這些挑戰當中生存下來,是需要不斷的努力和創新的。電視新聞業要想在競爭逐漸激烈的新媒體環境中生存下來,必須提高新聞制作的水平和質量,必須在新聞編輯方面創新,做到多樣化發展,只有利用多樣化編輯方式的新聞,吸引住觀眾的眼球,滿足觀眾的視覺享受,才能在新媒體環境下的競爭中存活下來。在如今新媒體廣泛迅速發展的時代,人們對于新媒體的使用越來越頻繁,可以說人們的生活離不開新媒體,新媒體的使用已經和人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因此,電視新聞業要想在新媒體環境下的競爭中繼續站穩腳跟,必須展現出自己編輯多樣化的優勢,以展現電視新聞業的獨特吸引能力。本文將探討新媒體環境和電視新聞業的關系,并對如何實現電視新聞編輯的多樣化發展提出幾點可行的措施:
傳統新聞傳播媒介,如電視媒體下,新聞的傳播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它的時間具有固定性,這樣的情況一般會導致如果沒有及時收看新聞信息,就會錯失掉觀看新聞的機會,這對于大多數工作繁忙卻很關心時事新聞的人來說是一件比較麻煩的事。因此,在新媒體廣泛迅速發展的環境下,電視新聞的觀看已經不是問題,人們可以隨時在新媒體環境下如網絡環境下的數字電視、手機、電腦等觀看他們想看的時事新聞,這種既方便又能充分滿足人們需求的信息傳播方式相比于傳統的電視傳播具有很大的優勢。而新媒體環境對于電視新聞的編輯形式的要求又比較高,因為在新媒體環境下,各種競爭不斷激烈,要想在這一領域站穩腳跟,必須要讓自己的新聞編輯形式具有更多的靈活性與多樣性,以此作為吸引觀眾眼球的標準,而且電視新聞作為新聞傳播的主要形式,在新聞傳播界具有很大的權威性和公眾信服力。因此,電視新聞應該抓住這一機遇,將新媒體環境下帶來的挑戰轉化為難得的機遇,借助新媒體環境,開拓自身的發展契機,充分發揮電視新聞的優勢。
電視新聞業要想在新媒體環境中站穩腳跟,必須發展屬于自身的特點和優勢,尤其不能顯得新聞形式看起來枯燥乏味,新媒體環境下電視新聞業的發展應該有一定的藝術美,并且能滿足觀眾的需求。電視新聞是一種將視和聽相結合的產物,所以要講究一定的藝術性,將新聞表達出來的同時應該附帶有一定的新聞特有的藝術畫面,因為單一的只將新聞用文字表達出來的方式會對觀眾造成視覺疲勞的效果,從而影響到新聞的傳播和引領作用。因此,新媒體環境中電視新聞編輯必須多樣化、藝術化,通過各種藝術性的結合將新聞靈活地展現出來,升華其價值。同時,電視新聞編輯的多樣化其最主要最根本的目的是為了滿足觀眾的需求,時代在不斷變化,一代新人換舊人,人也在不斷變化,人的思想也在不斷變化和進步,人們不再滿足于單一的觀看新聞,而是要從多方面、多角度的了解時事新聞的內容,將時事的發生從多方面、各角度表現出來,滿足人們對于時事的關注,從多方面詮釋時事的內容。因此,電視新聞編輯的發展多樣化不僅需要藝術美感,還需要不斷創新變化以滿足人們對新聞的要求。
(一)注重消息類新聞編輯的多樣化發展
信息類新聞播報的最主要的是比較嚴肅和重要的新聞,它最主要的作用就是向人們傳遞實時消息,因此,需要將新聞的編輯形式多樣化,利用各種方式的配合將新聞準確生動地表達出來,增強新聞表現的豐富性和真實客觀性,更利于觀眾掌握和理解新聞的內容。例如,對重大事件進行播報時,可以進行現場采訪的形式,將事件發生的現場給觀眾呈現出來,同時可以適當地對當地民眾進行采訪,征求當地的民生民意,不僅能提高新聞的真實性,而且能將消息最真實最準確地傳達給觀眾,增加了消息類新聞的真實性和可觀性。
(二)針對不同類型的新聞進行多樣化編輯
新聞的形式和類型分為很多種,有政治型新聞、經濟型新聞、生活型新聞、娛樂型新聞等等新聞類型,因此,針對不同類型的新聞擁有的不同的特色,應該實施多樣化的編輯措施,多樣化的編輯要體現出這一種新聞的特點,要符合這一類新聞的風格。政治型新聞的編輯應該是嚴肅正規的,經濟型新聞應該配上一些有關經濟發展的圖片或者講解,生活型新聞更多的要與日常生活的人或事相關,在編輯時也應該附帶有圖片和采訪的環節,娛樂型新聞主要是表現新聞的娛樂性,應該要有能表現其樂趣的編輯形式。
(三)新聞編輯思路的創新和多樣化
實施針對不同類型新聞進行編輯多樣化發展的同時,也不能忘了對最本質的新聞編輯思路的創新和多樣化,編輯的思路是奠定新聞編輯的基礎,創新作為21世紀各種企業發展的重要理念,電視新聞業也是必不可少的。人們總是會被新鮮的事物吸引,因此,負責新聞編輯多樣化工作的人員也應該從新聞編輯的思路上尋求一條路徑,破開傳統新聞編輯思維的局限性,賦予電視新聞新的活力,給觀眾帶來全新的視角和體驗,以此來吸引觀眾的眼球,達到傳播信息和引領輿論的目的。
新媒體環境下的電視新聞業的發展形式可以說是豐富多彩,各種網絡媒體、數字電視、手機電腦等參考文獻:
傳播媒介,都能充分發揮出電視新聞的優勢。電視新聞業對于廣大國民群眾的影響是極其巨大的,人們從新聞中獲取他們想要關注的、看到的東西。因此,為了讓人們看到更具有藝術性和吸引力的新聞,新聞編輯工作要做到將新聞的表現形式多樣化,多創造一些既具有深度又能抓住人們眼球的新聞編輯形式。對于各種傳播信息的媒介和形式來說,新聞是最具有權威性和更能取得人們信任的傳播信息的媒介,在新媒體環境下的電視新聞的傳播更具有優勢。為了讓人們獲得更豐富、更具有藝術美感的新聞,為了更好地發揮新聞的引導功能,必須將電視新聞編輯的發展多樣化、豐富化,將各種電視新聞編輯的形式結合起來,創造出更具有內涵和豐富性的新聞,吸引并提高觀眾對于電視新聞的關注度。本文僅是作者自己的一些想法,因為經歷和閱歷尚還不夠,可能有許多并未顧及的觀點,謹以此文來表達自己的看法。
[1]趙敏杰.淺談新媒體環境下電視新聞編輯的多樣化[J].科技傳播,2012(19).
[2]謝金華.論新媒體時代電視新聞編輯的創新路徑[J].今傳媒,2014(3).
[3]向延桃.從受眾角度探討消息類電視新聞節目編輯技巧[J].新聞界,2011(4).
[4]王慶.從美學視角看電視新聞及其編輯[J].中國廣播電視學刊,2011(7).
[5]曹鵬.中國媒介前沿[M].北京:新華出版社,2003.
[6]袁軍.新聞媒介通論[M].北京:北京廣播學院出版社,2000.
[7]張明媚.用獨特的編輯意識為電視新聞增色[J].當代電視,2011(7).
G222.1
A
1674-8883(2015)24-0134-01
張雙紅,女,山東龍口人,研究方向:電視新聞傳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