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 雯
(山西傳媒學院 管理系,山西 太原 030619)
(1)選題依據和研究意義。傳媒,即傳播媒介。在社會運行的過程中,傳播與媒介發揮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尤其步入如新世紀以來,任何事物的發生與進展,都能夠通過相關的媒介手段迅速準確地傳播開來。以往的傳媒通過狼煙、烽火,進而有了快馬、驛站,而這些傳播媒介所搭載的僅僅是一些非常重要關鍵的信息,傳媒并沒有走進到千家萬戶來。后來,在時代的演變中,越來越多的媒介被創造出來,因而其所搭載的東西,服務的對象也有所擴大,甚至囊括了生活的方方面面?,F在的傳媒事業不僅僅關乎個人的日常生活,也關乎經濟社會的正常運行,甚至還影響著政治的安定與團結。所以,肩負著傳媒事業的我國傳媒集團如何在新時代背景下積極應變就成為擺在所有傳媒人面前不可避免的時代課題。對于全媒體時代下我國傳媒集團管理模式變革的研究,是有著非常現實的重要意義的。此項研究能夠更加清晰地剖析開我們所處的全媒體時代,具體了解到其中起決定性作用的規律和法則,在此基礎上,明確闡釋傳媒集團所面臨的困境與優勢,進而果斷采取措施,趨利避害,保持長久的競爭力,為社會的正常運行保駕護航。
(2)研究方法及研究過程。整體綜合與個別分析相結合。在真正了解到這個題的情況后,總結出一般的普遍的規律和問題,進而找出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三個主體進行具體分析。同時,筆者將制作好的問卷在網絡上發放以供網友填寫,網絡問卷的設置題目分為封閉式和開放式,封閉式的題目選項設置為更多層次,更豐富的選項,以期收集準確的網友信息,有助于更好地把握規律掌握內涵,進而探討該模式未來的發展趨勢。在開放式題目中進行定性的分析,以得出對當前模式下的看法、其中存在的問題、得到的實惠、改進的建議、未來的設想,總結出大致普遍的反映,自身進行一個再次的材料匯總和加工,通過抽象和概括等方法,做到去粗取精,提煉本質。在封閉式題目中進行定量的分析,核對出各個問題所受關注的程度,形成調研報告。此種方式可以最大限度地了解到受眾群體的意見和建議,能夠保證調查對象的覆蓋范圍足夠寬廣,確保調查解果的相對客觀性,實現調查目的。
(1)概念解讀。全媒體時代,這是一個新的名詞,誕生于最新的革命浪潮中。在新時代的背景下,人們進入了多媒體時代,不再像原來只有少數的媒介工具。尤其是互聯網誕生以來,取得了長足的進步,無論是對政治經濟,還是對人們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都產生了非常強大的沖擊力。[1]而全媒體時代就誕生于這樣的環境下,既包括傳統的媒介方式,如電話、報紙、電報等依舊釋放能量的老媒介,又包括互聯網誕生后的互聯網媒介,該項媒介在新的全媒體時代同樣占據著非常重要的地位,并且未來將更加顯著。并且,這兩種媒介方式并非兩相背離各行其道的,而是在不斷地融合,不斷地關聯中。
(2)關于動因分析。關于全媒體時代背景下傳媒集團的模式變革的動因分析主要有內外兩個方面。在內因上,是一個企業順應自身發展規律所必須采取的自我革新的手段。每一個企業都是為了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實體,在其自身的發展過程中不能目光短淺,不能沒有危機意識,當傳媒行業步入了新時代時,必須對行業內部所出現的新情況有所了解和掌握,對其中任何可能產生變革性力量的因素要注意多加重視,保證自身企業的市場競爭力和受歡迎程度。而從外因來看,則是整個社會的大背景在催化。馬克思曾經講過,工業革命以來的一百年所創造的價值已經等同于之前人類所有歷史的價值,這體現了新的生產力的巨大的優越性,現代生活更是日新月異,唯一不變的就是變化。
(1)組織結構的變革。在上層建筑中,制度總是根本性的,對于生產力的發展有積極的反作用。面對全媒體時代中互聯網等新興媒體的要求,首先要從組織機構上做出改變,適應新的組織建設的要求。設立相關的網絡部門,建立應有的網絡機制,組織機構的配備需要從上至下來整體認識和重視。傳統傳媒集團具有相當的優勢,比如在資源、入口、經驗等方面,建立這樣的機制,就是為了能發揚自身的傳統,相關的信息經由專業的網絡操作后將會達到應有的效果,實現傳媒變革的上下聯動。[2]同時,也建議有條件的集團建立相關的網絡平臺,在這個平臺上充分展示媒體的新興活力,簡化組織流程,創造更多機會。
(2)人員素質的變革。人力資源是當今社會的第一資源,只有充足的人力儲備和戰略主動,才能在日益激烈的競爭中占得制高點。企業中的人員應該是最了解該行業的水手,“春江水暖鴨先知”,在大的變革即將到來之際,其中的優秀人才總是能夠最早嗅到這種氣味。集團應該做的就是充分發揮他們的價值和作用,充分信任他們,提高其機動性。
(3)企業文化的變革。組織文化變革借鑒愿景規劃理論,旨在塑造“以人為本、不斷學習、創新開拓、多元包容”的全媒體組織文化,并探討了全媒體組織文化的重構方式。文化是一個集團的靈魂,一個偉大的企業都是由深厚的文化底蘊作為積淀的,在集團內的文化變革主要是思想、理念、環境氛圍上對于全媒體的認識和接受,關鍵在于對互聯網等新興媒體的利用和宣傳上,終使集團內部能形成積極向上、理性科學分享共贏的互聯網精神,從而促進集團的整體變革。
[1]項國雄,黃曉慧.新媒體與人際傳播[J].傳媒觀察,2006(04).
[2]余偉萍,段桂敏.基于信息化的組織變革四要素分析[J].經濟體制改革,200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