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立云
(吉林日報社,吉林 長春 130000)
網絡時代紙媒互動途徑的變化及對策分析
張立云
(吉林日報社,吉林 長春 130000)
隨著網絡時代的到來,人們獲取新聞的途徑不再局限于報紙和電視,而是越來越多地傾向于網絡。特別是年輕人,因為移動網絡的出現,大多數的年輕人更加依賴移動通訊設備獲取新聞,這種途徑相比較而言更加的便捷快速,只要存在網絡的環境下就可以及時地觀看新聞。因此,這種新的媒體和傳統的媒體的碰撞,使得紙媒的互動途徑發生了變化。本文通過對紙媒互動中的途徑變化和存在問題進行分析,針對這些問題提出相關解決問題的方法。
網絡時代;紙媒互動;應對策略
新聞進入現代社會快速發展以后,一些較為年輕的讀者或者是觀眾不斷地出現,通訊手段不斷地進步,使得人們獲取新聞的途徑也在不斷地發生著變化。人們不再局限于在電視或者報紙上進行新聞的獲取,而是通過一些新的途徑:微信、微博、論壇等。與此同時,報紙也在根據市場的需求不斷地進行著改進,使得相關的紙媒互動的途徑不斷地增加。
(1)面對面地與讀者進行互動。現階段紙媒常用的手段就是通過舉行各種大型的見面會或者進行各種有主題的活動與觀眾進行互動。這種方式常見的有近年來興起的讀者見面會、意見聽證會等,還有就是聯系一些知名的人士進行現場的互動和讀者進行交流。這些都是大規模的活動,較小規模的來講就是舉辦小型的主題沙龍或者小型的聚會,將一些固定的讀者聚集起來進行溝通和交流。對于現場的這種面對面的交流來講,可以很好地掌握讀者的喜好,仔細地聆聽讀者的意見,對于讀者提出的意見進行及時的采納,改正自己的不足,使得紙媒可以不斷地改正自身的不足,不斷地提升自身的影響力和聲譽。而且,定時的舉辦小型的聚會,可以長期的持有這些固定的讀者,也是一種較好的維持紙媒銷售量的方法。
(2)有線電話互動的方式。這個是現在紙媒較為常用的方式。紙媒一般通過設立熱線電話的方式,讓廣大的群眾能夠把所收集到的信息進行及時的反映,還可以通過電話聆聽讀者的反饋意見。這樣的方式,相當于給讀者提供了一個互動和表達自己意愿的平臺,方便了紙媒和讀者的溝通。通過這樣的形式,可以很好地吸引讀者的注意力,讓讀者可以發現新聞線索以后能夠得到及時的反饋,提高了紙媒獲取新聞的渠道。同時,對于讀者的意見和建議設立專門的渠道進行溝通也是非常關鍵的。因為紙媒本身面對的消費群體即是廣大的讀者,因此要給讀者充分的尊重,使得他們能夠有機會對一些不足進行反饋,而且這樣也可以提升本身的知名度和信譽。
(3)新通訊手段互動的方式。新通訊手段的不斷革新,也使得紙媒發生著變化。紙媒也通過網絡的形式建立了自己的微博或者是微信的賬號,通過這些平臺與讀者進行互動。這些新型的溝通交流方式因為本身就具有反映及時,溝通快捷的方式,因此深受讀者的喜愛。通過這些新型的交流方式,可以網羅較為年強的讀者群體,增加紙媒的銷售量和相關的知名度,使得紙媒不再只是一種較為落后的新聞傳輸途徑,而是一種新型的獲取新聞的方式。
(1)紙媒的讀者年齡差距較大。通過調查可以發現,目前來講紙媒的讀者兩極分化較為嚴重。一般來講中老年人和較年輕的群體居多。這樣就造成這兩個群體的關注點完全的不一樣,中老年群體比較關注的是一些社會的熱點問題,而且有些中老年人的文化素質不是太高,這樣就造成溝通中存在一定的問題,在進行交流的過程中會出現一些較為混亂的現象。而一些較為年輕的讀者,在看到這一情況后,很有可能就會產生失望的情緒,對其不再關注或者在心里留下不好的印象,這樣就使得其本身舉辦見面會的初衷發生改變,浪費了大量的成本。
(2)傳統的紙媒互動方式受到挑戰。紙媒獲取新聞的渠道通過電話和信件也是其中的一種方式。但是,現在在網絡社會的打擊下,人們已經很少使用這種傳統的新聞舉報手段,而是更多的通過網絡或者是空間來進行新聞的傳播。因為紙媒在獲取新聞以后還要經過一系列的程序才能是新聞進行播出,往往時效性受到影響。而通過通信的方式更是使新聞的時效性大打折扣。這兩種傳統的新聞表達途徑已經越來越受到時代的挑戰。
(3)新型通訊手段的互動存在一定的問題。因為紙媒本身在網絡階段起步得較晚,因此不能和那些較為集中的門戶網站進行比較,這樣就造成一個問題就是參與對象缺乏權威性,一般這些專業的評論員或者是較為著名的參與人員都集中在幾個較大的門戶網站,本身在紙媒這些較小的互動網站上就較少,使得紙媒的網站權威性得不到保障。還有一個問題就是網上的一些調查或者是投票存在很大的隨意性,只可以作為一個參考,并不能得到讀者的肯定。手機短信互動和手機電話互動目前來看是報紙與讀者互動一個較為常用且有效的平臺。但手機短信存在垃圾短信、詐騙短信眾多,讀者對短信信賴度不高的問題。
首先,最重要的是明確讀者定位。定位明確后,找準興奮點,及時調整方向和目的。并通過分眾,按照不同讀者群打造不同方向。這樣就可以找到定位讀者最常用和愛用的互動手段,實現精確互動對接。
其次,按照讀者的閱讀需求層次,了解閱讀需求。讀者閱讀有追求刺激、追求休閑、追求信息、追求知識、追求思想和追求美感等不同層次,反映了人們不同文化程度、修養狀態和價值取向。要更加精細地研究讀者得的閱讀需求,在內容和形式上不斷調整創新。
再次,實現日常交流與活動交流相結合。比如報紙日常報道的跟帖管理,讀者編輯日常交流等等。另外,通過讀者調查表調查欄目設置、轉載文章的反響;公布各欄目編輯的聯系方式;組織讀者談判會、見面會等等,也是獲得回應的補充措施。
現代技術的不斷發展給紙媒帶來了很大的挑戰,在這種情況下,要準確地定位讀者,根據不同的讀者群體打造不同的模塊,滿足不同年齡段的讀者的需求。同時要加強和讀者的溝通與交流,真正地掌握讀者的心聲,使得讀者的意見能夠真正地得到解決。
[1]冉華,張金海,程明,李小曼.報業數字化生存與轉型研究:基于產業發展的視角[M].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2010.
[2]馮保.紙媒記者如何在新媒體時代挖掘新聞[J].新聞知識,2013(06).
[3]陳磊,高潔美子.淺議網絡介入對傳統新聞采訪關系所帶來的影響[J].神州,第243-244頁.
G206.2
A
1674-8883(2015)24-020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