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簡介:王富秋(1981-),男,遼寧北票人,四川文理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教師。研究方向: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王敏(1980-),女,遼寧沈陽人,四川文理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講師。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基金項目:四川省省教育廳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四川性社會學與性教育研究中心2013年一般項目課題:中小學性教育課程設置的可行性調查研究階段性成果之一,項目編號:XXJYB1308。
中小學性教育主要包括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兩個方面。家庭性教育遵從的是從古流傳下來的教育方式和理念,對人類發展和社會進步起著根本性的作用。隨著社會的發展、進步,家庭性教育需要對新的教育方式、理念研究和探索,以提高教育的針對性、實效性。這對我國中小學性教育是尤為重要的,因為目前我國中小學沒有進行有效的符合年齡階段應該進行的性教育,家庭性教育依然是其教育知識的根基。
隨著社會的發展,中小學科學的性教育難以通過家庭和大眾傳播媒體等途徑來實現,依然需要學校來完成。中小學性教育課的設置就是由家庭教育向以學校教育為主模式的轉變,并幫助建立性道德與倫理和性文明修養的養成,學校教育的重要啟迪、引導及道德評價作用等優勢都會展現出來。
一、我國中小學性教育課發展過程
20世紀50~70年代時,西方文化將性作為一種自然的生理和心理現象,是大自然賦予人類的最珍貴的禮物, [1]已經形成自己完整的內容體系,并逐步在中小學開設性教育課程。日本在20世紀70年代將“純潔教育”改為性教育。 [2]從新中國建立起,青少年性教育可以分為兩個階段:
(一)從建國到改革開放前(1977年),青少年性教育以家庭教育為主,新時代新風尚的內容出現在教育教學中,處于其教育的初步探索階段
青少年性教育問題上雖然中國人一向對表達比較隱晦、保守,但是也進行了一些行之有效的嘗試。黨和國家領導人非常重視這一事業的發展。1954年,周恩來總理在北京各大學應屆畢業生講話中指出,破除性的神秘感,需要對青年學生進行性知識教育。1963年,周總理在全國衛生科技規劃會議期間召集葉恭紹等十多位專家座談會上,強調需要將青春期的性知識教授給男女青少年,促使一些專家、學者在報刊上介紹有關性發育、性衛生的常識。1973年,他又要求中學教材《生理衛生》專門設置生殖系統一章。
根據1952年、1956年、1963年國家教育部分別頒布的《中學生物教學大綱》要求,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教材中都包含有性生理和性衛生的知識內容。1975年《關于進一步加強中學生衛生教育的幾點意見》的頒布,開始了各省、市、自治區在初中年級的生物課中設置了關于青少年性教育和人體解剖相關的教學內容。在這一時期,社會各界、知名學者都對這一問題進行了深入的研究,推動了青少年性教育事業的蓬勃發展。如,葉恭紹教授提出的我國青少年第二性征的分度,成為研究青少年青春期發育和實際工作的重要參考依據。 [3]
這些探索對我國青少年性教育事業的發展具有重要的指導和推動作用。可是,由于我國是一個性文化相對保守的國家,中小學性教育在當時主要是由家庭教育來承擔的,雖然家庭性教育是從有了人類就存在的一種教育方式,它是人類文明得以傳承的最主要的途徑,但是家庭性教育在中小學性教育上存在著一味回避和封閉信息的態度,并認為是“無師自通”的,造成了其教育發展的長期半禁閉階段,青少年性教育萌芽發展緩慢。
(二)改革開放后到現今,在有關法律、法規的指導下,青少年性教育處于全面發展階段
改革開放政策開啟了中國發展的嶄新時代,伴隨著西方文化的傳入,西方性文化開始逐漸對中國傳統性文化產生巨大的沖擊,社會各界不得不重視面對和解決,促成了中小學性教育教育模式的初步形成。從1978年,《生理衛生大綱》(試行草案)開始,全國各地青春期性教育的試點工作開始推行,同時,出現了國內外翻譯和編撰性教育的學術專著和普及讀物的熱潮,如《性醫學》、《性知識手冊》、《性教育學》、《青少年性教育》、《人之初》、《中國性科學》等等。這些學術專著、普及讀物以及研究報告等都對我國性教育的研究和普及做出了不懈努力,為進一步研究打下了扎實的鋪墊。
法律的發展對青少年性教育事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第十一條:“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應當關注未成年人的生理、心理狀況和行為習慣,以健康的思想、良好的品行和適當的方法教育和影響未成年人,引導未成年人進行有益身心健康的活動,預防和制止未成年人吸煙、酗酒、流浪、沉迷網絡以及賭博、吸毒、賣淫等行為。”該條文中明確規定了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要對未成年人的生理、心理狀況和行為習慣進行教育,其中生理、心理狀況和行為習慣等教育都包含有與青少年相關年齡段的性知識。第十九條規定:“學校應當根據未成年學生身心發展的特點,對他們進行社會生活指導、心理健康輔導和青春期教育。”進行青春期教育是1992年施行,經2006年和2012年兩次修正后,一直沿用的稱呼,其實質核心就是指性教育,這是中國人談“性”色變的心理在措辭上的真實體現, [4]說明在性道德與倫理和性文明修養尚未建立起之前,開展青少年性教育還尚早。
二、我國中小學性教育課面臨的困境
我國青少年性教育目前處于發展階段,性道德與倫理和性文明修養需要建立,性教育需要從傳統的家庭性教育開始向學校和社會性教育開展,并形成以學校為主的三者結合教育模式。
(一)青少年性道德與倫理和性文明修養的培養期待解決
進入21世紀,網絡化、信息化、全球化在我國迅速發展,沖擊著我國傳統的性教育理念。在中小學階段沒有進行符合年齡階段且特別成熟的性教育的情況下,致使其無目的、無計劃、無控制的“自學”發展,即通過網絡、報刊雜志、影視錄像等途徑獲取。這種情況不僅助長他們的好奇心,而且讓缺少判斷能力的青少年深陷其中,不知道如何建立正確的性道德與倫理和性文明修養,出現了11歲男孩與10歲女孩裸聊、發裸照要挾敲詐100Q幣 [5]等一系列難以應對的事件,這從一定程度上加重了以后進行教育的難度,也使我國教育體系的缺陷暴露無疑,引起了社會的廣泛關注。
(二)學校的性教育探索舉步艱難
中小學科學的性教育難以通過家庭和大眾傳播媒體等途徑來實現,依然需要學校來完成。近年來學校的性教育課設置備受社會關注。在2011年5月,廣東將進行試點從中小學女生開始女性教育,消息一出引起了激烈爭論, [6]2013年4月廣州日報報道了真光中學擬開“女班”“因材施教”引發爭議的文章; [7]2011年夏秋之交,北京、上海的小學超前性教育讀本引發熱議; [8]河南鄭州一家私立幼兒園推行的幼兒“性教育”也令輿論嘩然。 [9]學校的性教育課設置出現了從“談性色變”到“欲語還休”,性教育至今仍如“燙手的山芋”,讓教育工作者頗傷腦筋。
(三)熱點新聞助推公眾輿論的嘩然
網絡化、信息化、全球化助推了社會信息的公開、透明,同時也將中小學性教育上存在的缺失展現在公眾面前。2013年5月8日海南萬寧發生了“小學校長帶女生開房”事件,此后互聯網、新聞媒體公開報道多起涉嫌猥褻或強奸幼女案件,將公眾視野轉移到中小學性教育問題上,引起了社會廣泛地關注。一時間與青少年性教育有關的制度都受到了公眾的熱議,制度上的缺陷亦成為公眾批評的焦點,這也導致了嫖宿幼女罪的廢止。7月份,最高人民法院答復全國人大代表孫曉梅關于廢除嫖宿幼女罪的建議時,明確表示完全贊成廢除嫖宿幼女罪……這是從為更好地保護幼女名譽,實現“兒童最大利益”目標角度出發 [10]作出的決定。2014年1月四川邛崍兩男子嫖宿13歲幼女成為全國首例嫖宿幼女被訴強奸罪的案例。 [11]
三、當前我國中小學性教育課發展的建議
中小學性教育是隨著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過程中出現在我國這樣一個性文化相對保守的社會中,不得不去面對的問題。教育效果的好壞直接關系到青年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建立,關系到社會的和諧發展,甚至影響到國家和民族的未來。
(一)加強法律防范,制止犯罪
對中小學進行性教育主要的目的是為了培養青少年健康成長,防止侵害青少年性安全事件的發生。從現實情況來看,侵犯青少年性安全的事件主要來源于與受害者較熟悉的人, [12]而且青少年普遍表現為防范意識和能力較差,無法自我保護,同時,犯罪人實施犯罪手段多樣化且行為極其惡劣,這些都給社會造成了嚴重的影響,加強法律防范已經刻不容緩。加強法律防范應該從保障青少年健康成長出發,避免出現法律“惡法”或者“歧視性”法律的出現,對熟人作案、流動作案、長時間作案和危害性比較大的案件需要進一步加大懲罰力度。同時,要加強對互聯網、新聞出版業監管力度,明確對其法律適用的界限,并加強法律監督,保證嚴格執法,不讓不良社會風氣和“黃毒”傳播。法律要不斷緊跟時代發展,適時確立一些新的先進的保護制度和方法,如監護人責任制,加強其對未成年人的保護責任。
(二)學校青少年性教育邁開堅定的步伐
青少年性安全問題在重視制定法律制度的基礎上,需要將法規編入學生輔導材料,進行深入細致、行之有效的教育,使之在未成年中擴大影響、廣造輿論,從而達到幫助青少年建立性安全意識的作用。當前,全國各省市自治區都編寫了有關性教育的教材,并在學校開始試行,這說明對青少年性教育受到了社會各界的重視。以四川為例,在小學試用的是《生活·生命與安全》一書,以必修課的形式將青少年性教育知識穿插在里面,根據學生年級進行分階段講授性知識,是一個不錯的嘗試。今后需要根據各省探索、嘗試,總結出適合我國國情的專門的青少年性教育教科書。
(三)家庭、社會應該注重性道德與倫理和性文明修養氛圍在社會形成
青少年性教育不僅需要依靠法律和學校來教育,而且需要家庭、社會來教育。家庭、社會的性教育能夠幫助青少年建立正確的性道德與倫理和性文明修養。因此,需要弘揚家庭、社會中的優秀道德,以對子女言傳身教;相反,如果不注重這方面的教育,錯失了培養人的最佳時機,青少年成長堪憂,久而久之不相信學校教育,甚至會走向違法犯罪的道路。前面提到的11歲男孩與10歲女孩裸聊發裸照要挾敲詐100Q幣,實際上就是反映了家庭、社會性教育的缺失對青少年造成的影響,這不能不說是對家庭、社會性教育敲響了警鐘。
注釋:
[1]王麗莉,徐韻.中西方兒童性教育比較[J].山東教育.2007 (36):14-16.
[2]毛海波.國外性教育發展狀況及其對我國性教育的啟示[J].遼寧行政學院學報,2005(3):108-109.
[3]劉文利.中國青少年性教育的歷史回顧和發展概述[J].中國青年研究.2008(12):9-12.
[4]余雅風.通過立法保障青少年性教育的實施[J].中國教師.2011(21):31-33.
[5]11歲男孩與10歲女孩裸聊發裸照要挾敲詐100Q幣[N].成都商報.2012-08-13,第15版.
[6]肖苦萍.女性教育·男性教育·做好調研是第一步[J].中國教師.2011(19):19-20.
[7]真光中學擬開“女班”“因材施教”引發爭議[N].廣州日報,2013-04-02,第A13版.
[8]北京前衛性教育教材家長簽署同意書方能授課[EB/OL].新華網(www.news.cn),2011年08月22日
[9]鄭州幼兒園性教育引嘩然心理專家稱過猶不及[EB/OL].中國新聞網(www.chinanews.com)2011年09月01 日
[10]最高法表態:贊成廢除嫖宿幼女罪[N].北京晚報. 2013-12-08,第A4版.
[11]全國首例嫖宿幼女被訴強奸罪[N].成都商報.2014-1-3,第09版.
[12]四川發布調查數據:性侵未成年人8成為熟人作案[N].華西都市報.2013-10-22,第A10版.
(上接91頁)
中去引導,提供學生獻愛心的途徑,這不僅提升了學生的“主人翁意識”,培養了學生的動手能力,也潛移默化地告訴了學生做人的道理。
3.走進學生的心靈,與學生從“心”溝通。要想與學生們心靈溝通,最基本的是要愛每一個學生,班主任的愛不僅是對學生的一種態度,一種積極的肯定情感,它還是一種評價。班主任要熱愛班級里的所有學生,沒有界限,沒有偏愛,一視同仁。好的班主任應該和學生保持平等的地位,做一個稱職的聆聽者,這樣學生才會和老師形成天然的聯系,相信老師。
三、班主任引導建立和諧團隊,不僅處理好校內人際關系,且與家長積極配合
1.保持良好的校內人際關系。首先,班主任要和校領導和諧相處。我們要理解,學校是一個龐大的整體,并不是以某一個班級而存在,學校要考慮的因素繁多,班主任在班級管理中保持個性的同時,也應服從大局,在勇于創新的同時也要增進理解,多多站在校長和整個學校的角度去考慮問題,盡量用自己出色的工作成績來說服校長并取得他們對于你班主任工作的支持;其次,班主任要處理好與任課老師之間的關系。一個班級的管理,單單靠班主任老師一個人是遠遠不夠的,需要整合整個教師團隊的力量和智慧。班主任老師應該積極與各科授課老師進行溝通,統一教育思想,形成志同道合的協作關系。
2.加強與家長的聯系,與家長積極配合。學校里進行的每一項教育改革,班主任提出的每一個班級管理措施,如果沒有學生家長的理解和支持,幾乎都是不會成功的。像蕪湖的育紅小學、師大附小和蕪湖師范附小等等,都對這一塊極其重視。有的班主任開通了班級博客,供學生家長觀看,這樣便于家長與老師及時溝通;有的學校實施了“班班通”,避免了學生一時記不住而忘帶作業的現象;有的班主任定期給家長電話,向家長詢問學生最近在家里的學習狀況、生活情況,并且告知家長學生在學校的表現等等。班主任還應采取積極的措施來積極影響學生家長:可以讓家長多多閱讀教育的相關書籍,改正不當的教育方式;可以通過簡短的書信溝通家長,這可以是夾在學生作業本里的一張紙條,亦可以是手機發送的一小段訊息;通過孩子去促動家長,通過孩子們給家長提要求,讓家長“和孩子一道成長”;發揮模范家長的榜樣作用,影響其他家長。班主任可以在定期的家長會中,讓一些模范家長說出他們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供別的學生家長學習,共同完善孩子們的教育。
很多教師都不愿意做班主任,他們始終認為班主任的工作太辛苦,不如做一名簡單的授課老師來得輕松。其實,作為一名教師,沒有做過班主任才是真正的遺憾,班主任工作是最具幸福感的職業,雖然苦,但可收獲每一位學生們的愛和信任,這必然會成為教師教育事業道路上的動力和推進力,督促教師不斷完善自身,以愛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