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珺君
(南京體育學院學工處)
“訂單式培養”模式主要是指學校與企業之間達成一定的協議,學校在進行人才培養時需要根據企業的用人要求來進行教學工作。與此同時,企業也應該充分參與到學校的日常教育工作當中,例如:課程進度設置、日常考核項目及其標準等等。當然,企業與學校的共同目標都是培養學生的積極性、創造性以及責任感,讓學生充分感受企業文化,使得學生的自身素質能滿足社會的實際需求。
要想具體實施訂單式培養,各學校必須有合適的合作企業,優秀的合作企業是訂單式培養成功的重要前提。具體在選擇合作企業時,各學校應該綜合考慮企業的發展前景、人才需求以及企業文化等因素,從培養全面發展的、符合社會實際需求的人才的角度出發,選擇其合作企業。
培養學生是整個校企合作訂單式培養的對象,其學習態度對整個工作的進行也是極其關鍵的。特別是對于體育專業的學生來說,其就業范圍較窄,這種培養模式對其就業是有很大好處的。但是,許多學生可能偏重于專升本或者是考研等,擔心這種人才培養模式會影響其前途。
要想順利實施訂單式人才培養模式,各學校應該在原有制度的基礎上做出改進,給予實施訂單培養模式的體育專業更多的自主權,加大其管理力度,以此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促進校企合作順利進行,從根本上提高體育專業學生的就業率。
實施校企合作訂單式人才培養的相關學校應該注重人才培養方案的制訂,在制訂時需要與企業達成一致。當然,為了使培養出的人才符合當前市場的需求,學校以及企業應該注重充分了解當前社會的需求以及體育行業的需求變化。此外,在人才培養方案的實施過程中,還應該及時發現方案的弊端,并根據當前的實際需求做出改進。
體育專業采用校企合作訂單式培養人才,需要充分利用雙方的優勢。特別是對于體育專業的學生來說,其日常生活中接觸到的關于健身領域的設備以及專業的健身教練等較少,通過這種人才培養模式,學生可以充分利用企業的設施、設備以及人力資源來增強自身的綜合素質。
體育專業進行校企合作的初衷就是實現企業、學校以及學生三者的利益最大化,企業主要為了提高其經濟效益,學校主要為了提高其人才培養質量,而學生則是為了增加就業選擇的機會。因此,為了保障三方的利益,在進行該模式教學時,學校、企業以及學生三者必須處理好三方關系,爭取三方利益的最大化,盡可能避免因相關人才培養方案或者就業崗位設定而導致的矛盾。
為了保證學校、企業以及學生三者的合法權益,學校需要簽訂相關的協議書,通過協議書來確保學生、學校、企業以及學生家長的絕對權益,并且督促各方履行其應盡的義務。為了避免企業因員工過多在學生畢業之后拒絕學生加入,或者是學生在畢業之后“另謀高就”,協議之中應該對學生以及企業的違約后果作出明確規定,倘若學生或者企業有一方違約,通過法律手段要求其作出賠償。此外,學校和企業在實施其人才培養方案時應該建立一定的激勵機制,例如:提供不同等級的獎學金以及鼓勵學生帶薪實習等等,以此來鼓勵學生畢業之后為企業貢獻自己的力量。
南京體育學院近年來采用了校企合作“訂單式培養”的人才培養模式,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除了考研的學生之外,其余參與校企合作訂單式培養的學生都在畢業之后有了穩定的工作,就業率達到了90%以上。
體育專業學生的就業范圍較其他專業來說比較窄,就業率較低,采取校企合作訂單式人才培養模式是改善這種局面的重要手段之一。本文主要就體育專業校企合作“訂單式培養”模式進行了研究,希望對相關體育專業制訂校企合作訂單式人才培養方案有所啟發。
[1]佘佩澤.中國職業高爾夫運動員培養模式研究[D].北京體育大學,2012.
[2]劉香.高職院校高爾夫專業人才培養現狀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