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彬
(江蘇省睢寧高級中學南校)
課堂文言文教學“學進去,講出來”方法探究
陳彬
(江蘇省睢寧高級中學南校)
當前不少高中生存在畏懼閱讀文言文的情況,文言文教學也存在一些問題:主要表現在悟的少,記的多;主動的少,被動的多;靈活性少,僵硬性多;氣氛沉悶,效率低下。所以要大力推進文言文課堂教學改革,改變教與學之間的關系。具體實施方法是“學進去,講出來”。
馬斯洛認為需要只有被人所意識并且試圖采取措施來滿足時,才有可能轉變為動機。學習和求知是人類的基本需要,它是推動學生學習的內部動力。據此,“學進去,講出來”強調以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得到滿足來維持學生學習的持久動力;以學生“學進去”的成就感和“教別人”的表現欲,滿足學生認知及自我實現的需要。這就是馬斯洛的需要層次理論。
1.基本概念
作為教學方式,“學進去”是指通過自主學、質疑學等學習方式,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強調的是達成“學進去”的結果;“講出來”是指通過同伴互助的“做、講、練、教”方式,用所學的知識幫助同伴解疑釋難、解決問題,強調的是在“講出來”“教別人”的過程中,獲得復習、強化所學知識,發展自身綜合素質的結果。
2.基本環節
自主先學—小組討論—交流展示—質疑拓展—檢測反饋
(1)“自主先學”:由學生在課前或剛開始上課的時間段內自主學習,學生在課前對文言文進行詳盡的閱讀,通過“微課”“博客”“QQ平臺”,使用網絡查找翻譯,了解與課文、與作者有關的情節故事,增強學習的主動性。
(2)“小組討論”:對第一步自主先學中遇到的問題進行討論,通過“發現問題的提示未發現問題的”實現“一對一”的教學。在互學的基礎上,通過小組合作討論解決通過討論可以解決的文言現象。
(3)“交流展示”:這是鞏固學習成果的重要環節。可以借助黑板、投影等媒體,由學生報告互學討論的學習成果,引導其他學生整理文言現象,培養學生理解概括古人的思想情感,從而提高表達、交流等綜合能力。
(4)“質疑拓展”:這是深化學習的環節。在小組研討的基礎上,把共性的問題、組內尚未解決的問題,通過小組組織提問,由老師進一步加以解決。
(5)“檢測反饋”:通過提問、測試、默寫、背誦等手段,評估學生的學習進展和學習成就,給學生提供明確的反饋,指導學生查漏補缺。
基本方法的環節不是固定不變的流程,可以根據不同文言篇章自主變通、組合適合自己學生的教學流程。
以《五人墓碑記》為例來說明。
第一步,自主先學
讀文章感知文章內容信息,掃除閱讀文言障礙,找出理解不了的實詞、虛詞及重要句子,仔細閱讀自主學習任務單,觀看微課,借助工具書進行翻譯。
第二步,小組討論
小組討論內容包括兩大方面,第一是課前自學遇到問題,學生組內提問,這是真正自主閱讀、思考的問題。第二是自主學習任務單中有關《五人墓碑記》討論的問題。如本文思想內容的進步性和局限性都有哪些。先解決閱讀遇到的問題,實現一對一互教,組長負責記錄沒有解決的難點,有待進一步討論。老師深入組內參與小組合作,了解組內探究結果。再由組長組織組員發表意見,形成統一文字,定好本次發言的同學。
第三步,成果展示和拓展質疑
這兩步是交互進行的,成果展示有兩種方式,個人展示和小組代表展示。個人展示由個人主動給大家講解自己預習的問題和老師布置的問題,小組代表由組長根據組員要求指派展示。
(1)學生展示課文朗讀。解決讀音和句讀。
(2)學生展示他們所了解的張溥、周順昌和五義士。
(3)學生展示他們所掌握的課文中重要的實詞、虛詞、句式。
(4)小組黑板展示或幻燈片展示他們對課文中一詞多義的實詞、虛詞的歸納。
(5)小組展示他們對本文中心的理解,并進一步展示思想內容的進步性和局限性。
(6)自主討論和自主展示課文中其他的問題和注意點。
邊展示邊討論,把主動權交給學生,老師靜觀、傾聽。學生參與當老師的角色,會對學習文言文有更深的理解和認識,對語文的鉆研能力也會得到很大的提高。
第四步,檢測反饋
學進去,講出來,還要做得對才行!好的教學方法終極的驗證標準就是學生成績的提高。檢測反饋尤為重要,檢測反饋就是評價、反饋、矯正的環節。通過提問、觀察、測試等手段,評估學生的學習進展和學習成就,給學生提供明確的反饋。根據學生課堂反映的情況指導學生查漏補缺,提高當堂目標達成度。
1.注重課前“教學”
“學進去,講出來”的主體是學生,學生學,學生教,但是不能因此忽略了老師的教,課前老師要教好學生的預習,指導好學生預習的內容。剛實行階段學生拿到文言文未必就會讀,未必就會查閱,未必就會上網看“微課”,未必就會討論,未必就會提問。這里就是什么時候學、學什么、怎么學、怎么討論、怎么展示的問題。
早自習和晚上在家是最好的自主安排學習的時間段。文言文閱讀的基本點一般有以下幾個:一是重要的實詞和虛詞。二是重要句子的理解和翻譯。三是分析文言文的結構和思路。四是歸納各段的內容和文章中心。五是文章的語言和寫作技巧。通過課文注釋、詞典、翻譯資料把不會的詞義句式注解在課本上,主要文言現象的歸納可以通過自主學習任務單及微課進行梳理,基于以上幾點,可以由老師制訂自主學習任務單,指導學生自主學習的時間安排,學習內容。
2.注意教師角色定位
教師要變課堂教學的“主宰者”為學習活動的指導者、協助者。從課前的預習布置到整個教學課堂行為,一直到這一課的學習結束,老師都要站在一個配角的位置上將主體地位還給學生。強調在教學中,老師要沉下心來,對待學生的學習要“慢”、要“緩”,遇到問題要及時停下,要留給學生充足的、獨立思考的時間,老師要學會“等待”,等待學生進行思考;等待學生學有所得并與大家共同分享。
3.注意兼顧全體學生
“學進去,講出來”是面向全體學生的,要求學生都能養成良好的學習文言文習慣。但是學生中有相當一部分因這樣那樣的原因存在不良的學習習慣,他們或不愿預習,或跟隨一些同學閑聊而討論不出問題,抱著小組里肯定有人展示的僥幸心理而不動筆不動腦。對于這部分學生老師應該自始至終都關注他們,通過檢測,在下一次的提問討論中老師多參與該組活動,幫助他們克服困難,通過檢查提問指導“一對一”等方式“逼著”他們去預習,去動腦,去討論,去展示。
楊志梅.中學文言文教學方法研究[J].華東師范大學,2008.
·編輯李建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