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曉楠
(重慶市江津中學)
創新就是在現有的思維模式下提出和常人不一樣的見解與看法,是新事物形成的概念過程。創新是對于原有認識事物的再發現和再創造,同時也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發展的不竭動力。就我國目前的教學情況而言,如何在教學中落實創新,是每一個老師都需要思考的問題,創新所涉及的范圍是非常廣的,教師在教學當中的應用也是可以靈活應用到教學當中的。而如何實現創新的教學,我認為可以從創建合理的學習環境;創新教學方式幫助學生去思考;創新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創新教學系統,這幾個方面進行改進與提升。
課堂是教師與學生接觸最多的地方,是學生每天學習與接受新知識、學習新東西的地方。學生由于思智還不成熟還沒有建立起自己的價值體系,教師教導學生的知識會直接影響學生的三觀樹立,教師要想創新教學就要給學生創建一個合理的教學環境,讓學生可以自主地學習。寬松的學習環境會讓教師對創新思維的運用達到一個新高度。我認為教師要想給學生一個寬松無壓力的課堂就要讓學生與自己教師身份的觀念淡化,因此教師要多多了解學生的日常生活,與學生做朋友,讓學生敢于把自己所想的東西表達出來。教師在教導學生的時候要多多鼓勵學生試錯,讓學生做到勇于試錯,因此教師要給學生多多的鼓勵和肯定來培養學生的自信,在學生回答錯誤的時候教師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語氣不能因為著急就對學生所做出的努力給予否定,讓學生喪失對學習的興趣。學生能踴躍提問題已經做到了第一步,因此即使學生回答錯誤,教師也要給學生的勇氣加以肯定。這樣,久而久之創新教學就會在高中課堂中得到一個很大的提升,就會讓一個老師創新的教學方法,創新的思維,得到一個很好的運用。
在高中的學習中,我想每一位教師都應該清楚學生經常在學習時容易出現這樣或者那樣的學習問題,由于學生是一個不成熟的個體,因此在探索新的領域時難免會遇到這樣或者那樣的學習問題,這樣的錯誤是難免的,也是被允許的。教師要想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提高學生的成績,在面對這樣的問題時就要學會理解,不能馬上給學生做出評價,要學會保護學生的好奇心,保護學生的創新意識。教師在發現學生的錯誤時不能因為學生犯了錯就對學生進行批評與指責從而打擊學生的積極性,而要在學生的犯錯中找出學生的閃光點,告訴學生雖然這里做錯了但是也有做得好的地方,從而多鼓勵學生,保護學生的好奇心,也要在學生做出正確的判斷時給予學生鼓勵,從而培養學生勇于試錯的心態。例如,教師在給學生講解一個解題方法非常靈活的數學題時,對于不同的答案教師不能一棍子打死,而要帶著學生一起去研究所學部分的題目,并告訴學生此題解法的正確與否,要正確地指導解題思路,告訴學生有更好的辦法,解題更加快捷。與此同時,也要鼓勵學生能想到這個辦法真厲害,這樣的教學口氣一定會暗示學生在下次面對問題時去做出更加詳細的思考,這就是教師對于教學的一個創新,改變自己的教學觀念,幫助學生更好地學習,同時也落實了創新的教學。
傳統的教學模式在課堂上無非是老師對學生手把手地教導,不停地讓學生自己通過背誦與練習來達到對知識的掌握與鞏固。老師想要把創新落實到教學里就要打破傳統的教學模式,要在原來教學模式上有一個創新,使教學方式不再是簡單機械的教學模式,傳統的教學模式無非是講、聽、讀、記、練,是老師在不停地灌輸知識,學生機械地學習知識。想要打破這類教學模式需要老師有與時俱進的學習思維,真正做到讓學生自己學自己想。上課時可以不再是一味的教導,而是讓學生自學然后當小老師給教師講解,從而讓學生自己思考,這樣的教學模式便是教師對教學的一個創新。教學方式的創新則是在老師講授知識的時候改變一下傳播方式。隨著21 世紀的到來,教師的教學方法不再是三尺講臺之上一根粉筆一本書枯燥的教學模式,而是合理運用多媒體后全面立體的講解,教師可以在準備課件時多找一些豐富有趣的教學題材,通過圖片、視頻等材料給學生進行豐富、全面、立體的講解。這樣可以有效地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以便達到教師對科目教學效率的提升。通過合理的打破傳統教學模式,與創新教學方式進行教學,把創新與教學結合起來,讓教學處處充滿著創新,這樣的教學我想便是創新落實到教學中一個很好的體現。
教學系統是整個教育中重要的一環,創新教學系統可以有效地改善教學,而教學系統是為了對學生實現更好的教學和更好的指導而形成的一種系統。系統是兩者或兩者以上相互關聯而又相互影響的整體。教學系統可以理解為教師、學生、教材之間的聯系和影響。而教師是系統當中的指引者,是給學生進行引路的燈塔。而教師自己的專業水平是指引燈塔中最重要的光。他對學會構成自己的知識體系有著重大影響。教師應該不斷地提高自己的專業水平,提高自己的專業素養。這樣教師在教學時就會有充足的自信,給學生更好的專業指導。而學生是學校教學系統當中的受益者,是學習和傳承知識的載體。每個學生的智力都是不同的,智力或多或少都會對教學有影響。但并不是唯一要素,教師要理解每個學生,因材施教,要幫助學生養成對知識渴望的求知心,讓他們對學習感興趣,更加主動地學習。在對學習上完成指教后,還要對學生的日常生活進行指導,幫助學生培養堅韌不拔的性格和刻苦認真的奮斗精神。教材是連接學生與老師的工具,也是知識的載體,對老師實施教學的指標。教師在教學時要按照課本和教材進行中心教學,隨著教育的不斷發展,更多合理而科學的教材順應而生,他為教學帶來了進一步的便捷與發展。教師要合理利用教材,不要完全死搬教材。創新從來就是包含著否定與肯定的,教師對教學系統的創新也萬萬不可以忘了這一步,對學生平時的表現也要給予既有肯定又有否定的態度,這樣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學習,也會讓教師把創新更好地落實到創新當中。
上文是我對如何在教學中落實創新所提出的一些看法,我認為創新教學是一個非常緩慢的過程,不可能一下就得到改變,我想每個教師也都會在自己的教學道路上做出不懈的改變。我相信,在每個老師的不懈努力下,一定會讓創新更加切合地落實到教學當中。
[1]王文姣.“應用→原理→創新”教學模式在高中課堂教學中的實踐與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2.
[2]高中學.高中課堂教學中如何實現創新教育[J].考試周刊,2013.
[3]徐海燕.課堂教學中的“留白”藝術[J].新教育,20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