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 慧
(江西省上饒市第二中學)
高中音樂的教學任務是培養學生的音樂愛好,在尊重高中生個性自由發揮的前提下,豐富學生對音樂的想象力與創造力。所以,發展高中教學階段的音樂課程應當首先滿足學生想象力與創造力的發展需要,結合先進的科技教學工具,提升學生學習音樂的主動性與積極性,開創有利于學生學習與吸收音樂精神的濃烈氣氛,增加學生學習高中音樂的動力及熱情,在學習音樂課程中釋放自己,感受美好的內在,信息技術結合聲音與影像的全方位功能,擁有豐富的信息資源及直觀生動的畫面,能夠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調動音樂教學的氣氛,強化音樂課堂的學習效果,開拓學生的知識面,給高中音樂教學注入活力。
在以往的音樂教學過程中,教師一般將各類音樂模擬設施作為授課工具,但是這類授課工具在操作時較為復雜,在對各種音樂做出比較與欣賞時,音樂老師還需要連續為設施進行電源連接機音樂切換等人工操作,打斷了音樂課程的正常教學,影響了學生學習音樂的積極性,另外,傳統的音響設備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只允許操作選曲的程序,無法對音樂內容進行編輯,選擇音樂階段的精準度也很低,影響授課質量。
信息技術作為音樂教學的先進手段,可以簡化音樂技法及理論,極大地豐富了作品的現場表現力,直觀生動的音樂內容與形象系統的音樂理論能夠被完整地展現在課堂上,使音樂作品更具有豐富的表現力,極大地提升學生學習音樂的積極性與主動性。另外,信息技術設備能夠任由授課老師設定播放程序,也能夠任意選擇播放音樂的時間段,讓學生充分地感受每一個音樂符號。信息技術設備可以同時展示多種樂器的表現內容,學生能夠通過這些直觀生動的音樂課件了解到各種樂器的發聲與演奏,也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對西方樂器的認知度,豐富了自身的樂器知識。
傳統的教學方式,老師往往采取灌輸式教育照讀課本,理論性十分強,很容易降低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影響授課效果,但是信息技術的運用卻能根據各種音樂類型為其配上直觀生動的圖畫,為學生創造出一個置身其中的審美藝術氛圍,在《梁祝》這段音樂的欣賞上,教師可以在播放音樂的時候,配一段彩蝶叢中飛舞的優美畫面,將悠揚的場景、活潑的雙簧管和匹配的動畫結合起來,為學生創造絕美的意境,調動課堂氣氛。
高中音樂教學主要是培養學生對音樂的合理思維與情感形象,利用現代信息技術,教師能夠充分利用自身的主導地位,在信息技術優勢下為學生創造表演的可能,鼓勵學生根據各種類型的樂曲風格改變舞蹈,對各類情感抒發作品改編節奏,打開學生創造音樂的思維,提高學生對音樂的感知能力,在信息技術的課堂氣氛下,學生可以完全放松,和音樂老師進行面對面的交流,促進學生吸收課堂教學內容,有效地提高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使學生的個性得以充分發揮。
信息技術的運用能夠給高中音樂教學提供豐富的信息資源,現階段國內的高中音樂教材及音樂資料較為匱乏,學生學習音樂的知識范圍較窄,另外,由于受到主流課堂學習任務的影響,學生都難以在較短的時間內開創各自的音樂小天地,但是豐富的信息網絡有效地彌補了這類缺陷,通過網絡,學生能夠快速尋找各類與音樂家、演奏家、樂曲相關的信息,老師能夠自由地下載各種內容豐富的教學資源,打破音樂教學課程時間與空間上的限制,開闊了學生學習音樂的視野。比如,在教學過程中利用信息技術,學生不但可以掌握樂隊的演奏方陣、演奏風格等基礎內容,還可以了解樂隊演奏的指揮姿勢、樂器形狀、情感抒發等音樂形象,極大地豐富了學生的音樂知識。
信息技術為音樂課堂提供了有力的教學方式,極大地豐富了音樂授課內容,充分提高了課堂學習效果,有效加強了師生間的交流,開闊了學生的音樂視野。因此,在高中教學課堂中應當廣泛運用現代信息科學技術,為學生開創有利于學習音樂知識的課堂情境,提升學生自主學習音樂知識的積極性,培養學生的音樂創造風格,促進學生在音樂學習上的全面綜合發展。
[1]周洲.淺談信息技術在高中音樂教學中的運用[J].中華少年:研究青少年教育,2014(04).
[2]劉冰.高中音樂教學中信息技術的運用[M].考試周刊,2013(33).
[3]康智星.淺談信息技術在高中音樂教學中的運用[J].中華少年:研究青少年教育,2014(04).
[4]沈紅陽.信息技術輔助高中音樂教學“三字經”[M].軟件導刊:教育技術,2011(03).
[5]徐凌晶.李佳.淺談高中音樂教學與信息技術的整合[M].中國信息技術教育,201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