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飛
(江蘇省南菁高級中學)
學好高中化學的關鍵是重視基礎理論,抓住基本知識點才能理解更深的層面,像一些公式的背誦,只有先熟記才能靈活運用,要充分發揮課本的作用,可以從教材編寫上得出一些結論。從化學反應速率和方向及化學反應中的能力變化等方面可以看出這門學科的核心觀念、知識結構、思想方法;體現注重科學性,突出新思想、新內容可以從引入“化學平衡常數”中看出,避免內容在科學性上與現代科學脫節;針對化學反應的焓變與蓋斯定律、化學反應限度與化學平衡常數等概念體現出將定性與定量、現象與本質有機統一。也重視學習的階段性和連續性以及課程內容的生活化,關注核心知識與stse 內容的整合。很多學生為學好化學找各種課外練習訓練,往往忽視課本知識點的把握,這對他們的化學學習毫無幫助,通過正確的方法掌握課本基礎知識,才能進一步提高化學學習成績。
高中的課程安排已經使化學單獨成為一門獨立的課程,每一節內容后面都有相應的作業,教師和學生往往會忽視這些內容,這些習題都是以這節內容為基礎的最簡單的知識點概括,能讓學生準確認識新知識的基本理論及運用方法,這些內容需要結合課上所講的知識點進行講解,正如一個蘿卜一個坑,鞏固基本知識之后加以活用。與教材相配套的課堂作業是從新學知識點的基礎部分入手,逐步拓寬知識點范圍,拓展學生思維,這一部分需要學生獨立完成,老師要對學生的作業進行批改,掌握學生對這一知識點的基本情況,整理思路,利用習題課講解的時間,再對學生易錯或模糊的知識點進行講解。還有一種抽查的方式就是以考試的形式對整章進行檢測,了解學生有沒有很好地掌握這一章的知識點,以直觀的分數形式提醒學生自己之前還有哪個知識點沒掌握。
基礎理論的學習如同地基,只有地基打得堅固,建筑才能屹立不倒,化學的學習也是如此,了解化學變化的基本規律,從而形成相關的化學概念和思維。老師的課堂教學模式應適應這一發展而進行革新,純理論知識講解不僅無法加深學生對知識點的理解,還會導致上課易開小差。高中化學的學習有很多實驗包含其中,老師可以演練一些實驗加深學生對這一知識點的印象。比如,在上有關氯氣性質的課時,可以進行溶液中氯離子的檢驗這個實驗,取少量待測試液放入試管中,取少量HNO3溶液滴入試管,將少量AgNO3滴入試管中振蕩,若有白色沉淀則證明含有氯離子。這樣一個簡單實驗的演練,能迅速集中學生的注意力,還能通過這一實驗教授學生基本的化學方程式、相關性質以及證明方法,激發學生的求知欲,促進思維的發展。高中課程緊張,無法像初中那樣給學生安排具體的實驗課去實驗室進行操作,因此,老師要積極進行化學實驗的準備,讓學生從老師的演練過程中不斷思考,提高理解能力。
化學與生活緊密相關,因此在化學課堂上可以使教學內容及教學方式生活化,教學內容的改變可從課本上看出,探討的大部分都是與我們的生活相關的,與生活相關的部分更能體現出實際性,學生也愿意學這方面的知識,在課堂上要求改變以老師講課為主的模式,老師可以通過分組的形式將不同層次的學生歸為一組,進行小組學習,對老師布置的題目進行自主討論,查閱資料或者詢問老師來弄懂知識點進行解答,老師也可以在一旁協助指導學生,利用獎品提高學生的參與度。化學課程難易結合,這就要求老師著重對難以理解的部分知識點進行詳講,一些簡單的課程可以要求學生先自己預習了解,再在課堂上系統地講解就可以了,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老師要做的就是設計相關方案引導學生進行有目的的自主學習。
就化學這一課來講,在中學教育過程中,化學這門課是包含在科學里進行總的學習,初中知識與高中知識有很多的銜接點,在初中打下良好的基礎有利于高中的學習。高中化學的學習目標不僅要求學生懂得基礎理論的形成與發展,還要通過基礎理論拓展思維進行更深層次的思考,不斷提出問題、解決問題,這里的問題不僅僅意味著有關化學的習題,由于化學是一門生活化的課程,只要你有細致的觀察力和洞察力,就會發現我們所處的環境都充斥著化學原理,像那些偉大的發明都是源于細小的發現。因此,化學源于生活,學好化學,不僅有利于提高自身化學水平,還能促進學生的未來發展。
[1]張玉.對高中化學習題課教學中幾個怪現象的探討[J].教育實驗與研究,2011.
[2]曲富勝.采用討論方法上好實驗習題課[J].黑龍江教育,1999(12).
[3]畢華林.化學教育新視角[M].濟南:山東教育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