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 薇
(鎮江市京口區教育局教師培訓中心)
《教育部關于進一步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的若干意見》中指出,隨著我國普及九年義務教育宏偉目標的基本實現,推進義務教育的工作重心,要進一步落實到辦好每一所學校和關注每一個孩子健康成長上來,有效遏制城鄉之間、地區之間和學校之間教育差距擴大的勢頭,逐步實現義務教育的均衡發展。片區合作、捆綁發展是教育部提出的發展新思路,也是新形勢下教育追求自身發展的內在需要。
“十二五”期間,京口區教育改革發展的奮斗目標是“建設更高水平的教育現代化、建設蘇南一流教育強區”。為此,從2012 年秋季開始,全區深度推進名校引領下的“捆綁式片區合作”模式,即把全區中小學、幼兒園劃分為六個片區,每個片區包含一個強校、一個中等學校和一個薄弱學校,組成一個“共同體”,在年段、學科上對接交流、開展活動,由教研室參與片區改造的督促、管理和考核,實現資源共享,促進薄弱學校在理念、管理、質量上的同步提高。
實行片區合作,其根本目的是要打破體制界限,對現有辦學資源進行重組整合、開展實質性的對口幫扶等,通過師資統一調配、課程統一安排、教學統一管理、教研統一要求、考核統一評價等,多渠道探索實現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的有效途徑,實行以優帶弱,促進片區內學校管理水平和教育教學質量的整體提升。
片區合作、捆綁發展的目標是逐步從“差距合作”走向“差異合作”,從而初步形成“一校一特”的格局。其合作的內涵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在相互尊重的基礎上,牽頭學校充分挖掘潛力、主動發揮帶動作用??梢杂蔂款^學校校長兼任捆綁片區學校的顧問,可以派出中層干部或后備干部到捆綁片區學校支教、掛職,也可以舉辦片區內校級干部和中層干部沙龍等方式,對相對薄弱學校的學校管理、制度建設、教育教學、師資隊伍建設、校園文化建設等方面進行統一管理和科學指導,不斷提高片區內學校的管理水平。
為實現片區內學校教育教學質量的共同提高,一是片區內學校共同研發“教學案”教學模式。也就是說,按學科特點,老師定期到一所學校進行研討、備課,形成統一的教學案。任課老師回去后,針對班級實際情況再作個性化的修改,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二是依托片區內“名師工作室”,組織學科帶頭人、骨干教師上學科示范課、研討課。三是片區內學校相互舉辦專題講座、學術沙龍、聽課評課等活動,使片區內學校在教育教學多方面互相切磋、共同提高。
教育資源的均衡配置,可以體現出一個區域、一座城市的公平性和發展潛力。一是教學資源共享。如教學設施、圖書資料、教學資料、教研成果、備課教案、課堂教學、命題試卷等。二是教學活動共享,如“教學案”教學模式、片區內教科研協作、畢業班質量監控等。三是優課共享。統籌組織片區內各校名師、學科帶頭人和骨干教師,開展以網絡教研、教學觀摩、同課異構、課例分析、優質課評選為主題的教師教學和教研活動,促進教師之間相互學習,帶動片內教學質量的整體提升。四是師資共享。可以輸出骨干教師,實施強力滲透;可以建立校際間師徒結對制度,“一幫一”結對;也可以互派教師,促進校與校之間師資的合理流動、相對均衡。
片區合作,不僅要把片區內的管理方式、教育資源、教學模式進行簡單地“糅合”,更重要的是在促進本片區學校之間緊密合作、真心合作,充分發揮片區內的各校優勢,還要實行捆綁發展,有力地促進片區合作的深入開展,這樣才能真正實現區域學?!敖逃虒W管理水平一樣高,教育教學質量一樣好”的目標。
片區合作,不僅要把建議管理方式、教育資源、師資等“捆綁”起來,而且還要將考核指標也一并“捆綁”。為促進各片區之間的緊密合作,充分發揮片長學校的作用,京口區教育局在《京口區中小學管理考核方案》中明確規定,片區內合作學校實行捆綁式考評。各片區制訂了質量監控方案,可從學生的學業成績、身體素質、良好習慣等方面,關注片區內各學校學生的發展。
捆綁式發展模式在“擴大優質教育資源覆蓋面,推進高新教育整體高位均衡發展”等方面形成綜合效應。京口區試行片區合作近一年來,成效明顯。片區內薄弱學校辦學水平得到改善,學校管理水平獲得了提升;區內教研方式、教師課堂教學方式以及學生學習方式得到了進一步變革,整體義務教育教學質量得到了提升,校際間的差距正在逐步縮小。片區合作管理模式促進了學校均衡度進一步提高。
左漢斌.義務教育小片區一體化管理實踐與探索[D].福建師范大學,201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