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麗靜
(天津市建筑工程學校 天津 300221)
淺析翻轉課堂在中職學校中的應用
柴麗靜
(天津市建筑工程學校 天津 300221)
本文結合中職學校教育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分析采用翻轉課堂的教學模式解決這些問題的潛質,并論述了在中職學校應用翻轉課堂的教學設計原則。
翻轉課堂 中職學校 教學設計
隨著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教育教學面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因此教師要在教學中充分發揮信息技術的優勢。課程改革提出了一些新的教育理念和教學方針,其核心思想是以學生為中心,遵循學生學習的心理發展規律,一切教學活動都要為了學生的學習服務。中等職業教育的培養目標是培養“高素質的勞動者和技能型實用人才”,“技能型”人才是培養目標的關鍵之一。新課改緊鑼密鼓的開展,中職學校的課堂教學有了很大的改進,但還遠遠落后于新課改的要求。
目前,在中職學校的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概括如下:
1.教師創新教育觀念落后,傳統講授式普遍。許多教師認為只要認認真真地“教”,一絲不茍地“批改”,不厭其煩地“說”,就能保證學生得高分,就成為“好”教師,沒有考慮學生怎樣學,怎樣交給學生學習方法,怎樣培養學生的能力等,忽視了學生的主體地位;缺乏自主探究、合作學習、交流反饋等教學活動,教師與學生之間缺乏平等、寬松、愉快的教學氛圍。這樣傳統的教學觀念培養出來“高分低能”者與職業教育培養“高素質”、“技能型”人才相悖。
2.課堂中“答疑”方式單一。教師對學生提出的疑問都會“有問必答”,但很少成立學習小組和討論小組,讓學生之間進行自主探究尋求答案。學生之間互動協作的教學活動很少,使學生過分依賴教師,遇到疑問習慣性尋求教師的幫助。這樣的答疑很少讓學生通過自己的實踐活動來獲得知識、得到發展,學生主體地位得不到體現,不利于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3.忽視學生的個性。教師面對幾十名學生,用一個標準去要求所有學生,分析評價、提出問題、布置作業,千篇一律,忽視了學生的個性差異,造成“想吃的沒吃到,不想吃的硬塞”,削減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能動性,教學不能有的放矢,更不能實現分層教學、因材施教。
4.學生因客觀原因誤課的問題無法有效的解決。多數教師在有時間的前提下,均會主動為誤課學生補課,但補課的內容主要是針對學生遇到的具體問題進行講解,基本不會按照課堂上的方式一一講解,這樣難免會造成知識的遺漏,掌握的不扎實,從而影響教學效果。
在中職學校學生之間的個體差異明顯,傳統的教學模式很難真正做到以學生為中心、因材施教。翻轉課堂理論的出現,從本質上完全顛覆了傳統課堂的教學模式,從一定程度上彌補了傳統課堂教學模式的缺陷,為職業教育事業注入了全新的活力,具有解決中職學校課堂教學中存在問題的潛質,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凸顯了學生的主體地位。翻轉課堂理論指出教師不再是課堂的主宰,真正的課堂中心是學生自己,他們既充當著信息受傳者,同時又是信息源。課后學生主動去查找學習的資源,進行自主學習,是知識的主動建構者;課內學生積極地向同伴和教師提出疑問,主動成為全班師生會話的發起者。在翻轉課堂的整個學習過程中,可以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這將是他們職業能力發展的不竭動力。
2.增加了學習中的互動性。在翻轉課堂理論指導下的教學過程中,為學生提供互動的個性化指導,提供充足的討論、交流、協作空間,問題的解決靠教師與學生之間、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交流合作,這不僅培養了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同時,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參與意識。因此,翻轉課堂的教學模式提高了學生的參與意識和交往意識,有助于學生更好的走向社會。
3.極大豐富了自主學習資源。通過在網絡上搜集各類有利于提高學習的輔導資源,學生可以不斷地調動自身各方面的感官去有效地認知事物,提高學習的積極性。同時,根據自身的學習特點、學習習慣和認知水平,學生能夠結合教學目標制定出屬于自己的學習計劃,因而,這種自主探究的學習方式對于學生創造性思維的培養具有巨大的推動作用。
4.突破了時空限制。同以往傳統教學相比,在翻轉課堂理論的指導下,學生學習的時間、地點不再局限于課堂。對于學習的速度和步調,學生可以根據自身特點自由選擇學習的時間和方式。同時,新理念下學習時間比較充裕,因而學生在遇到知識盲點和知識難點時可以隨時回看教學視頻或者及時詢問學習同伴、教師。這種新穎的學習方式不僅保證了學生的學習效果,還為學生的全面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同時徹底解決了傳統教學方法中,學生由于客觀原因誤課而不能接收系統化學習的難題。
因此,翻轉課堂在某種程度上可以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和個性化教學的實現,有利于為中職學校培養技能型人才。在中職學校應用翻轉課堂的教學設計遵循下述原則:
(一)學生主體性原則
課程標準中指出,教學活動是師生共同參與、共同發展的過程,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學生是教學過程中認知和發展的重心,教學活動要面向全體學生,使學生得到身心全面的發展。建構主義對學生的主體地位也給予了肯定和尊重,建構主義認為學生學習知識不是通過教師的傳授,而是學生在一定的教學情境中,借助教師或同學的幫助,以達到對知識的有意義建構。教師不再是教學活動中唯一的主角,一切教學活動都要圍繞著如何促進學生的主動學習來設計,這充分體現了學生的主體地位。
翻轉課堂教學模式正是從學生的角度出發進行教學,整個教學過程都充分體現了學生的主體地位。課前,學生觀看視頻資料進行學習,學習過程中遇到問題可以通過網絡查閱大量的資料或者與老師和其他同學進行討論交流,給了學生充分的自由和足夠的時間學習新知識;課中,教師鼓勵學生勇敢的提問,教學活動中給了學生更多的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反思分享的機會,必要時教師給予適當的組織、引導,以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從而形成自身的知識結構。
(二)教師主導性原則
教師在教學中起主導作用主要體現在對教學的內容、方法和對課堂的管理與組織方面,教師要引導學生主動探究,培養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所以教師不僅要關注如何去教,更重要的是要促進學生主動的去學,必要時為學生提供一定的支持和幫助。翻轉課堂教學模式中,雖然大部分的教學活動留給了學生,但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起到主導的作用,要為學生提供具有針對性的學習材料、課堂上組織管理學生進行教學活動、把握學生學習的方向,給予學生必要的幫助等。
(三)合作學習的原則
中職學校的教學要以“就業為導向”、“以能力為本位”?,F如今,很多企業都非??粗禺厴I生的交流協作能力,國內外的教育也越來越重視學生合作能力和合作精神的培養。因此,在教學設計過程中,教師應盡量多提供一些合作學習的機會,潛移默化中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和人際交往能力。
翻轉課堂教學模式正體現了這種合作學習的原則,教學過程中,教師尊重每一位學生的意見和看法,與學生建立良好的關系,引導學生自主探究、交流協作共同完成學習任務,教師的主體地位得到充分的體現。
(四)實踐性原則
職業教育以培養具備某一職業或者崗位工作所需要的技術能力為目標,應是教育與實際的生產勞動相結合,是為生產和第一線培養“下得去,用得上”的應用型技術、技藝人才和管理人才。在人才規格上,要是學生既能動手、又能動腦;既有理論知識,又有實踐既能,以適應生產一線職業崗位人員知識技能結構多樣化的需要。因此,職業教育強調實踐性教學,強化技能培養,強調知識的生成,而不是知識的傳授。
翻轉課堂的教學模式“先學后教”:課前學習,課中通過教師引導、同學之間的交流協作、自主探究,在實踐中學習,并通過大量的實踐完成知識的內化,這正是職業教育發展的需要。
[1]王培.基于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初中數學教學設計研究,未來課堂教學模式[D].陜西:陜西師范大學,2014。
[2]邵明杰.基于微視頻資源的翻轉課堂在實驗教學中的應用研究——以《現代教育技術》實驗課程為例[D].湖北:華中師范大學,2014。
[3]傅婷.基于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高中函數教學實踐研究[D].陜西:陜西師范大學,2014。
[4]張金幕,王穎,張輝.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研究[J].遠程教育雜志,2012(4):46-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