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艷梅
(武漢實驗外國語學校 湖北武漢 430071)
開好主題班會是抓好班級建設的切入點
廖艷梅
(武漢實驗外國語學校 湖北武漢 430071)
主題班會是根據教育、教學要求和班級學生的實際情況確立主題,圍繞主題開展教育的一種班會活動。它是對學生進行集體教育的有效活動,是建設班集體的必要形式,是教會學生怎樣做人、塑造學生良好個性品質的基本途徑。與德育其它形式相比,主題班會的教育活動更集中,能引導學生開展更廣泛的思想交流和碰撞,促進學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同時有利于鍛煉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思辨能力、組織能力,以及創造性思維能力。因此,組織好主題班會是一種高效率的教育形式,是全面展示學校德育工作水平、班主任工作能力、學生活動能力和思想素質的重要途徑。
從認識角度講,大多數班主任都能理解班會的重要性。但是在實際操作中,不少班主任把它作為班級學習及紀律情況的小結,表揚先進、指出問題的“說教課”;有的班主任開展班會課是“臨陣磨槍”,草率應付,從而使班會活動形同虛設,流于形式,效果不明顯;還有的班會活動課成了班主任或其他任課教師的文化課。結合工作實際,筆者認為要開好主題班會,必須做到以下幾點。
主題是班會的靈魂,只有選好主題,才能開好班會。
班主任必須經常了解本班情況,掌握第一手材料。在學生的學習、生活中處處蘊藏著教育的契機,學生的一言一行都是他們內心世界的反映,班主任要針對學生日常行為及班上存在的主要問題,選擇那些具有代表性的切入點作為主題開展班會活動。主題的擬定則要求簡明扼要、中心明確、切中要害,可以是單句,也可以是對偶句,但是句子不能冗長。
主題班會要把社會要求的思想觀念、道德規范與學生的生活經驗結合起來,挖掘生活中的道德素材,形成學生易于接受的具體教育內容。從內容上來說,班會主題往往依托黨和國家的方針政策或新近發生的與中學生密切相關的國內外重大事件及貼近學生的熱門話題。
接手這屆班級以來,老師引導學生在思想上高度重視,精心策劃、精心組織一系列主題班會,為增強班級凝聚力、營造團結和諧的班級文化、全面提升學生的素質起到了很好的效果。我們已經舉行過的班會有:《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祭奠祖先、緬懷先烈、珍愛生命,珍惜現在美好的生活》、《日語五十音》、《健康飲食,快樂人生》、《開學第一課》、《正確的運動方式》、《走過疼痛,才不枉青春》、《遇文語文》、《速學數學》、《吟語英語》、《勿理物理》、《終極一班非一般》、《如何與家長相處》、《溝通的藝術》等等。
班會主題要小一點、親一點、近一點、實一點,在一個側面或一個點上深化,反映豐富的內涵。按照“近、小、親、實”的原則設置情景,師生在情景中參與活動,師生互動、生生互動,在活動過程中得到體驗和感悟。
要運用疏導、參與、討論等方法,讓學生真正動起來,用心去看、去想、去做,采用開放的活動控制方式,引發和鼓勵學生自由展示他們的情感、體驗和觀點,使他們在活動中學會自主、學會選擇、學會創造。開主題班會要做好一系列的準備工作。班會步驟是主題班會的重要環節,所以要提前精心設置。每一次班會,老師都組織班委會按如下步驟完成:提前一周擬定主題、推選主持人,或學生自擬主題、自薦主持;做好思想發動工作。選擇合適的時間和方式向全體同學發出通知。因為班會是面向全班同學的,所以要充分調動全體同學參與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在做好這些前期準備工作后,主持人圍繞主題收集整理資料,制作PPT;提前三天交班委會與老師一起修改、補充、定稿;在每周一班會課前在黑板上寫好主題、打開PPT等準備工作;召開主題班會,拍攝精彩瞬間;師生點評班會;及時對班會進行小結和PPT一起發自班級日志或群共享,分享全過程。
這樣,全班大部分學生主持過班會,充分調動了學生們的積極性,鍛煉了學生的能力,主題班會成為班級建設的一個切入點。通過每周一次的主題班會,老師進行科學引導,有效激勵,培養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形成良好的學風;優化共性,巧妙指導,形成強有力的班級凝聚力;科學設計,恰當調控,構建高雅的班級氛圍。
班主任和任課老師在活動中融入自己的生活經驗,積極參與學生的討論,以真情感染和引導學生,在活動中適時評價、發現并肯定學生的閃光點,滿足學生的發展需要。
主題班會要收到效果,必須通過鞏固反饋。如班會后,可以開展討論,讓學生談感想和體會,制定學習計劃,把計劃付諸實踐。
總之,班會主題的確定,沒有固定統一的模式。應從小在著眼點、切入點,實在成長需求、目標落點、真實常態,引導學生通過活動得到真切的情感體驗,確立正確的思想觀念和道德價值取向,促進學生思想道德素質的提高。只有這樣,主題班會的召開才能凸顯實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