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彩艷
(張家口市第六中學 河北張家口 075000)
"以微型課題為載體,促進中學教師專業發展的研究"
——微型課題:"高中政治主觀題失分原因與答題方法研究"課題研究體會
付彩艷
(張家口市第六中學 河北張家口 075000)
政治主觀題如何能得高分是考生最大的困惑,本人以實際教學經驗為基礎,用平實的語言幫助學生分析政治主觀題失分原因及答題技巧,希望能給予學生和其他政治教師一些幫助。
高中政治 主觀題 失分原因 答題技巧
高中政治教學中,主觀題一直是影響學生成績的關鍵所在,很多學生在遇到主觀題時都感到無所適從,甚至產生了放棄的念頭。因此,研究考試中學生失分的原因,并給出恰當的答題思路和方法就顯得尤為迫切。為此,本人通過總結日常教學經驗,談一談自己的看法,希望給予大家一些幫助和指導。
本課題組針對高中政治教學中主觀題失分原因與答題方法存在的問題,我們有針對性的開在了研究,現將收獲和體會與大家分享。
1.審題不清。主要表現在兩方面:一是不能具體領會和全面把握情景材料的基本內容,不善于從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更不能將書中所學的理論語言轉化為材料語言,一旦題目中換一種說法,就讀不懂題了。二是把握不住試題的基本意圖和設問的指向,即答錯答題的范圍,答非所問。。
2.基本理論知識掌握不夠全面,導致張冠李戴,答案前后不對應或者沒話說。這在哲學試題中表現得尤為突出。例如,前面用矛盾的普遍性原理后面卻用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的方法論與之對應;前面用矛盾的特殊性原理后面卻用一切從實際出發的方法論與之對應;甚至于有的學生明明知道問什么,但不知如何下筆或者下筆時沒話說。究其根源,還是源于基礎知識掌握不夠扎實,理解不到位。
3.回答問題時,思維混亂,文字敘述缺乏完整性、條理性及專業性。例如,有些學生只是把相關的書本知識點羅列起來,缺乏概括和思考,只是死記硬套基本理論,沒有真正落實理論和材料的結合;有些學生沒有使用政治學科專業術語答題,而是使用文學化、生活化的語言答題。導致文字表達不準確,甚至表述錯誤。例如,有些學生在回答通貨膨脹時不是說國家發行的紙幣量多了,而是說國家把錢發多了;物質決定意識說成物質決定想法;經濟效益的提高寫成利潤的提高等等。
1.必須過好基礎關。政治主觀題的特點是材料的時代性強,選材多是國內外發生的最新事件,但是答案始終來源于教材,因此熟練地掌握教材顯得尤為重要。
怎樣才算真正掌握了教材呢?這里有三個要求:第一,具體知識的記憶全面準確,不能丟三落四,缺字少字。第二,教材體系要清楚,每一部分包括哪些知識要了然于胸。第三,特別要求學生對書本知識的理解記憶,我們所學的理論,是放之四海而皆準的,但我們需要用理論解決的卻是生活中多變的實際問題,這時,如果我們只是記住知識點而不理解,那就根本談不上解決實際問題。例如:經濟生活中關于社會勞動生產率這個概念,計算題中通常不是直接說社會勞動生產率,而是說某國的(某商品生產部門或某行業的)勞動生產率,其實就是指社會勞動生產率;哲學生活中關于意識這個概念,主觀題里通常用國家的政策,措施,人們的觀念等來說明意識這個概念,老師可以在日常教學中多舉實例幫助學生理解問題。
2.答題中應注意以下幾個環節:
(1)認真讀材料,要舍得在讀材料審題時用時間。很多學生認為審題時間長會浪費時間,還不如多寫兩條答案。俗話說,磨刀不誤砍柴工,做題更是這樣,在做題時下筆千言離題萬里的現象經常出現,很多同學答案寫的非常多,結果多是無效的。因此,審題就成為我們作答的關鍵。審題時應遵循先審設問后審材料的原則,帶著問題進入材料,我們的材料理解就更有針對性。具體審題應做到:
第一,通過審設問弄清命題的限定性:知識范圍限定(是經濟常識還是哲學常識,具體到課題、節題、框題)、方向限定(是回答“是什么”還是回答“為什么”、“怎么樣”,辨明該題屬于何種題型)、材料限定(是否要求結合材料、結合哪個材料)、對象限定(要求我們對什么現象具體分析)、主體限定(是從黨的角度回答,還是從政府、企業、個人角度回答),最后,審題時,觀察分值,確定答題的要點大概有幾個,做到心中有數。
第二,審材料時要結合設問提取材料的有效信息,應從三個方面著手:首先,歸納中心,明確主題。盡量用最簡短的語句歸納出材料的中心,明確材料圍繞的主題;其次,劃分層次,找聯系。對材料進行層次劃分,歸納層意,并弄清層與層之間的關系;最后,抓住關鍵,理要點。挖掘出材料中的關鍵詞句,聯系設問中所限定的課本知識進行推理,梳理出答題要點。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是表格材料,要全面解讀表題、表頭、數據、尾注,不可遺漏。
(2)發現并建立知識與試題有效信息之間的聯系,運用知識對有效信息進行整合。
這一步非常關鍵,是知識運用的起點。學生通過審題,明確回答問題所需要的知識后,應立即回顧和調動書本知識,依據知識本身的邏輯結構,對試題材料中的有效信息進行梳理、整合,建立知識點與各個信息點之間正確聯系。為此,考生必須熟諳相關基礎理論知識,明了這一知識所包含的要點,并構建起完整的要點體系。沒有這一前提,就談不上知識的運用了。這是一個透過現象認識事物本質和規律的過程。通過這一過程,就可以把試題所提供的全新的材料(信息)轉化成答題所需要的“已知條件”了。
(3)規范書寫,組織答案
組織出的答案,是學生在分析基礎上進行綜合的結果,也是判定學生試卷得分多少的唯一依據。因此,必須注意以下幾個方面:第一,按試題題型的基本模式組織答案時,要做到觀點與分析有機結合,觀點要表達準確,分析要全面到位,做到邏輯合理、思維嚴密、層次清晰;第二,書寫要工整、文字要精練。具體來說,應該注意:答案應層次分明,要點序號化;表述準確,語言學科化;邏輯嚴密,表述簡潔化;字跡工整,卷面美觀化。
總之,要想提高主觀題的得分率,答案必須做到“外在美”與“內在美”的統一。“外在美”就是表述清晰整潔、層次分明、格式規范、美觀大方;“內在美”就是政治術語表述準確、完整、嚴謹、思路清晰,做到知識性與邏輯性、思想性的統一。
[1].王錦聰.高中政治主觀題答題失誤的原因分析[J].中學課程輔導(教師通訊).2013年05期
[2].苗廣珍.淺談高中政治主觀題的答題技巧 [J].時代教育,2014年22期
[3].李曉輝.試分析高中政治答題技巧[J].小作家選刊(教育交流).2014年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