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華棟
(江西省玉山縣一中)
傳統的高中數學教學中,大部分老師的教學思想就是認為教師講得越多,學生學習效果就越好。殊不知,教師只關注了自己在教學過程中的地位,而忽略了學生的思維和感受。教師講得再好,與學生的思想產生不了共鳴,教學效果自然不夠理想。通過對新課程理念的學習,我們了解到學生才是整個教學活動的主體,教師的一切教學行為都應該圍繞學生的發展而展開。要提高高中數學教學的有效性,教師必須與時俱進,探索一條優質高效、可持續發展的新路子?;趯π抡n程改革中所提出的新理念的學習和分析以及高中數學教學實踐,我對高中數學教學工作有以下幾個方面的感悟:
《普通高中數學課程標準》中提出課程實施的宗旨就是要關注學生的發展。教師要關注學生在數學課堂上的綜合表現,對學生進行適當的指導和鼓勵,根據學生的學習情況及時調整課堂教學活動,處理好課堂偶發事件。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教師要隨時了解學生對于課堂知識的掌握情況,每進行一個環節就要讓學生進行簡單的小結,從中發現學生是否能夠掌握課堂所學,對于相對基礎較差的學生,更要給予更多的關注,多提問、多創造鍛煉的機會,并且教師要根據學生的表現,及時肯定和鼓勵,激發他們學習數學的自信心,使每一個學生都能感受到教師對他們的信任和肯定,從而使他們愛上數學、學習數學。
新課程改革的新理念告訴我們:學生才是整個教學活動的主體,教師的一切教學活動都要圍繞學生來設計。在整個課堂教學過程中,學生自始至終都應該是主角,學習的主動權應該掌握在學生手中,教師要引導學生變被動學習為主動探究,讓學生成為數學學習的主人,教師只是學生學習道路上的領路人。
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盡量少講,讓學生通過多動手、勤動腦來主動探究,促進學生的思維發展。很多教師在教學中容易心急,看到學生在做題時要思考很長時間才能有所收獲,于是每次都會在學生即將突破自我的時候把答案提前告訴學生,久而久之,學生就對教師產生了依賴,認為反正老師會告訴我們答案,于是學習的惰性導致學生的思維被桎梏,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和創新精神都因為教師的心急而得不到很好的發展和提高。事實上,教師應該充分地相信學生,學生的思維就是一個難以想象的龐大的資源庫,學生自己往往能想出教師意想不到的好方法來。
隨著社會經濟和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以及新教材的不斷改編和創新,傳統的一支粉筆、一塊黑板和一張嘴的教學手段已經遠遠不能滿足學生對教學的需求。學生的生活中到處充斥著先進的信息技術和電子產品的誘惑,要想在教學過程中吸引學生,教師就必須掌握現代化的多媒體教學技術。在數學課堂教學中運用多媒體技術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優勢:(1)直觀性強。學生在多方感官的刺激下更容易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2)容量大。通過多媒體的運用,可以有效地提高課堂容量,原來40 分鐘才能講完的教學內容30 分鐘就能解決;(3)減輕了教師的負擔。教師的板書可以通過多媒體展示出來,使教師有更多的精力講解例題,提高講解效率;(4)多媒體的展示使課堂總結和鞏固更形象直觀。在課堂結束時,教師引導學生把整堂課的教學內容和重難點知識進行總結和回顧,通過多媒體使學生進一步加深印象。
要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需要教師轉變自己的教育觀念,選擇適合自己學生的教學方法。這是一個需要不斷探索、嘗試和提高的過程,這個過程是相對痛苦的,不能一蹴而就。教師要具有足夠的耐心和對學生、對教育工作極強的責任心,跟自己傳統的教學方式挑戰,加強理論學習,尤其是對自己的教學工作,通過反思發現不足,從而不斷完善和提高自己的業務水平。
教師的反思是為了更好地做好教學工作,那么同樣的,學生也應該時常進行反思來更好地學習。在數學學習過程中,學生應該從以下幾點進行反思:(1)對自己的思考過程進行反思;(2)反思其中涉及的數學知識、數學方法及形成過程;(3)反思解題思路、推理運算及語言表述;(4)反思整個數學活動的結果。教師和學生都要從思想上認識到反思的重要性,通過反思了解自己的不足,從而更好地改善和提高自己。
總之,在新課程改革背景下的高中數學課堂教學中,要想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教師要積極探索、嘗試新理念的內涵,多思考、多準備、多反思,提高自身的教學機智,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培養高素質、全面發展的人才。
達瓦扎巴. 關于高中數學有效教學的幾點思考[J]. 學周刊,201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