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偉,徐翠萍,陳 敏,方 霞
(四川省成都市龍泉驛區第一人民醫院, 四川 成都 610100)
偏頭痛(Migraine)是臨床上比較常見的神經血管性疾病之一,在全球的發病率在5%-10之間,患者以反復發作的一側或兩側搏動性頭痛為主要的臨床癥狀[1]。世界衛生組織已經將偏頭痛列為最致殘的一種慢性疾病,其危害堪比癡呆、精神疾病以及四肢癱瘓等嚴重疾?。?]。為了研究阿司匹林和尼莫地平治療偏頭痛的療效,特對我院相關患者進行研究,現總結如下。
1.1 臨床資料:選取2011年1月至2013年6月到我院就診的偏頭疼患者共324例,所有的患者均已確診,其中普通型偏頭痛患者有220例,叢集性偏頭痛患者58例,典型性偏頭痛患者有46例,將所有的患者按照隨機的原則分為兩組,對照組160例,其中男性54例,女性106例,年齡在15-57歲之間,平均年齡(25.79±9.36)歲,病程在 1-5 年之間,平均(3.41 ±1.07)年;觀察組有患者164例,其中男性48例,女性116例,年齡在16-57 歲之間,平均(27.15 ±7.89)歲,病程在1-6年之間,平均(3.19±0.94)年。兩組患者在年齡、性別和病程等方面的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及家屬均對臨床研究知情,且簽署知情同意書。
1.2 排除標準:①具有其他身體方面疾病的患者;②患有精神疾患的患者;③處于妊娠期的患者。
1.3 治療方式:觀察組給予口服阿司匹林,每天一次,每次50mg,阿司匹林購自上海信誼九福藥業有限公司,國藥準字號H31022423;對照組給予口服尼莫地平,每天三次,每次20mg,尼莫地平購自亞寶藥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103791。兩組患者均進行6周的治療。
1.4 評價指標:①統計治療前后兩組患者偏頭痛發作的次數和持續時間,采用VAS疼痛評分標準對患者偏頭痛的程度進行評價;②療效評價標準:患者疼痛消失且三個月沒有再出現偏頭痛癥狀視為治愈;患者用藥后發作頻率降低75%以上,疼痛程度也明顯減輕,每次疼痛的時間減少一半以上視為顯效;患者治療后疼痛發作頻率減少50%以上,且時間縮短視為有效;沒有達到以上療效或惡化的患者視為無效,有效率=治愈率+顯效率+有效率[3]。③并發癥評價:對兩組患者治療后頭暈頭疼、皮膚瘙癢、皮疹等并發癥進行統計比較。④復發評價:患者治療后3個月、6個月和1年的時間對患者偏頭痛的發作頻次進行隨訪調查,統計偏頭痛的復發情況。
1.4 統計學方法:采用SPSS17.0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采用(均數±標準差)的方式表示,兩組間的比較采用t檢驗,治療前后數據的比較采用配對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頻數和百分比表示,組間差異采用χ2檢驗,設P<0.05時,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偏頭痛發作情況比較:兩組患者治療前發作次數、持續時間和VAS評分的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的發作次數、持續時間和VAS評分均顯著降低,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組治療后的發作次數、持續時間和VAS評分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計學意義

表1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偏頭痛發作情況比較
2.2 兩組患者有效率的比較:觀察組的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治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有效率的比較 n(%)
2.3 兩組患者治療并發癥的比較:觀察組有更少的人出現皮膚瘙癢及其他并發癥,并發癥的發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治療并發癥的比較 n(%)
2.4 兩組患者隨訪結果:治療一年后,觀察組的偏頭痛發作頻次升高,而對照組治療后第六個月低發作頻次便升高,一年復發率觀察組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χ2=6.97,P=0.000<0.01),見表 4。

表4 兩組患者隨訪發作次數比較
阿司匹林是一種解熱鎮痛藥,能夠抑制血小板的聚集及活性物質的釋放,很好的防止偏頭痛患者顱內外血管的損傷,在緩解疼痛的基礎上防止病情進一步惡化[4]。尼莫地平則是一種鈣拮抗劑,能偶調節腦細胞中鈣離子的濃度,抑制血管的收縮,防止局部缺血現象的發生,擴張痙攣的血管而導致的偏頭痛[5]。臨床上運用何種藥物對偏頭痛進行治療仍然存在很大的爭議[6]。本文將阿司匹林和尼莫地平進行比較,從研究結果中看阿司匹林的有效率高于尼莫地平,復發率也較低,同時表現出較好的短期療效和長期療效。這可能與偏頭痛的發病機制有關,血管活性無視5-HT學說是偏頭痛提及最多的一種發病機制,而阿司匹林恰恰作用于血管中的血小板,可能影響多種代謝產物進而對偏頭痛有更好的治療效果[7]。從安全性來說,兩種藥物都具有一定的刺激性,本次研究表現為皮膚過敏反應明顯,而消化道等其他癥狀的刺激反應并不明顯,且從數據上來看,尼莫地平的不良反應發生的幾率更高,因此阿司匹林的安全性要好于尼莫地平。對兩組患者進行隨訪后發現,使用阿司匹林的患者復發率較低,且多于一年時開始復發,而使用尼莫地平的患者復發率較高,且在六個月時就出現較多的復發患者,說明阿司匹林的長期效果的確要好于尼莫地平。這可能是由于阿司匹林的有效成分中緩釋成分的含量高于即釋成分,其即刻的陣痛效果好且作用時間也更好的維持,副作用較小,成癮性也較低,口服起來安全性較高且方便。
[1] Sinclairaj,Matharu M.Migraine cerebrovascular disease and the metabolic syndrome[J].Ann Indian Acad Neurol,2012,15(Suppl1):72-77.
[2] 于生元.中國偏頭痛診斷治療指南[J].中國疼痛醫學雜志,2011,17(2):65-86.
[3] 陳錫陽,袁友昌,高啟蓉,等.通心絡膠囊聯合尼莫地平治療偏頭痛的療效分析[J].中國實用神經疾病雜志,2014,17(9):58-60.
[4] Kruit MC,vanbuchem MA,Launer LJ,et al.Migraineis associated with an increased risk of deep white matter lesions,subclinical posterior circulation infarcts and brain ironaccumulation:the population based[J].Cephalalgia,2010,30(2):129-136.
[5] 馬艷.162例偏頭痛患者的臨床治療效果分析[J].中國藥物經濟學,2014,5:121-122.
[6] 鄒繼香.綜合療法治療偏頭痛40例療效觀察[J].吉林醫學,2011,19(2):253-254.
[7] 徐慶懷,謝慶鑫,蘇濤鋒,等.粉防已甲素聯合氟桂利嗪膠囊治療偏頭痛的臨床觀察[J].臨床和實驗醫學雜志,2014,13(14):1195-1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