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紅井, 司玉廣, 楊靜茹, 巨名飛, 李海山
(1.河北省承德市醫學情報站,河北 承德 067000 2.河北省興隆縣北營房中心衛生院,河北 興隆 067300 3.中國人民解放軍第266醫院,河北 承德 067000 4.承德醫學院附屬醫院,河北 承德 068150 5.河北省承德市雙橋區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管理中心, 河北 承德 067000)
肩周炎,全稱肩關節周圍炎癥,中醫稱之為“凍結肩”、“漏肩風”、“五十肩”、“鎖肩風”等,該病好發于40歲以上的中老年人,體力勞動者居多,且女性患者高于男性(約3:1),左側比右側較常見,雙側同時發病者甚少。筆者于2012年5月至2014年5月期間收治的134例肩周炎患者采用無針型針灸按摩儀進行治療,記錄治療前后及治療時患者三角肌表面肌電信號,并分析比較,為按摩儀的推廣使用提供依據,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選取本院2012年5月至2014年5月期間收治的134例肩周炎患者,其中男34例,女100例,年齡 35-65歲 平均年齡(50.7±2.4)歲,左肩患者78例,右肩患者56例,病程4周-6年。病例納入標準[1-3]:①有受涼等被風濕寒邪侵襲的病史,或局部固定病史,或偏癱、肩部受損等病史者。②慢性起病,且肩部持續疼痛,肩部運動或夜間時疼痛加重者。③肩周部位如肩突、肩胛間、肩前方、結節間溝、肩峰下等處有壓痛,且崗上下肌及三角肌均出現萎縮。④肩關節做內外旋及后伸、外展、上舉等活動時局部受限,其中以外旋受限最為嚴重。⑤臨床診斷為粘連期肩周炎患者。⑥研究前1周內未接受任何治療者;⑦均知情同意,并簽署同意書。
1.2 方法:①選用三特牌無針型針灸按摩儀(生產商:北京海粒三特電子技術研究所),取以下穴位,肩髃穴(位于肩峰端的下端,肱骨大結節與肩峰之間,三角肌上側中部)、肩髎穴(位于肩峰后下方,上臂外展,肩髃穴后的下陷處)、肩前穴(位于三角肌處,肩髃穴與腋前皺襞頂部的中間部位)、臂臑穴(位于肩髃穴與曲池穴的連線上,三角肌下端,曲池穴上7寸處),按摩選按揉法,選提插針法或提拉法,劑量選擇以耐受度為準,治療時間為10-30min。每天一次,共治療5次。②數據采集首先對患者皮膚用75%的酒精進行清潔脫脂,然后將兩個電極(一次性心電電極,由電極扣、導電膏、基襯材料等組成,銀/氯化銀電極。生產商:上海申風醫療保健用品有限公司)順著肌纖維的方向粘貼在三角肌肌腹的最高點處。患者需做到挺胸、抬頭、拔背,雙腳與肩部同寬,雙臂自然放松置于雙腿上,坐于表面肌電儀(AMT-8肌電圖儀,信號采集頻率是1kHz,生產商:加拿大Bortec Biomedical Ltd公司)前。醫護人員需記錄患者的基本信息,如姓名等,并測定患者的表面肌電信號,再通過MATLAB軟件得出表面肌電信號的積分肌電值(iEMG,單位:mV)。首先采集使用按摩儀之前患者肩髃穴、肩髎穴、肩前穴及臂臑穴處的表面肌靜態電信號,采集完后患者雙肩關節自然放松,休息5min,然后使用無針型針灸按摩儀按摩患者的上述四個穴位,并在按摩30s時采集該部位的表面肌電信號,后繼續使用按摩儀30min,完畢后再次采集上述穴位處表面肌的靜態信號。應格外注意:勿將電極粘貼在有疤痕或創傷的皮膚上。電極的粘合劑或凝膠體可能會引起患者不適或過敏,皮膚嚴重過敏者勿用,粘貼后10min內觀察詢問患者有無任何不良反應。內包裝如若拆開盡快使用。
1.3 統計學方法:SPSS17.0處理數據,計量數據用平均值±方差來表示,組內差異采用配對t檢驗,差異在P<0.05下有統計學意義。
三角肌表面肌電信號變化:與按摩前相比,5次按摩30s肩髃穴時三角肌表面iEMG值均有顯著變化(分別為 t=10.7368 ,P<0.01;t=12.2991 ,P<0.01;t=7.2029,P<0.01;t=4.9248,P<0.01;t=7.7694,P<0.01),5次按摩肩髎穴30s時三角肌表面iEMG值均無明顯變化(均P>0.05),第1、4次按摩肩前穴30s時三角肌表面iEMG值發生顯著變化(分別為 t=1.8875 ,P<0.01;t=6.2803 ,P<0.01),第3、5次按摩臂臑穴30s時三角肌表面iEMG值有明顯變化(分別為 t=3.3715,P<0.01;t=4.0745,P<0.01),5次無針型針灸按摩儀按摩后與按摩前三角肌表面iEMG值比較均有明顯變化(分別為t=11.0416,P<0.01;t=12.1645,P<0.01;t=6.4308,P<0.01;t=8.9718,P<0.01;t=5.9289,P<0.01)。見表 1。
表1 肩周炎患者三角肌表面肌電信號變化(±s)n=134

表1 肩周炎患者三角肌表面肌電信號變化(±s)n=134
注:與按摩前比較,*P<0.01
次數 按摩前 肩髃穴按摩時 肩髎穴按摩時 肩前穴按摩時 臂臑穴按摩時 按摩后1 2.03 ±0.40 2.51 ±0.21* 2.29 ±1.52 2.31 ±1.67* 2.13 ±0.71 2.85 ±0.67*2 2.48 ±0.35 2.89 ±0.27* 2.85 ±1.65 2.87 ±2.3 2.35 ±1.24 3.07 ±0.51*3 2.19 ±0.63 2.79 ±0.73* 2.34 ±0.62 2.45 ±1.51 2.68 ±1.56* 2.63 ±0.48*4 2.31 ±0.37 2.51 ±0.29* 2.53 ±0.61 2.73 ±0.68* 2.53 ±0.98 2.91 ±0.68*5 3.12 ±0.67 2.63 ±0.29* 3.35 ±2.01 3.49 ±1.87 3.49 ±0.81* 3.62 ±0.71*
肩周炎臨床表現為肩部疼痛以及運動功能受限。中醫認為,老年人身體虛弱,風濕寒邪易乘虛侵入經絡,阻滯經脈運行而導致肩周炎的產生;閃壓、跌仆、撞擊、壓扎、毆打等會造成體內瘀血,氣血不暢,經筋功能失常也會導致本病[4,5];現代醫學認為,肩周炎是一種無菌性炎癥,發生于肩關節周圍軟組織,主要與中老年人的內分泌失調、骨退行性病變、體感風涼、外傷勞損等因素有直接或間接的關系[6]。
在肩周炎的臨床治療中,常常采用針灸、按摩療法,且療效甚好。在肩周炎的急性期,肩關節周圍軟組織由于炎癥而緊張痙攣,造成患者疼痛癥狀明顯,此時若采用針灸推拿法,則能夠對患者起到舒筋活絡,消炎止痛的作用。有關肩周炎的針灸治療在《備急千全要方》、《針灸甲乙經》、《針灸資生經》等書中均有論述,且臨床多采用傳統的針刺療法。近年來,穴位微波法、熱針、電針等多種穴位刺激療法被用于肩周炎的治療,為了提高療效,往往結合兩到三種方法共同使用[7]。
本試驗研究采用三特牌無針型針灸按摩儀治療患者的肩周炎,該儀器根據脈沖調制中頻,并結合傳統中醫經絡學,刺激人體相應穴位,快速解除臨床癥狀。表面肌電信號是一種評定神經、肌肉功能狀況的簡單安全又無創的手段,它能夠在皮膚的引導下利用表面電極得到神經肌肉系統活動時產生的生物電信號,本研究中積分肌電值是指在特定時間內肌肉中進行活動的運動單位的放電總量。同時,肩周炎患者在粘連期時,肩關節的周圍軟組織會出現不同程度的僵硬及粘連,尤其是三角肌會有萎縮。所以選取解剖位置位于三角肌上且為臨床常用穴位的肩髃、肩髎、肩前、臂臑穴。從而探討無針型針灸按摩儀對肩周炎患者三角肌表面肌電信號的影響。研究表明,在無針型針灸按摩儀治療肩周炎時,5次按摩肩髃穴對三角肌表面iEMG值均有顯著影響(均P<0.01),5次按摩肩髎穴對三角肌表面iEMG值均無顯著影響(均P>0.05),按摩肩前穴及臂臑穴分別有2次顯著影響(均P<0.01)。5次無針型針灸按摩儀按摩后與按摩前三角肌表面iEMG值比較均有明顯變化(均P<0.01)。
肩髃穴位于三角肌上端的中部,穿行有頭靜脈及前回旋肱動脈,并分布有肩胛神經、腋神經與鎖骨上神經。無針型針灸按摩儀能夠對肩周炎患者起到鎮痛作用,原理是通過高位中樞傳入途徑,刺激腦垂體釋放乙酰膽堿等神經介質。中醫學認為,肩髃穴,常常用來治療上肢及肩部疾患,能夠調節氣血,驅風散寒,振奮陽氣,疏風活絡,散瘀止痛[3]。加之本研究結果,可以將肩髃穴作為治療肩周炎的主要穴位。同時肩髎穴、肩前穴及臂臑穴的配伍又可增強疏經利節的功效。三角肌表面肌電信號變化結果證明,無針型針灸按摩儀能夠解除肩周軟組織(尤其是肌肉)的大面積粘連,調節經脈氣血,活絡經筋,最終恢復肌肉的運動功能。
[1] 韓震,趙勝利,朱傳英.高頻超聲在肩周炎、肩關節周圍肌肉粘連定位診斷及治療觀察中的應用研究[J].中外醫療,2011,7:180.
[2] 李兵.針灸推拿療法輔助治療肩周炎60例效果觀察[J].山東醫藥,2013,53(11):93-94.
[3] 梁衛東,宋穎軍,龔劍斌,等.中醫傳統手法配合淋巴按摩治療肩關節周圍炎的臨床研究[J].實用中西醫結合臨床,2012,12:31-32.
[4] 徐杰,陳蓉蓉,張鳳,等.中西醫結合治療肩周炎100例臨床觀察[J].現代醫藥衛生,2014,30(5):769-770.
[5] 周海旺,寧娜.陽性點小針刀加火罐治療粘連期肩周炎的臨床觀察[J].世界中醫藥,2013,8(9):1094-1095.
[6] 黃鍵琳.針灸治療肩周炎研究進展[J].海南醫學,2011,22(14):109-111.
[7] 王健,方紅光,劉加海.表面肌電信號分析下腰痛研究中的新方法[J].中國康復醫學雜志,2004,19(8):627-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