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勝乾
(貴州省銅仁市一中初級中學 貴州銅仁 554300)
中學計算機教學初探
呂勝乾
(貴州省銅仁市一中初級中學 貴州銅仁 554300)
計算機作為一門新興的學科,與其他學科有著本質上的區別。計算機學科注重的是實踐操作能力,在從事中學計算機實際教學過程中,必然也會遇到一些新的難題。中學教師如何能在短時間內既傳授給學生理論知識,又教給學生實際操作能力,這是目前急需解決的一個問題。中學計算機課程作為一門新興的學科,教學方法和教學方式有待創新。作為一名教師,如何培養學生學習計算機的興趣,讓他們快速靈活地掌握一些計算機操作技能,本文就如何進行中學計算機教學進行了一些探討。
計算機 興趣 培養
愛因斯坦曾經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边@就是說,一個人一旦對某事物有了濃厚的興趣,就會主動去求知、去探索、去實踐,并在求知、探索、實踐中產生愉快的情緒和體驗,所以古今中外的教育家無不重視興趣在智力開發中的作用。進入初中后,學生在身體和心理等方面都已經具備了接受初中教育的條件。隨著知識、經驗、技能的不斷豐富,他們已不同程度地產生了表達自己對周圍世界的認識和情感的要求,這正是對初中學生進行計算機教育、促進他們掌握有關計算機操作技能的良好時機。
沒接觸過計算機的學生會感覺到計算機非常神秘,對計算機的部件構成也不清楚。教師第一次向學生介紹計算機前,可以把鼠標、鍵盤、顯示器、主機等一一直觀地展示給學生,在直觀展示的同時,再補充介紹各個部件的功能,讓學生在短時內對計算機有個大概的感性認識。教師可以將“比喻”運用到計算機應用基礎教學中。有些教學內容比較抽象,不容易被學生接受和理解,應將復雜內容簡化,將深奧的理論講得通俗易懂,教學與生活中的實例相結合,以形象的比喻讓學生接受。如,在講計算機原理及結構時,可以將計算機比喻成一個人,把人的感官系統,如眼、耳、鼻等,比喻成計算機的輸入設備,我們用眼睛看東西,用耳朵聽聲音,然后將這些看到的、聽到的信息傳送到CPU,相當于人的大腦,經過處理后,由輸出設備嘴巴、手等傳達出來。這樣對教學內容加以比喻之后,學生理解起來就很容易。
學好計算機的關鍵是培養動手動腦能力,而最基礎的就是一定要讓學生按照正確的姿勢和指法進行實踐操作,了解擊鍵的要領,能嚴格、自覺地按指法要求打字,逐步養成良好的鍵盤操作習慣,這是關鍵之關鍵,掌握了這些以后就該注重學生實踐操作能力的培養,以此來達到培養他們動手、動腦能力的目的。例如,在使用“金山打字精靈”軟件教學的過程中,教師首先演示如何正確進入某一菜單,并要求學生掌握對這項功能的使用,然后要求學生上機,試用并模仿進入其他各項,教師僅作個別指導,最后又讓學生仔細觀察界面上的提示,自己摸索著找到推出“金山打字精靈”軟件的方法。當然,教師還必須注意個別輔導和觀察,并做出適當的語言引導,更應注重在練習中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動手、動腦的能力。
教師要讓學生認識到計算機網絡是一個矛盾統一體,是一把雙刃劍,有利也有弊。利在于網絡的發展是科技進步、社會發展的表現,學生通過網絡接受新知識,獲取新信息,從而擴大知識面,了解世界,對他們的健康成長有積極作用??删W絡對學生的負面影響也是存在的。如果是成天用電腦打游戲、上網聊天,肯定是弊大于利。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讓學生通過一些例子認識網絡,從而引導他們形成適度上網、合理利用網絡資源的良好習慣。
以上這些只是筆者個人在教學實踐中的經驗之談,還不夠成熟,有許多更好的教學方法沒有被發掘,需要在今后的教學工作中不斷探索、改進和完善,使信息技術課能夠越上越好,學生越來越喜歡,不斷提高學生使用計算機的能力。
學生一般對于計算機這門課,還是非常感興趣的,能夠積極主動的進行學習,同時,教師也要設計教學情節,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主動參與學習,不斷創新自己的思維,在課堂中,由于一節課只有45分鐘的時間,學生在練習完基本操作后,基本沒有自己的時間去做其他的,所以,教師要布置課外作業,讓學生自由發揮自己的想法,做一些好的小視頻、小動畫等,開發學生的智力,促進學生對計算機的應用能力的培養。在上完信息技術課后,我們要對學生進行綜合的評價,這種評價是多元化的,主要是為了促進學生的學習,改變教學的方式而已。
在評價中,多給予學生肯定,少點批評,激勵學生主動研究一些新的信息技術技能。培養他們的堅強、進取精神,從一點小的進步,獲取更多的能力。以上都說明。信息技術這門課的教學,我們要采取的評價方法必須多元化,只有這樣,才能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課堂教學,發揮自己的思維能力不斷提升在課堂中的學習效率。
上信息技術課,都要在機房進行上課,所以,在操作計算機的時候,會遇到不少的問題,如果都問教師的話,教師根本忙不過來,所以,要讓學生之間進行相互的交流,這種方法的使用,已經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注意觀察那些能夠順利完成教學任務的學生,利用展示臺進行展示,給予他們的成績的一種肯定,對學生進行安排優秀的學生旁邊安排2個計算機技術比較差的學生,讓優秀生輔導差生,共同完成教學任務。這種教師方式的采用大大減少了教師的課堂輔導,使得解決不了的問題很容易的進行解決。同時也加強了學生之間的關系,學生關系更加融洽和諧。使得教學目標很容易就達到了。